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论文将电影《绿皮书》作为分析主体,在传播效果分析下运用培养理论角度出发,用“讯息系统分析”解析电影内容细节传达的信息,形成的认知,以及产生的心理和社会结果;用“培养分析”解析电影对中国观众的文化培养,产生的关于西方文化的拟态环境,以及此类电影的正反效应;用“制度分析”解析文化培养过程中多元化解读的倾向性形成原因。

关键词:培养理论;文化传播;传播效果;文化倾向性;新媒体

一、引言

《绿皮书》作为第91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得主,用平淡却又温情的故事诉说“反种族歧视”的创意,用平和自然的方式处理了黑暗激昂的历史背景和尖锐的社会问题,成了又一部典型的西方文化输出作品。论文研究目的在于探讨作品对于中国观众如何塑造了大多存在于媒介之中的西方文化观;并且对中国观众的多元化培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以及对于影片在新媒体时代的多元化解读。

二、电影《绿皮书》的文化输出功能

(一)单向输出

电影《绿皮书》以其敏感的话题内容和舆论现象参与到全球跨文化传播与交流中。影片为我们留下了关于西方旧时代固有的种族与阶级等文化内容的深刻观念,并且希望向外传达如今西方对于打破种族固有认知行为的讯息。虽然如今受众与媒介的互动程度日渐愈高,但电影对受众的传播属性与体验仍部分的限制了文化输出的多样性。这也是关于影片的舆论分化的形成原因之一,也就是单向接受影片培养与高选择性多元解读的不同受众群体之间的文化输出差异了。

(二)整体输出

电影《绿皮书》的中国市场引进,运用非典型的改编故事与细腻厚重并存的主题调性,构造了历史西方的拟态文化环境,为观众打造了种族阶层问题的历史“重现”,一同为中国观众架构符合西方文化共通基准的认识判断与行为。

新时代下中国观众对于影片的个性化理解与较强的批判意识产生了相应的输出反作用,成了文化传播影响中的全新因素。观众对于影片中的形象与价值观不再是不可避免的全盘接受,也就针对影片内容与价值产生了部分的消极舆论。

(三)多线输出

电影《绿皮书》符合大众媒介的传统线性影响条件,网络的便捷性保证了影片的可供观影次数与时长,文化输出效果与其的相关程度也是不可否认的。新时代环境下观众成了文化输出中的中介变量,影片与观众的培养关系也由于网络的实时交互性形成了同时的双方的涵化过程,不断循环互相影响。观众观影后能够亲自传递反馈性信息,甚至直接参与到网络媒体宣传的内容生产中去,整个过程中交织着多线度的涵化进程。

三、电影《绿皮书》的文化培养效果

(一)讯息系统分析

电影《绿皮书》中的讯息是通过了情节,镜头,声画等等抽象符号来传递的,这些内容并不是随机组合,而是围绕在影片特定的价值和意识形态倾向的基础上进行美学加工从而传达。

影片中明显的肤色差异与阶级分层设置直接地向观众传递了情节的环境设置讯息,而在此基础上的柔和协调的画面色调与平稳的情节节奏都向外展示了尖锐背景下也会存在的温情与感动;影片中运用雇佣情节设置,问题情节设置都成为两人逐渐互相完善,到成为朋友的催化剂。以上的种种元素的规划与整合以完整的构架揭示了影片中包容与理解的内涵讯息的文化倾向性。

(二)制度分析

电影《绿皮书》的文化倾向产生原因离不开影片生产到消费过程中的各种压力及制约因素。影片的前期费用投入要求其后产生成比例的经济性收入回报,在必须得到票房保证的前提下,内容设置有了制约。从敏感的话题选择,真人题材改编,明星角色扮演,专业电影节评奖,除了遵从最根本的艺术美学要求,其中功利性色彩不可忽视。最后内容中向中国观众传递的歧视问题逐渐消失此类讯息更加为西方国家打造了正面形象,助力了全球化的文化发展。

(三)培养分析

电影《绿皮书》作为文化传播媒介将其特定的文化倾向,有效的向观众进行涵化培养。通过优质的画面情节剪辑等等美学元素,将高水准的艺术氛围以影片为渠道影响观众,作用到观众的“艺术文化观”的形成及提高;影片中对于种族阶级问题的平和展示及处理,超越了国家与社会属性,也为观众的主流“社会文化观”的形成发挥一定的效果;针对中国观众,影片的异国文化观的传播也相应培养了其“社会观”“世界观”的认知。

四、结语

新时代的网络发展对培养效果的冲击不可否认,新媒体在一定程度上瓦解了由影片所构建的拟态世界,观众的主动性,互动性及参与性大大增强,对影片的解读也就呈现多元化;虽然影片涵化中国观众的部分作用有被稀释,但因对于西方文化的距离感与陌生感,与影片自身真实题材的可信度,培养效果的部分规则在电影《绿皮书》的传播中仍然适用,其正面积极的培养作用仍对社会的稳定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作者简介:方泽茜(1998-),女,东北农业大学在读学生,研究方向为视觉传达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