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鹏 米凌玉 赵若琦 郭 然 李永辉 张 素 李 滕 师梦雅▲

1.河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伤二科,河北石家庄 050011;2.河北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17;3.河北中医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200

腰椎管狭窄症是指因腰椎退行性病变导致椎管、椎间管容积减小,从而压迫神经、血管出现的间歇性跛行,臀或下肢痛、乏力,伴或不伴腰痛的临床综合征[1]。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Kalichman 等[2]研究发现,在一般人群中,获得性相对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和绝对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分别为22.5%和7.3%。本病已成为引发中老年人腰腿痛、活动受限的常见疾病,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的劳动能力、心理健康、生活质量。目前,西医对本病轻症者应用保守治疗,如甘露醇、甘油果糖脱水药静脉滴注,地塞米松磷酸钠等激素抗炎,副作用较明显,远期效果不理想;重症者手术治疗,疗效确切,但创伤大,并发症多,费用高。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属于中医“痹证、痿证、腰痛”等范畴,历代医家从中医辨证论治,远期效果好,不良反应少,相对西医治疗优势明显。当前,中医药辨证论治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领域虽有大量研究,但缺乏对于该领域进展的系统研究。本研究应用CiteSpace 软件将中国知网(CNKI)作为文献来源,检索相关文献,展开知识图谱分析,后依据分析结果有靶向地综述文献,为中医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提供宏观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数据采集

使用以下术语在CNKI 检索相关研究,用“全文”方式进行精确检索,检索词分别设置为“中医”OR“中药”OR“中医药”OR“中成药”AND“腰椎管狭窄”。时间跨度为2000 年1 月至2020 年12 月。将图书、学位论文、报纸、会议等相关文献除外。

1.2 转换数据格式

筛除过后的文章用Refworks 的格式导出,将文件名命名为“download_XXX.txt”。使用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 5.7.R5)进行数据的格式转换。

1.3 处理数据

节点类型分别以作者、研究机构和关键词等绘制图谱,并进行可视化分析。

2 结果

2.1 发文量、12 个大型聚类时线图谱、10 个高频关键词突现图谱分析

2.1.1 发文量分析 CNKI 共计检索出3426 篇关于中医药治疗腰椎管狭窄的文献。发文量图谱显示(图1),关于中医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文献数量总体上稳步增加,但有所波动,尤其于2016—2018 年增长迅速。图1 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00—2018 年,为稳步增加阶段;第二阶段为2018—2020 年,为缓慢增加阶段,其中2018—2020 年发文量略有下降,但整体发文量仍为上升趋势。

图1 2000—2020 年中国知网中关于中医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研究的发文量变化趋势

2.1.2 时线图谱分析 根据时线图(Timeline)可以得知各聚类之间的历史跨度和联系(图2),从2000—2020 年这期间对12 个聚类的关注一直持续,研究成果较为丰富。

图2 2000—2020 年中国知网中关于中医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研究的时线图谱(12 个大型聚类)

2.1.3 关键词突现图谱分析 筛选高频关键词绘制突现图谱(图3),提示不同时期腰椎管狭窄症对应不同的研究热点,其中持续10 年及以上的研究热点有椎管狭窄症、临床分析。

图3 2000—2020 年中国知网中关于中医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研究的关键词突现图谱(10 个高频)

2.2 高发文量作者、作者合作图谱、研究机构合作图谱分析

2.2.1 高发文量作者 根据作者合作图谱的数据筛选出排名前6 名的高发文量作者,依据节点信息在知网中检索出作者的相应文章可以得到作者的单位(表1)。其中有5 名作者均来自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

表1 2000—2020 年中国知网中关于中医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研究前6 名高发文量作者相关信息

2.2.2 作者合作图谱 图谱中共有994 个节点、1459 条连线,网络密度为0.003(图4)。在994 名作者中,发文量≥15 篇有4 名作者,发表文献共64 篇;发文量≥9 篇有15 名作者,发表文献共175 篇;前11 名作者共投稿139 篇(表1)。最多产的作者是高景华(18 篇),其次是杨克新(16 篇)、高春雨(15 篇)、丁宇(15 篇)、徐峰(13 篇)等。高景华、杨克新、高春雨合作密切,且均来自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

图4 2000—2020 年中国知网中关于中医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研究的作者合作图谱

2.2.3 研究机构合作图谱 图谱中共有725 个节点、0 条连线,网络密度为0(图5)。发文量排名前12 位的研究机构依次为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2008 年)(18 篇)、甘肃省中医院(8 篇)、南京中医药大学(6 篇)、解放军空军总医院正骨科(6 篇)、浙江中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6 篇)、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2012 年)(5 篇)、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2019 年)(5 篇)、广西骨伤医院(5 篇)、深圳横岗人民医院(5 篇)、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5 篇)、上海市闵行区梅陇镇卫生院(5 篇)、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2009 年)(5 篇)。

图5 2000—2020 年中国知网中关于中医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研究的机构合作图谱

2.3 关键词分析

2.3.1 关键词图谱分析 在时间切片区设置1 个时间切片长度为1 年,节点选择节点类型:关键词,生成关键词共现图谱(图6),得到716 个节点、1037 条连线,网络密度为0.0041。在716 个关键词中,腰椎间盘突出症、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腰椎等9 个关键词出现频次较高,频率超过100 次。腰椎痛、椎间盘移位、推拿等25 个关键词出现频次相对较高,频率超过50 次(表2)。

图6 2000—2020 年中国知网中关于中医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研究的关键词共现图谱

2.3.2 高频关键词 根据关键词共现图谱可以得出高频关键词的相关信息(表2),围绕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等关键词出现的最多。一般中心性>0.10 即为关键节点,具有高中心性的即为文献的关键点,共有8 个关键节点出现在图谱中(表3),中心性排序中的热门关键词为腰椎管狭窄(0.22)、推拿(0.19)、椎间盘突出症(0.18)。其他关键词包括腰椎间盘突出症、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椎管狭窄等。

表2 2000—2020 年中国知网中关于中医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出现频次>50 次的关键词相关信息

表3 2000—2020 年中国知网中关于中医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研究关键词共现图谱中8 个关键节点相关信息

2.3.3 关键词聚类分析 利用在关键词共现基础上进行的聚类分析,了解到当前中医药腰椎管狭窄领域的研究热点。基于对数似然率算法,利用CiteSpace 得到聚类图谱(图7),Modularity 值大小是0.85,Silhouette值大小是0.9484,表示此为结构显着的、聚类合理可信的聚类图。通过关键词聚类图谱共得到12 个大型聚类,展示了腰椎管狭窄领域的整体知识结构。

图7 2000—2020 年中国知网中关于中医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研究的关键词聚类图谱

3 讨论

基于CNKI 数据库,本文共纳入3426 篇文献,年发文量总体上稳步增加,但有所波动,尤其于2016—2018 年增长迅速,这表明该领域在2016 年就开始受到了极大的关注。由于受到突然出现的热点作用,发文量在2018 年有所波动。除去峰值,该领域近20 年来一直处于平稳上升的状态。这个结果与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密切相关,中医药治疗本病的研究也随之增加,一方面说明有确切疗效,另一方面也说明医学界正努力在中医药治疗本病的研究上有期待性突破。

从作者合作图谱可以得知4 个较为突出的合作团队:①以为高景华为核心的团队[3-8],主要研究内容为舒筋健腰丸和转腰汤治疗腰椎疾病的临床效果。②以杨克新为核心的团队[10-12],主要研究内容有中医方法治疗腰椎疾病的临床效果,使腰椎疾病患者形成对照。③以高春雨为核心的团队[13-18],主要研究内容为针灸和转腰汤等中医方法治疗腰椎疾病的临床效果。④以丁宇为核心的团队[19-23],主要研究内容为不同术式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及价值研究,对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开展了大量工作。上述高景华、杨克新、高春雨3 个团队影响力较高,他们的研究方向基本可以预示中医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今后的发展趋势。

通过分析机构合作图谱可以得出各机构之间均无合作。而且该领域的研究有明显的地域性,尤其以北京为代表的研究机构发展十分迅速。在此基础上,通过靶向深入阅读文献发现,研究方式多是不同方剂或几种方法组合,进行疗效观察。手段单调,缺乏循证医学证据,科研设计缺乏互补性,导致较难形成指南、共识,不能更好地指导临床。

梅建强教授临证经验指出:腰椎管狭窄症属于腰痹病范畴,提出“动态观察、明分阶段”的施治观。据此,笔者梳理病史,发现腰痹病患者就诊时往往症状较重,追问病史,在此之前常有一个“临界期”。而腰痹病反复发病的患者在此时期会有强烈的自我预感。如果在这个时期做积极的预防、治疗,可以降低发病率,或很大程度上减轻发病的症状。腰痹病康复阶段也有同样的规律。这符合中医的“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思想。关键词、关键节点在临床治疗上显示手术与中医药治疗的研究关注度相近,提示本病适合推拿、针刺和护理等[24-25]多中西医协同治疗。

综上所述,中医药在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方面尚未完全发挥其优势,应进行系统化、成体系的研究,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目前仍存在作者、机构之间合作度欠佳等问题,应进行多中心、大样本、科学规范的高质量科研协作,以期形成专家共识、临床指南,更好地循证开展中医药诊疗。第二,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当前中医研究的前沿、热点主要为临床效果与预后,缺乏基础研究,尤其是机制方面的研究,这将可能成为该领域学者深入研究的方向。第三,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与腰椎间盘突出症密切关联,我们在对这两个疾病的诊疗上不能孤立对待。未来我们将继续进行文献资料搜集,争取全面、真实地反映该领域的研究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