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福明

(宾县人民医院中西医结合科,黑龙江 哈尔滨 150400)

高血压多见于中老年人群,发病原因与遗传、年龄、不良生活习惯、精神刺激等因素有关,易引发动脉粥样硬化,增加心肌梗死、脑梗死等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风险,因此需积极控制患者血压水平。硝苯地平为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通过抑制心肌细胞膜钙内流、抑制血管收缩,以改善患者血压水平,具有降压效果确切、安全性高等特点[1]。中医认为,高血压属于“眩晕”“头痛”等范畴,病机多为阴阳失调,湿邪贯穿发病始终,因此需从湿论治[2]。半夏白术天麻汤合温胆汤中含有半夏、茯苓、白术、天麻等多种药材,具有理气化痰、祛湿止晕之功效,为痰湿证的重要治疗药物,主治眩晕、头痛、头重如裹、心悸失眠等病症。相关研究表示,半夏白术天麻汤合温胆汤对改善高血压患者眩晕症状具良好治疗效果[3]。为此,本次研究旨在分析半夏白术天麻汤合温胆汤与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治疗高血压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宾县人民医院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期间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2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患者中男性34例,女性26例;年龄57~76岁,平均(67.15±4.26)岁;病程3~19年,平均(6.37±1.31)年;合并症:糖尿病8例,冠心病19例;体质量指数(BMI)22~34 kg/m2,平均(26.37±1.09) kg/m2。观察组(60例)患者中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龄54~78岁,平均(68.33±4.17)岁;病程4~21年,平均(6.41±1.48)年;合并症:糖尿病10例,冠心病 21 例;BMI 22~36 kg/m2,平均(26.67±1.21) kg/m2。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符合《高血压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4]中的相关标准者;符合《高血压中医诊疗指南》[5]中痰湿壅盛证的诊断标准者;未使用降压药物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血压,舒张压(DBP)≥ 90 mmHg(1 mmHg = 0.133 kPa),收缩压(SBP)≥ 140 mmHg者等。排除标准:存在药物治疗禁忌证者;近期接受相关治疗者;难治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者;主动脉瓣狭窄者等。本研究经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对所有患者进行常规检查后,对照组患者按10 mg/次的剂量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国药集团广东环球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4024160,规格:10 mg/片),2次/d。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联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合温胆汤治疗,药方组成:半夏、茯苓、白术各12 g,竹茹、陈皮各9 g,天麻、炒枳实、炙甘草各6 g,生姜、砂仁各3 g,大枣5个;大便干结者加大黄5 g,决明子6 g;头痛、眩晕者加珍珠母、钩藤、石决明各6 g。水煎,1剂/d,分早晚2次温服。所有患者均进行4周的治疗。

1.3 观察指标①临床疗效。参照《临床疾病诊断与疗效判断标准》[6]评估疗效。显效:眩晕、头痛等症状基本消失,SBP下降 > 20 mmHg,或DBP下降>10 mmHg,或均下降至正常范围,对患者工作、学习均无影响;有效:眩晕、头痛等症状改善,SBP下降10~20 mmHg,DBP下降5~10 mmHg,但未恢复至正常范围,对患者工作、学习有影响;无效:眩晕、头痛等症状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SBP下降<10 mmHg,DBP下降 < 5 mmHg,对患者工作、学习有明显影响。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②中医证候积分。对眩晕、头痛、头重如裹、胸闷、呕吐痰涎等症状根据《高血压中医诊疗指南》[5]中的相关标准评估,评分为0、2、4分,分别表示无症状、症状明显、症状严重,分数高表示症状严重。③血压水平。均在上午8:00~9:00,患者静息状态下,非同日测量其左臂SBP、DBP,测量3次后取平均值,以全自动医用电子血压计进行测量。④血管内皮功能。在患者肱动脉以彩色超声诊断仪测量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取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静脉血3 mL,离心处理(转速:3 000 r/min;时间:15 min)后取血清,以硝酸还原酶法测定一氧化氮(NO)水平,以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测定内皮素(ET)水平。⑤脉搏波传导速度。患者保持静息状态(休息5~10 min),应用自动脉搏测速仪测定肱 - 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颈 - 股脉搏波传导速度(cfPWV)。⑥统计两组患者胃肠不适、头痛、嗜睡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4.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例(%)]表示,行χ2检验;使用S-W法检验计量资料数据是否符合正态分布,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 )表示,组内不同时间点比较行配对t检验,两组间比较行独立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6.67%、98.33%,观察组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均显着下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均显着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s , 分)

表2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s , 分)

注:与治疗前比,*P<0.05。

组别 例数 头痛 眩晕 胸闷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60 2.96±0.67 1.14±0.20* 3.05±0.46 1.20±0.25* 2.85±0.39 0.96±0.21*观察组 60 3.02±0.58 1.03±0.26* 3.08±0.52 1.03±0.37* 2.88±0.53 0.82±0.24*t值 0.524 2.598 0.335 2.949 0.353 3.401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组别 例数 头重如裹 呕吐痰涎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60 2.93±0.53 1.00±0.28* 2.46±0.38 0.87±0.24*观察组 60 2.95±0.47 0.85±0.22* 2.47±0.55 0.74±0.21*t值 0.219 3.263 0.116 3.158 P值 >0.05 <0.05 >0.05 <0.05

2.3 两组患者血压水平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SBP、DBP较治疗前均显着降低,且观察组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血压水平比较( ±s , mmHg)

表3 两组患者血压水平比较( ±s , mmHg)

注:与治疗前比,*P<0.05。SBP:收缩压;DBP:舒张压。1 mmHg = 0.133 kPa。

组别 例数 SBP DBP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60 152.47±10.38 140.33±9.76* 98.72±5.28 86.84±3.36*观察组 60 154.20±9.43 134.47±8.71* 99.03±4.45 85.19±4.27*t值 0.956 3.470 0.348 2.352 P值 >0.05 <0.05 >0.05 <0.05

2.4 两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NO、FMD水平较治疗前均显着升高,ET水平均显着降低,且观察组血清NO、FMD水平均显着高于对照组,ET水平均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比较( ±s )

表4 两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比较( ±s )

注:与治疗前比,*P<0.05。NO:一氧化氮;FMD: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ET:内皮素。

组别 例数NO(μg/L) FMD(%) ET(pg/m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60 28.43±5.61 37.64±9.60* 1.71±0.21 2.89±0.37* 67.85±5.61 54.26±4.29*观察组 60 27.88±6.10 42.39±6.17* 1.70±0.39 3.05±0.43* 68.59±6.20 46.68±5.36*t 0.514 3.224 0.175 2.185 0.686 8.552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5 两组患者脉搏波传导速度比较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baPWV、cfPWV水平均显着降低,且观察组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脉搏波传导速度比较( ±s , m/s)

表5 两组患者脉搏波传导速度比较( ±s , m/s)

注:与治疗前比,*P<0.05。baPWV:肱 - 踝脉搏波传导速度;cfPWV:颈 - 股脉搏波传导速度。

组别 例数 baPWV cfPWV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60 20.64±3.39 16.50±1.67* 9.84±2.31 8.55±1.49*观察组 60 21.43±3.07 15.27±2.39* 9.63±2.18 7.00±2.43*t值 1.338 3.268 0.512 4.212 P值 >0.05 <0.05 >0.05 <0.05

2.6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患者出现胃肠不适2例,嗜睡1例,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5.00%(3/60);对照组患者出现头痛1例,嗜睡1例,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3.33%(2/60),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0.000,P>0.05)。

3 讨论

血管阻力、心肌收缩力增强、血液黏稠度增高等都会导致血压水平的升高。在对高血压的治疗中,硝苯地平为临床常见治疗药物,通过拮抗钙离子内流,以舒张外周血管,降低外周阻力,促进SBP、DBP水平降低,并减轻心脏后负荷;同时可促进缺血冠状动脉舒张,拮抗冠状动脉痉挛症状、抑制心肌收缩,减少心肌耗氧量,改善高血压胸闷、心悸等症状,以降低患者的血压水平[7]。

中医认为,高血压的病因为“心气不定”,邪气夹痰袭于清窍,使脉络瘀阻而发病[8]。半夏白术天麻汤合温胆汤属祛痰剂方中的半夏可燥湿化痰、降逆止呕;天麻可熄风化痰、解目眩;白术可燥湿利水、健脾益气;茯苓可利水渗湿;竹茹甘而微寒,清热化痰,与半夏配伍,一温一寒,可和胃化痰,止呕除烦;陈皮可燥湿化痰、理气行滞;枳实可消痰除痞;加大枣、生姜,可兼制半夏毒性,改善患者眩晕、痰湿症状,诸药合用,共奏健脾祛湿、化痰熄风之效[9-10]。本研究中,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及血压水平均显着低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显着高于对照组,提示半夏白术天麻汤合温胆汤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高血压可有效促进患者临床症状的缓解,降低血压水平,提高治疗效果。

高血压的发病与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紊乱密切相关,血管内皮细胞能够通过分泌NO、ET等调节血管张力[11]。NO具有调节血管紧张性、对抗血管壁炎症反应、抑制血小板聚集等作用,当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后,其合成能力下降,影响血管舒张能力;FMD为反映患者血管舒张收缩功能指标,其水平下降提示患者血管收缩舒张能力下降,同时提示患者出现血管内皮功能损伤情况;ET为血管内皮细胞分泌的血管活性物质,在发生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后,其从破损细胞的血管内皮细胞中被释放进入血液[12]。现代药理研究显示,半夏碱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并拮抗异丙肾上腺素对患者血压水平的影响,以改善患者血压水平;天麻水、醇提取物具有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之效;竹茹可抗氧化,减轻患者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13-14]。本研究中,治疗后观察组患者ET水平显着低于对照组,NO、FMD水平均显着高于对照组,提示半夏白术天麻汤合温胆汤与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治疗高血压,可使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得以有效改善。

高血压患者的血管弹性水平较差,从而可导致高血压患者出现多脏器损伤,因此及时监测血管弹性水平可有效预防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动脉脉搏传导速度即单位时间内脉搏沿动脉壁传导的距离,其是反映血管弹性的重要指标。动脉硬化时由心脏输出的血液产生的波动传导速度会加快,baPWV、 cfPWV随即升高[15]。应用硝苯地平治疗可改善血管痉挛症状,使血管内径随之增加,起到扩张血管、降低血压作用,继而恢复患者血管弹性水平[16];半夏白术天麻汤可在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基础上,通过对抗血栓形成、抑制高血脂形成、抑制血小板聚集,来改善患者血液质量,减少血管局部栓塞、狭窄情况,保持患者血压水平稳定[17]。本研究中,治疗后观察组患者baPWV、cfPWV均显着低于对照组,提示半夏白术天麻汤合温胆汤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高血压可患者的血管弹性得以改善,从而控制机体血压水平。

综上,半夏白术天麻汤合温胆汤与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治疗高血压可有效促进患者临床症状的缓解,降低血压水平,并改善患者血管弹性水平和血管内皮功能,提高临床疗效,且未显着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较好,建议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