摘要:民族艺术作为我国民族文化发展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民族历史文化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民族艺术博大精深,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独特的艺术魅力。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与以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很多民族工艺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都面临着失传的可能。基于此,本文就以职业教育为例,浅谈在职业教育中民族艺术将如何传承和发展。

关键词:职业教育;民族艺术;传承;发展

一、引言

职业教育院校自创办以来,就一直承担着民族艺术课堂教学的重任,它倡导“教学做”合一的模式,主要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实用型和技术型人才,对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来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可以为民族艺术的传承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所以职业教育院校可以以民族艺术为特色专业,提高教育的吸引力,通过对这一方面进行教育教学,不仅可以使民族艺术传承弘扬下去,也可以促进学生艺术发展水平的升华,提高学生保护民族艺术的思想意识,激发学生对民族艺术的传承责任感。

二、什幺是民族艺术

民族艺术代表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文化特色,通常用于国家性的概念,民族艺术是我国民族历史文化的外在体现。由于受历史文化和地理位置等方面的影响,民族艺术的种类多样,样式也十分丰富。民族艺术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自身发展创造的“本土”艺术,另一种就是吸收其他外来的因素,逐渐本土化的艺术。民族艺术是我国历代文化的体现,能够反映出我国各地的乡土人情和风俗习惯,在艺术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民族艺术的现状

近几年随着经济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正是由于新技术和新观念的冲击,我国的民族艺术发展越来越艰难,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首先民族艺术在传承上出现了断层,很多民族艺术的传承人思想意识比较保守,不能完全将艺术传授出来,缺乏传承的责任意识,还有“传男不传女”这种落后的思想,都是导致出现这类问题的原因。其次就是人们对民族艺术的认识程度比较低。民族艺术面对新的形势,没有及时的创新,难以引起人们的关注。最后一点就是对民族艺术的重视程度不够,在保护上资金比较短缺。

四、职业教育中民族艺术的传承和发展

民族艺术在职业院校中开展,不仅可以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让学生感受到民族艺术的独特魅力,更重要的是能够增强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和自豪感。学生接受民族艺术教育的同时也是对我国历史文化的学习,在学生心中滋养起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自豪感,激发出他们团结协作、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更加积极地为民族艺术的传承发展贡献力量。但是现在民族艺术却面临着失传的危及,如何延续和发展是当今职业教育院校的重要任务。职业教育院校作为培养专业技术型人才的重要场所,可以将民族艺术作为特色专业进行教学工作开展,增强教育的趣味性。

(一)明确课堂定位,有目标有计划传承

将民族艺术课堂进行明确的教学定位。课堂教学可以很好地促进民族艺术的传承,因此制定明确合理的教学定位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明确了定位,教师才能根据定位来制定传承的计划和目标,安排教学过程,由此保证教师的教学效率。制定传承的定位,有助于民族艺术有计划、有目标的展开,为学生在学习上指明方向。

(二)教材编写和课程设置上

为了更好地促进民族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教材编写和课程设置上必须做出一定的改变。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民族艺术的特点合理、科学的安排民族艺术课程。在设置新的课程时应该注重趣味性,不能一味地进行理论学习,应该将知识运用到实操中,通过实操的形式,促进学生对民族艺术的理解,更加有助于民族艺术的传承和发展。

(三)丰富教学方法

在职业院校民族艺术的相关教学中,应该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方法,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来开展教学。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新媒体技术来进行辅助教学,不仅拓宽学生的视野,还让课堂氛围变得更加轻松。也可以邀请一些民族艺术的名家来学校开办讲座,或者在学校内成立民族艺术社团等等。

(四)积极参加实践活动

职业教育是在理论指导下的实践,职业教育院校的“教学做”合一,主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通过实践进行民族艺术的学习,对于民族艺术的传承来说是非常有效的。除此之外,职业教育院校也可以创办自己的实习基地,让学生通过实践实习,增强对民族艺术的喜爱。

五、结语

总之,职业教育对于民族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有着积极地促进作用,学生通过职业院校的教育学习,可以更真实的了解民族艺术,增强民族艺术的保护意识,通过实践教育将民族艺术传承发展下来。

参考文献:

[1]刘畅.刍议职业教育与传承民间手工艺[J].职教通讯,2013(17):5-6.

[2]李然.民族传统文化的生态重构与传承发展体系再造——以土家织锦为例[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9(03):89-94.

[3]张兰.我国少数民族工艺美术的艺术特点探析[J].高考,2017(18):159.

作者简介:吕佳莹,郑州市经济贸易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