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虹 张佳囡 徐芳芳 陈军良

浙江省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心身障碍科二,浙江绍兴 312000

据2019 年版心身医学研究诊断标准[1-2],心身障碍是一组与急慢性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的综合征,导致患者发生心身障碍的病因可能是因不良事件的刺激或自身神经内分泌失调导致患者发生情感或生理障碍[3-4]。长期处于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不仅会加重患者病情,也严重降低了患者生活质量[5]。有研究表明[6],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护理干预能有效纠正患者不良生活习惯、缓解患者负性情绪,在约50%心理障碍患者中取得效果,行为转变理论也称之为行为阶段转变理论模型,可根据转变者的需求制订每个阶段的计划和方案,进而帮助个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7]。本研究将行为转变理论用于心身障碍患者护理干预中。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 年12 月至2020 年12 月在浙江省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收治的心身障碍患者150 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纳入标准:①年龄>18 岁;②符合心身障碍的诊断标准[8];③符合心身障碍至少一项症状;④患者自我感觉痛苦且生活质量下降来我院就医。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精神障碍症状;②合并严重器官衰竭或其他不稳定性躯体疾病;③以往接受过系统性心理治疗或服用过精神类药物;④自杀风险较高。本研究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查通过(2017-001-0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s)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s)

1.2 护理方法

两组均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

1.2.1 对照组 对照组由我院科室内医护人员进行常规心理护理,包括入院后的健康宣教(告知院区管理制度、营造温馨的就医环境、争取家庭支持力度、建立与患者及家属的友好沟通氛围等),并在医生指导下实施护患床边一对一情绪转移干预、健康宣教、纠正疾病错误认知干预等,干预均由工作时长5 年以上的护理人员进行,每天一对一干预时间不少于1 h。

1.2.2 观察组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行为转变理论的护理模式,组建行为转变护理干预小组:小组成员包括主治医师1 名、心理治疗师1 名及专科护士6 名,主治医师负责评估护理方案可行性,并对护理方案提出意见和建议;心理治疗师负责护理人员的相关知识培训;专科护士负责方案的实施和总结。专科护士均经过心理治疗师指导培训,且通过我院组织的行为转变理论相关知识学习测验,所有人员均经过专业培训和考核,并有5 年以上工作经验。制订行为转变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共包括4 个阶段:前意向阶段及意向阶段、准备阶段、行动阶段及维持阶段,具体方法为:①前意向阶段及意向阶段。主要针对患者对心身障碍疾病认知程度进行评估和纠正,护理人员在日常沟通交流中整体评估患者对疾病认知情况后,找出患者疾病认知相关知识的不足、缺陷和错误之处,应用简单通俗的语言向患者输入正确的疾病知识,通过健康讲座帮助患者补充关于心身障碍相关预后知识,帮助患者加强理解和记忆。健康讲座频率保证每周2~3 次,时间在30~40 min,日常生活中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在与患者交流中多应用鼓励性语句,强调配合治疗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多给予关心和照护。②准备阶段。主要制订针对性行为改变护理对策,护理人员首先向患者及家属强调信念转变对个体行为的驱动作用,强调正确认知对信念建立的作用,帮助患者及家属明确行为转变的重要性,并促使行为转变。护理人员制作心身障碍知识手册和照护手册、治疗及预防复发手册,手册内容包括心身障碍病因、发病过程、治疗用药、认知干预、日常照护注意事项(规律作息、健康饮食、保持良好心态等)、复发原因、预后效果等,将手册发放给患者及家属方便其随时查阅,并通过PPT、视频等方式开展健康教育知识相关讲座,加深患者行为改变意念。③行动阶段。主要协助患者改变错误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并予以监督和纠正,护理人员与患者共同制订改正错误行为的可行性目标,例如“7 d 内纠正患者错误睡眠习惯”“出院前纠正患者不良生活习惯”等;根据患者当前营养状态和饮食习惯,制订个性化营养餐;护理人员评估患者活动能力,指导患者进行健身训练,例如太极拳、五禽戏等中医养生活动;告知患者家属陪伴的重要性,指导患者家属的日常护理内容,让家属参与到患者治疗和预后过程中,提高患者家庭归属感;纠正患者错误的用药习惯,强调按时、按量用药对心身障碍治疗的重要性,将患者每日所服药物制成表格,标注服用方法和时间、剂量,告知患者完全按照表格内容用药;患者出院前发放执行记录表,要求患者将每日饮食、运动、用药等情况进行记录,家属负责监督。患者目标达标后给予正向反馈,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开设心身障碍主题讲座,通过公众号发布心身障碍相关文章,并组建院内心身障碍患者沟通交流群,利于家属获取更多心身障碍相关知识。④维持阶段。主要监督患者行为改变的执行情况,护理人员通过电话随访、家访及微信群等方式监测患者行为及认知改变情况,电话随访频次保持在2 次/月,家访保持1 次/月,微信群保证每天同一时间进行回复,了解患者行为方式改变的同时给予鼓励性肯定,及时为患者答疑解惑,并为患者提供心理需求。

1.3 观察指标

①分别在干预前及干预后4、8 周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9]及蒙特利尔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10]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及认知功能。SAS、SDS 量表评分越高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越严重;MoCA 满分30 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认知功能恢复越好。②统计两组护理满意度。根据我院自制护理满意度量表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情况,量表评分内容包括询问患者对住院期间经管护理人员的服务技能、服务态度、病房环境,满分100 分。非常满意(>90 分)、满意(70~89 分)、一般(60~69 分)、不满意(<60 分),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人数+满意人数)例数/总例数×100%。经小样本检验效度和信度系数均大于0.85。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比较采用t 检验,重复测量资料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例数和百分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以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及干预后4、8 周心理情绪状态评分比较

整体分析发现,两组SAS、SDS 评分组间比较、时间点比较及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进一步两两比较,组内比较:两组SAS、SDS 评分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组间比较:干预后4、8 周,观察组SAS、SD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及干预后4、8 周心理情绪状态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干预前及干预后4、8 周心理情绪状态评分比较(分,±s)

注与本组干预前比较,aP <0.05;与本组干预后4 周比较,bP <0.05;与对照组同期比较,cP <0.05。SAS:焦虑自评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表

2.2 两组干预前及干预后4、8 周认知能力评分比较

整体分析发现,两组MoCA 评分组间比较、时间点比较及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进一步两两比较,组内比较:两组MoCA 评分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组间比较:干预后4、8 周,观察组MoCA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表3 两组干预前及干预后4、8 周认知能力评分比较(分,±s)

表3 两组干预前及干预后4、8 周认知能力评分比较(分,±s)

注与本组干预前比较,aP <0.05;与本组干预后4 周比较,bP <0.05;与对照组同期比较,cP <0.05。MoCA:蒙特利尔量表

2.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4。

表4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例(%)]

3 讨论

心身障碍是心身反应的进一步发展结果,患者通常伴随长时间不良因素作用后引起的心理生理障碍[11-13]。临床中主要进行药物干预,而忽略心理护理,即便经过心理科会诊后,也因对原发病难以把握进而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较弱,造成治疗不充分,因此给予患者科学的心理护理干预尤为重要[14-16]。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评分明显呈现下降趋势,且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以往研究[17-19]将行为转变理论的护理模式应用在临床中,患者心理状态得到明显好转。本研究结果与其相同,行为转变理论通过强调意识进而驱动行为,通过改变患者日常健康行为、纠正错误的认知观念对个体健康行为进行预测和干预,帮助患者将行为改变贯穿于治疗和护理过程中,从而促进健康行为的形成。心身障碍患者伴随着不同生理症状,以往传统针对心身障碍患者的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模式过于单一,仅通过一对一模式的宣教,加之护理人员的不稳定难以精准掌握患者实时心理状态[20-21],本研究由专业培训的护理人员进行前意向阶段及意向阶段的干预,纠正患者不良认知,并在准备阶段和行动阶段中将正确的疾病管理、情绪管理、日常生活管理方法循序渐进地普及给患者和家属,并通过微信、电话等方式进行维持和改进,有效地帮助患者提高疾病管理有效性,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心身障碍患者心理症状和生理症状。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认知能力相关评分明显呈现上升趋势,且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以往研究[22-25],将行为转变理论的护理模式应用在癌症患者、心血管患者及孕产妇中,结果显示,行为转变理论的护理模式不仅有效地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还能纠正患者不良认知观念,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能力。本研究结果与其相同,究其原因可能为行为转变理论通过不同阶段的认知干预,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基础上加强患者认知概念,纠正患者认知缺陷和认知歪曲,同时进行科学、深化的心理指导和心理支持,促进患者重建疾病知识理论和战胜疾病的信心有关。不仅如此,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行为转变理论的护理模式能有效提高心身障碍患者护理满意度,显示患者认知能力和心理状态得到改善过程中与护理人员沟通交流时间增多,且心理症状和生理症状的减轻后心理负担相对减少,进而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行为转变理论的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心身障碍患者心理情绪状态,提高患者认知能力和护理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