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天军

摘 要:人生百年,立于幼教。在幼儿园教学活动领域中,艺术领域是五大领域之一,艺术领域中的音乐活动通过乐器弹奏、感知音乐、学唱歌曲、声势律动等引导幼儿感受音乐的美,感知音乐的力量。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主要动力。因此,幼教对音乐活动的创新与设计深深影响着孩子们对音乐课的兴趣。如何上好一门音乐课程也是幼师在教学中具备的基本能力与专业素质。

关键词:幼儿园;音乐课;音乐教学活动

中图分类号:J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0)09-00-02

音乐在幼儿教育上占着极其重要的地位,音乐不仅可以为幼儿提供娱乐,还具有指导他们思维和行为的能力。幼儿园是我国学前教育的主要场所,幼儿园的音乐教育不在于音乐活动的结果,而主要在于音乐活动过程中幼儿乐于参与活动,并在活动中感受音乐、体验音乐并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创造力。我们要创造条件让孩子们进入到音乐的世界里,亲身体验音乐,调动幼儿的兴趣,鼓励幼儿积极地融入音乐活动中。本文将以如何上好幼儿园音乐课为主分别从音乐课程的准备、教学设计和音乐课程形式几个方面来进行探讨,发表一些自己对该课程的意见与建议。[1]

一、音乐课程教材的选择与课程的准备

(一)教材的选择

音乐课程在幼儿园的所有活动课程中对幼儿有着很大影响。幼儿对音乐的感知与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一过程开始于教师组织的音乐活动课堂,丰富于幼儿园组织的各种音乐活动和日常生活中。教师组织的音乐课程引导孩子们开始接触音乐,在脑海中形成音乐的雏形。在选择音乐教材的工作上,教师首先应考虑到幼儿的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由于孩子们在幼儿时期的表达能力还不能做到像成年人一样思路清晰、表达准确、语言流畅。对自己接触的学习内容也需要在教师的讲解下才可以理解。因此,在对于教材的选择上教师应选择适合幼儿的年龄阶段,吸引幼儿的兴趣为主。在音乐活动课程的歌曲学唱部分,教师可选择旋律简单,歌词简短易懂的教材;乐器弹奏部分,教师可选择节奏简单,速度适中的教材;音乐欣赏部分可选择旋律优美、风趣,歌曲所表达意境较突出的教材;声势律动部分教师可选择编配新颖,互动性较强的教材。教材的选择是课程准备的基础,教材的正确选择对教师的教学起着决定性作用。[2]

(二)课程的准备

幼儿园的音乐活动主要以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鼓励幼儿积极参加音乐活动并在活动中获得体验,通过音乐教育激发幼儿的学习潜能为主要目标。音乐课堂对于幼儿来说是一个活泼、欢乐的课堂,教师在准备课程时要考虑到尽可能让每一个幼儿都可以参与其中体验音乐带来的乐趣。在备课时,教师要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程的核心,而教学内容的设计是一节课程的关键。在制定一节课程的教学目标时,教师应考虑到课堂的趣味性,课堂的生动有趣才会让幼儿更加热爱音乐课堂。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教师首先要考虑所设计的内容是否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展开,其次要考虑所设计内容的游戏性与多样性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和兴趣,最后要考虑幼儿在课堂上的互动与学习能否给幼儿带来“美”的享受。[3]

二、音乐课程的教学设计与教师的语言表达

(一)教学设计

在幼儿园音乐课程中,教师应扮演指导者的角色,尝试把主动权交给幼儿。例如:在教唱儿歌《小蝌蚪找妈妈》时,教师可以先让幼儿倾听歌曲初步感受音乐的律动,再引导幼儿回答问题。在对歌曲有了初步了解的基础上,教师可提前创编出适合本首儿歌的形体动作,引导幼儿边听边跳,也可以让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自己在感受歌曲时进行动作创编,激发幼儿学习歌曲的兴趣。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进入到歌曲示范、教唱、讲解的过程,完成歌曲学习目标。幼儿的注意力集中时间没有成年人的时间长,因此,在教唱讲解环节结束后,教师可提前设计情景表演的游戏互动环节,如本首儿歌中有小蝌蚪和蝌蚪妈妈的角色,教师可引导幼儿扮演其中的角色,边演边唱,在培养幼儿之间的合作能力的同时又一次加深幼儿对本节课程歌曲的印象。这样,幼儿可以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学习音乐、体验音乐,掌握一些音乐基础知识。教师也可以在一个轻松的教学环境下掌握课程教授目标并促进和幼儿之间的感情,进一步了解幼儿的学习兴趣,为之后的教学内容提供更多的经验。

(二)教师的语言表达

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语言表达是十分重要的,教师既要考虑所表达内容能否让幼儿理解,还要考虑到表达过程中的语气是否亲切或夸张,是否可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与兴趣,从而使设计的课程达到语气的效果。所以教师要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对幼儿讲解课堂中所涉及的问题提问、互动、游戏、形体动作等。例如:让幼儿为歌曲进行创编时,教师在表达“创编”一词时,要注意理解能力较弱的幼儿能否知道接下来的活动形式是什幺样的。在教唱歌曲时,对于一些较难词语的讲解也同样如此要考虑到幼儿的理解能力。在对于歌曲中的节奏节拍或音符进行讲解时,尽可能地选用适合幼儿吸引幼儿的词汇,如在“四分音符”这一词语后加上“宝宝”或“小朋友”等较亲切的后缀词,吸引幼儿兴趣。在对于课堂活动环节中游戏或情景表演环节,教师要清楚的讲解规则,避免在活动过程中,幼儿因不清楚规则而导致原来所设计的教学环节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在教师示范环节,教师要尽量采用夸张的动作、语气等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幼儿的模仿能力是很强的,教师的动作或语气足够夸张时,在幼儿的脑海里会留下很深刻的印象,有利于儿童正确模仿,帮助幼儿掌握所学习的知识。

三、音乐课程中的律动、乐器与游戏

(一)律动

声势律动在现如今的音乐教学中成了一种越来越被师生喜欢的学习方式。幼教活动中,教师们会发现幼儿在听到音乐时,会不自觉地跟随音乐做出拍手、蹦跳、点头等肢体动作,这是幼儿表达自己感受的另一种“语言”,因此教师在音乐活动中可以采用声势律动穿插课堂,吸引幼儿的学习兴趣,同时较好的结合幼儿活泼好动的天性使幼儿进一步感受音乐的魅力,感受音乐、喜欢音乐。例如:在学习《幸福拍手歌》这首歌曲时,教师可以将拍手、跺脚的动作加入学习中,当教师引导幼儿唱到“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跟随音乐节奏做出拍手的动作,当唱到“如果感到幸福你就跺跺脚时”,教师便可启发幼儿跟随音乐节奏做出跺脚的动作。这样,在学唱这首歌曲时幼儿便可以一边律动一边学习歌曲了,在音乐节奏、速度发生变化时,教师也需要注意对孩子加以引导。通过声势律动的教学,可以使幼儿对歌曲的感受更加直观,对歌曲节奏的掌握更加简单易懂,对歌曲的印象也更加深刻。因此,在面对节奏感较强,节奏节拍明显突出的歌曲教学时,教师可以考虑将声势律动带入其中较好的完成教学。

(二)乐器

新时代的幼儿注重全面发展,多样化培养,在幼儿园的乐器教学活动中,幼儿接触的乐器也是很多的。此处将以幼儿园的钢琴课为例,阐述自己的观点:在幼儿园的钢琴教学中,其教学目标主要是引导幼儿掌握基本的钢琴弹奏能力。钢琴弹奏的教学,教师同样首先要以吸引幼儿兴趣为主,在吸引幼儿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教师的教学工作要放在幼儿识谱、认识键盘、弹奏指法与方法上。引导幼儿学习识谱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对于五线谱、相关的乐理知识讲解的问题上,注意教学语言的使用。在引导幼儿认识键盘时要考虑到钢琴键的区分,例如:引导幼儿在键盘上寻找“Do”的位置时,我们可以利用键盘上黑键与白键位置的特点进行讲解,两个相邻的黑键左边的白键为“Do”宝宝的位置,这样一来,幼儿就会较容易的掌握和区分“Do”与“Fa”。在弹奏方法上,教师要注意幼儿下键方法与手指状态,纠正幼儿在弹奏时出现的折指、粘指、关节不突出及手型等一系列易出现的问题。

(三)游戏

为了增加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的趣味性,教师要做到丰富教学形式,避免单一。大多情况下,教师会选择游戏的形式来增加教学活动的趣味性。教师可以按照正常的教学顺序,引导幼儿感受歌曲,熟悉歌曲旋律,掌握歌词内容,再带领幼儿一同参与符合歌曲情境的游戏。例如:学习歌曲《小猫歌》时,在游戏环节,教师可以扮演猫妈妈,幼儿扮演小猫,带领幼儿做躲猫猫的游戏。幼儿一边唱歌一边做游戏,在唱到相应的歌词时幼儿就躲起来。这样既可以增加教学活动的趣味性,又可以促进幼儿与教师之间的情感,使教学活动的效果得到升华。在针对类似的歌曲教学或音乐教学活动时,教师也同样可以将游戏带入课堂,带领幼儿体验不一样的音乐活动。

总之,幼儿园是我国学前教育的主要场所,幼儿园的音乐教育更要注重趣味、情感、美感和创造力。幼儿园的音乐教育不在于音乐活动的结果,而主要在于音乐活动过程中幼儿乐于参与活动,并在活动中感受音乐、体验音乐并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创造性。如何让幼儿在音乐启蒙阶段更好的感受音乐的“美”是对幼儿教师的考验,能否让幼儿在学习音乐中找到快乐,趣味性的教学对幼儿教师们的专业水平有着很大的考验。幼儿音乐教育是一个人受到系统的音乐教育的初级阶段,也是贯穿其一生的音乐教育的基础。作为学前音乐教育的工作者,首先要提高自身专业水平,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为幼儿提供科学、正确、新颖的教学体验。

参考文献:

[1]周菊芬.幼儿园音乐教育核心素养的实践分析[J].学周刊,2020(07):168-169.

[2]陈燕.浅谈幼儿园音乐活动中的趣味性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20(04):214-215.

[3]李颖.关于幼师钢琴课程与幼儿音乐教学活动的对接策略[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5(02):204-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