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奕秋 张一飞 杨富亢

摘 要:以小见大是中国美学中的一种思想境界,一种从小处看大,由少中把握多的知识态度,现在“以小见大”也常常被用于平面广告中,用“小”的元素进行设计,吸引观者眼球的同时极大地考验设计师对于平面的把控。所以设计师们要观察生活,发现并利用生活中的细节,从而感悟出大道理,运用到设计中,这样才能让观者感同身受,达到共鸣。用生活中的“小”元素讲述“大”的理念,是设计中必不可少的历程。

关键词:以小见大;平面广告;现代海报

中图分类号:J5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0)07-00-02

当代社会,广告成了我们生活中一个不可或缺的东西,我们睁开眼便能看得见。手机上、电视上、电脑上、电梯上、地铁站随处可见,并且形式也五花八门,按钮广告、浮动广告、电子媒体广告、报纸广告和杂志广告,还有大众传播媒体广告。如何才能吸引消费者购买产品,首先第一步就是让他不厌烦你的广告,接着是在你的广告上停留,第三步才是让他对你的广告感兴趣。所以这个重任就交给了设计师来完成,随着广告设计的发展潮流,广告的艺术表现形式日新月异,设计师也尝试运用了不用的表现手法,以达到吸引消费者的眼球的目的。[1]

在现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中,平面广告设计一定要有相当的吸引力、号召力以及艺术感染力,要合理运用形象、色彩、构图、形式感等因素形成强烈的视觉效果;有较强的视觉中心是极为重要的,新颖的视觉形式、简约的画面,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设计特点,都是现代平面设计中所要考虑的。以小见大不乏也是一种不错的表现手法,在广告设计中常常会被用到,例如《舌尖上的中国》的海报、伏特加京剧脸谱的海报、Wonchan Lee设计的电影海报等,都将以小见大的手法运用其中。

一、中国美学中讲到的以小见大

以小见大并不是一开始就是现在的意思,它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从先秦六朝时期,当时的社会思想的主流是以大为美,所以就出现了《诗经》中的“硕人”之美、孟子的“充实以为美”,到了秦汉时期,更是有秦兵马俑和汉大赋,司马相如的“巨力”之美、许慎的“羊大为美”,还有魏晋南北朝时期曹操的“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可后来,社会思想逐步发生变化,从南朝庾信的《小园赋》开始,小的智慧和小的趣味露出端倪,中唐时期就较为明显了,园林、盆栽、绘画、篆刻无不展现出小的魅力。到了明朝人们对“天地一芥子”更为崇尚,重视体验当下,推崇简约纯净之美感。[2]

张岱在《湖心亭看雪》中这样写道:“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用短短几句话,就描绘出了一幅白色的世界中,唯有亭中的我是一点的画面,这一点置于茫茫世界中,可以无限地放大,也可以化为乌有,这是一种伸展,也是一种会归。

中国哲学中以小见大的思想与西方哲学截然不同,西方哲学更注重事实,突出现实世界,而中国哲学更加注重精神世界,用心灵去感受这世间的一切。中国人眼中的以小见大,不是一个数量的问题,如果我们将它理解为从小处看大,由少中把握多,那就是一种知识的态度。

二、平面设计中的以小见大

在平面设计中,设计师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出要表现事物的特点,对事物的特点进行强调、取舍、浓缩,抓住其中的一个特点或者一个局部用独到的想象加以集中描写或延伸放大,突出其特点,更充分地表达主题思想。以小见大这种艺术处理方法,以一点观全面、以不全到全的表现手法,给设计师们带来了开拓的想象力、很大的灵活性和无限的表现力,同时也给观者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得到生动的情趣和丰富的联想。

以小见大中的“小”,是广告画面描写的焦点和视觉兴趣中心,最为吸引观者的地方,它既是广告创意的浓缩和生发,也是设计者匠心独具的安排,因而它已不是一般意义的“小”,而是小中寓大,以小胜大的高度提炼的产物,是简洁的刻意追求。

以小见大中,“小”是整个设计的关键,怎样才能抓住这个“小”呢?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设计师们在平时的工作学习中要多观察生活,发现并利用生活中的细节,多加思索。有的设计师,总是怕观者无法体会到他所想要表达的意思,就不停地添加,恨不得将自己所有的设计思路都表现出来,那样的设计师还是不够成熟,成熟的设计师往往会点到为止,给观者留足想象的空间,让观者初看摸不着头脑,不懂其中的意思,这就起到了吸引观者的作用了,然后使他们产生兴趣,驻足观察和思考其中的奥秘,当他们恍然大悟的时候,那就成功地抓住了观者的心。[3]

伏特加广告就是将酒瓶的形状缩小,隐于京剧脸谱中,化作演员的鼻子,让观者产生极大的好奇心。(见图1)

设计师在设计的过程中,不光要抓住“小”,更要让这个“小”贴切表达的主题思想,体现事物的特点。所以,这个“小”就要求由事物最为突出的一个特点、一个局部或一个细微现象能够准确地反映出事物的本质,但还不缺一定的想象力和趣味性。

韩裔设计师Wonchan Lee为皮克斯公司设计的几款极简抽象派海报吧。设计师抓住影片中主要人物的外形特点,并将它们抽离出来,再配合符合主角性格特点的鲜艳明快的色彩,通过对细节的强调,将整个人物活灵活现地反映在海报上。(见图2-6)

三、对海报中以小见大手法的分析

《舌尖上的中国》的海报就运用了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一双筷子、一片形似山水的肉片、一叶扁舟,就描绘出一幅山水画,这些图形元素无不彰显百姓生活的仪式感、乡土人情的传统意识和天地山水间的自然理念。设计师抓住了,人们生活中最为“小”、最为常见的食物和器皿,进行提炼和重构,运用事物小的特征突出海报设计主题大的特征,以小衬大,相互衬托,使得主题清晰明了,所以说,研究广告海报设计中的“以小见大”的创作手法,无论是从视觉审美角度还是图形设计角度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性意义。

总之,以小见大的表现方法是广告艺术创作中一种重要方法。这种表现方法的核心之处就在于设计师能否准确地抓住和刻画设计元素中的小处,并加以渲染来体现设计的本质。恰当地运用它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韩笑.趣味性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J].潍坊学院学报,2011,11(03):45-47.

[2]唐军.浅论广告海报设计中以小见大的无限表现力[J].工业设计,2015(10):65-66.

[3]朱良志.中国美学十五讲[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