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对于长时间生活在贫瘠的贵州大山之中的北京人,他是这样静静地感受着这里发生存在的一切美好与单纯,慢慢的融入进来成为其中的一份子,并被这山野之间的狂放粗野具有力量的生命族群所吸引、所感动,他就是田世信。在20世纪80年代他开始了以贵州少数民族为题材的雕塑艺术创作,在那个以西方现代主义为背景的中国实验艺术激情澎湃、狂飙突进时代,很显然他采取了自己的回应方式。简约精炼,粗犷凝重是田世信在那个时代的艺术面貌。其作品《欢乐柱》《苗女》是那个时代人们记忆中“贵州现象”的经典之作。

关键词:田世信;雕塑;贵州现象

一、自我游离,艰辛探索

那个夏天,注定是不平凡的,对于田世信和贵州来说都是不平凡。

1964年一个北京的小伙田世信在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毕业后,主动要求分配到偏远的西南贵州省清镇。自古以来,西南蛮夷之地乃流放之处,而田世信选择置之死地而后生这一去就是25年。从北京大都市到贵州山区的小城,其中的文化,生活习性等落差是不敢想象的。这种处境下可以堕落一个人的才情也可以成就一个人的伟大,当然田世信成为其后者,这与他的坚持和自信是不可分的。

在贵州清镇的13年的基层生活他积累了大量的创作素材和实践,为他在后面的艺术创作奠定了基础。在1978年调入贵州艺专任教一直到1989年调北京,在这12年间他凭自己的生活积累和体验, 用自己的智慧和技巧构思、创作。产生了大量的作品,每件作品都匠心独运、精心锤炼、别出新意。如《刺梨花》《欢乐柱》《苗女》等都是经典之作。

二、勇敢尝试,天道酬勤

1978年在全国爆发了伤痕美术思潮,伤痕美术宣泄出人们心中压抑已久的痛苦。紧接着是乡土绘画的潮流,以描绘乡村和农民题材,知青上山下乡的生命体验。这与田世信的艺术不谋而合。例如在他的作品对边民的生存状况总有一种悲剧性的情怀,这其实是他善性和智性的人文精神所给予的,如《侗女》作品等。边民是没有现代文明的参照系统的,因此,他们是很知足的,但是艺术家是具有这个参照系的,于是在田世信作品中悲剧性的苦和形式的美往往能自然地结在一起。不禁会使人叹道:“他们不知道自己有多幺苦也不知道自己有多幺美。”

82年之前田世信以乡土少数民族为主题虽然在表现上装饰性比较重但却透露出他对形式的敏感和强调。显示出了他成为一个雕塑家的内在资质,从这个角度看田世信是一个本色的雕塑家他的资质之中具有对形体的空间的敏锐性。如《苗女》《侗女》《欢乐柱》等。

82年之后田世信乡土主题进入了新的时期在形式上展开更大的空间,在构成上也更加丰富在语言方式上则由叙说而成为表现。在作品的精神意义上他强调了共时性和超越性从而使自己的作品具有了穿越时空的史诗意义。如《自雕像》《山风之一》等。

90年代田世信回到北京后,或许是因为那难以抹去的情感记忆,也或许是对早些年的那些表达意犹未尽,在北京创作了同样以贵州少数民族为题材的组群雕塑《山音》《山路系列》等。这一时期的作品多为人物场景组合,采用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不同的是这些边民人物更加以一种狂野强悍的形象出现。在这些充满现实主义作品中我们看到了他对大型场景组合雕塑的控制能力,同时感觉到他对宏大叙事艺术的强烈愿望。田世信这样说道:“关于民族题材这与我早年在贵州的生活经历分不开,加之我最开始所接触的基层少数民众,他们淳朴可爱,在极端困苦的生活状态下,还能保存乐天的生活态度,让我尊重震撼。”

这一阶段田世信以更个人化的内容、更复杂的情感、更诗意的抒发,引起人们对人性意识的关注和发展乡土美术则在不同层面上进一步深化了人性意识的价值。它把画面主角扩及广大的农民阶级,使人性意识问题在最普遍的范围内得到重视。

三、重塑历史,自我回归

进入21世纪,田世信的作品的另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历史人物。从古代圣贤到历史名人,作品《老子》《孔子》《王阳明》到《屈原》《同马迁》《苏武》《谭嗣同》到《鲁迅》《齐白石》再到《王者之尊》等。单从这长长的名单我们就不难看出他的历史人文观和价值取向。那些被具体化、平民化了先贤形象在他极赋表现力的塑造下得以确立,一个个饱满的人物仿佛将我们带回真实的历史。事实上对艺术家而言,历史的真实性在于艺术家的内在认知,只有赋予决定历史的那些人物充分的情感与个性,历史才会具有可读性和真实性。

田世信是一位具有历史责任感的雕塑大家。他没有被当下浮躁的艺术生态环境所干扰,而是听从内在的呼唤,通过对雕塑主体语言的不断实验在心灵与表达间寻找某种契合。这种用情感和精神来支撑的艺术语言使他跨越了形式主义的泥潭,达到了精神与形式的高度统一。

最后,正如2014年在贵州的文献展上田世信先生所说:“两地都是我的故土,两地都是那样的亲切。”田世信先生在贵州的25年期间,用他真实的生存体验与独特的雕塑语言,将乡土艺术推荐给广大观众,成为上世纪80年代中国艺术界“贵州现象”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

作者简介:杨杰(1991-),男,汉族,贵州松桃人,学生,硕士在读,云南艺术学院雕塑,艺术专业,研究方向为雕塑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