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烨研

摘 要:流行音乐作为大众传播语境中的经典代表,广受高校青年学生的喜爱。高校如果在流行音乐教学中融入审美教育,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提升音乐赏析的能力,使学生具备更高水平的文化素养。

关键词:高校;流行音乐教学;审美意识;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0)15-0-02

在我国音乐事业中,流行音乐占有重要地位,因为其亲民性,大众非常认可且十分喜爱。目前我国高校在进行流行音乐教学时,存在的问题较多,教学需要以学生的需求和兴趣为主,对学生的音乐思维进行全面开发[1],培养学生关于流行音乐正确的审美价值观。

一、高校流行音乐教学在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一)在流行音乐的音乐审美中陶冶情操

对高校学生进行流行音乐审美教育主要是为了使学生们具备较高水平的音乐审美能力,为学生塑造正向价值观,在教学期间,学生会聆听各种风格和内涵的音乐作品,这些作品有的可以和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丰富学生的思想,陶冶学生的情操[2]。但在整个流行音乐文化市场上,仍旧存在许多粗糙低俗的音乐,针对这一情况,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时对学习进行正确引导,教会学生对各类音乐进行分辨,通过对音乐艺术美感的分析,学生的艺术思维得到丰富,心灵被感化,有助于树立正确的审美意识。

通过课程教学对于培养高校学生的音乐审美意识十分重要且必要,如果只让学生自己研究,目标性不强,效果较差,而在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指导后,可显着提升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也会影响其思维习惯的发展,久而久之,学生可以利用自己掌握的音乐相关专业知识对音乐中的各种情绪和能量进行快速识别,感受到各种类型的音乐中的美感,无形中对学生的音乐审美意识进行了培养和提升。

(二)提升学生鉴赏音乐的能力

通过对不同类型音乐的学习,学生更加认识到了音乐理论综合知识的重要性,同时也理解到了在音乐作品中出现的各类音乐理论。当今社会信息传播速度极快,人们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掌握流行音乐信息。在聆听一首流行音乐时,作品的构思直接影响到其音乐形象和能够给听众带来的情感体验。从总体上来说,流行音乐相对更加通俗易懂,作词者会通过副歌部分直抒胸臆,听众可以轻易理解,这就导致学生不会在听流行音乐时对其中的内涵进行深挖,对作品只有表层的理解甚至误解。之所以要开展高校流行音乐教育,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对音乐作品进行聆听和表现,使学生感受到音乐中蕴含的丰富情感,形成强烈的情感共鸣[3],使音乐起到陶冶情操、启迪智慧的人文功能。我国的流行音乐起步较晚,且“都市文化”思想在音乐市场泛滥,导致出现许多粗制滥造的流行歌曲。但是其中对于我国音乐和外来音乐的融合是值得借鉴的一点。在高校开展流行音乐教学后,上述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教师教会学生如何专业化的分析一首歌曲,分辨音乐的美丑,提升学生的审美修养。

(三)提升学生的流行音乐鉴赏能力

音乐学习就是对音乐基础知识的积淀。流行音乐刺激了听众的生理和感官能力,想要保证作品可以发挥出审美教育作用,就需要积累足够的音乐基础知识。青少年是流行音乐的基本受众,这也是流行音乐的文化标志,其功能有身份标志和时代标志两种[4]。流行音乐的歌词通俗易懂,理性深度不够,导致听众在听歌时不愿深入思考,这也影响了流行音乐的文化标志。通过高校流行音乐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普及流行音乐的标志性,把流行音乐看作是阳春白雪,对其进行深度鉴赏,这不仅是对高校学生音乐知识和素养的储蓄,也可以有效提升学生欣赏音乐的水平。

二、高校流行音乐教学培养学生审美意识的主要途径

(一)深度分析音乐作品,多维度提升学生音乐鉴赏能力

与音乐理论知识相比,更早出现的是音乐作品,音乐作品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让听众感受到愉悦,流行音乐乍一出现,就具有较强的娱乐作用,后续才逐渐演变出教化作用和道德作用[5]。

高校在开展流行音乐教学时,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教材,保证包含各种类型、题材的音乐,还需要符合时代风尚,以经典作品和饱受大众喜爱的作品为主。对经典作品和目前流行的作品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其中的差异,使学生认识到音乐作品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有不同的特征,从而为学生传递主流价值观念。此外,还需要教师为学生准备大量流行音乐曲目,对学生的音乐鑒赏能力和审美能力进行多维度的提升,保证学生可以理解每个类型的作品的内涵,并可以和作品产生情感共鸣,通过流行音乐教育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的熏陶[5]。教会学生通过各种方式对流行音乐作品进行欣赏,从各个层面和角度对流行音乐作品的美感进行探析。教学期间,教师给出作品,由学生先进行自主分析,表达自己的看法,再由教师从专业的角度和深度进行分析,重点放在作品的科学性和信服力上,使学生可以感受并学习到流行音乐作品中的健康积极内涵。

(二)明确流行音乐的文化底蕴,提升高校学生的文化素养

从理论上来说,音乐审美的定义不是一成不变的,但其和文学修养之间却存在较大程度的关联[6],也就是说,文学素养显着影响个体音乐审美意识的形成,听众的文学修养又会反馈出他们喜爱听的流行音乐。有调查显示,目前市场上的流行音乐作品几乎都和文学作品有关,不管是按谱填词还是按词填谱,作者的歌词来源和创意灵感都是从诗经或经典文学中获取。文化修养的水平决定了学生领悟歌曲韵味的程度和理性认识歌曲的审美价值。例如,文化水平过低的人是不能对艺术感情进行理性看待的,从而也就无法真正感受到流行音乐艺术的魅力。

音乐审美作为一种领悟和感觉,在听完音乐后若有有满足感,需要借助语言进行表达,流行音乐的题材或内容常常可以联系到文学作品中,歌词本身就是一首诗或抒情散文[7],评价高校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艺术修养的水平时,主要看其是否可以深入体验并理性认识到歌曲的韵味和感性,乃至于产生情感共鸣。缺乏理性的感性是无法对音乐的内涵进行表达的;理性如果脱离了感情,在鉴赏流行音乐时就会流于俗套。流行歌曲中的音律变化是起承转合的,其中也蕴含了诗歌散文的韵律变化。高校学生如果只是模仿演唱流行音乐,就会导致其无法批判性的吸收歌曲内涵,也就无法在想象和现实中对音乐的审美功能进行极致的开发。所以需要重视提升高校学生的音乐审美意识的生化,让音乐艺术结合文化,以实现音乐审美能力质的升华。

(三)教师需要不断研究市场上的新音乐,与时俱进

音乐审美教学质量直接受到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质的影响。教师需要在教学期间不断学习,对市面上的新兴音乐进行研究,不断扩充知识面,对学生的兴趣动向有大致的掌握,从而使自己具备更高水平的专业素养和审美能力,这样一来。教师在授课期间,才能凭借这些受到学生的欢迎,保证学生在学习期间兴趣高涨,学习积极主动,最终可以和学生一起提升审美能力。想要做到上述水平,就需要高校领导为教师提供多渠道的学习交流的机会,鼓励教师在授课的同时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总结教学经验,形成自己个性鲜明的教学特色。学校还需要定期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对目前流行的教学法进行再学习,使自身知识储备更加丰富,学习后的教师专业包容性更强,审美能力更高。

之所以要研究教学法,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对专业知识进行一个更好地掌握,学生作为学习过程的主体,师生之间进行互助学习,可以有效提升教学质量,且通过沟通,教师可以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动态,方便选择效果最佳的教学方式,此外,教师还可以对学生的心理和兴趣有一个总体的了解,在培养并强化学生审美意识的同时,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审美意识也得到显着提升。

三、结束语

在大众传播语境中,流行音乐飞速发展期间,需要高校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通过科学的态度和方法看待流行音乐,认识到在高校开展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学生在接触流行音乐时,只有带着欣赏的眼光,才能更好地感受到世界环境中存在的各种丰富的情感。

参考文献:

[1]沈鹏元.审美意识在高校流行音乐教学中的培养[J].大众文艺,2020(02):244-245.

[2]赵明.当代高校流行音乐教学中审美意识的培养路径[J].北方音乐,2019,39(08):224-225.

[3]陈磊.如何上好高校现代流行音乐课程之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05):94-95.

[4]赵明.学生审美意识在高校流行音乐教学中的有效培养[J].戏剧之家,2018(24):188.

[5]张东超.学生审美意识在高校流行音乐教学中的有效培养[J].艺术评鉴,2018(12):92-94.

[6]何一波,李倩.高校流行音乐教学对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24):50-51.

[7]陈星.高校流行音乐教学实践研究——评《当代流行歌手声乐技巧基础》[J].高教探索,2020(05):后插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