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钗英,陈巧玲,吴清华,卢神雷,林 菁 (福建省立医院重症医学三科,福建 福州 350001)

重症监护病房(ICU)获得性衰弱(ICU-acquired weakness,ICUAW)是ICU患者常见的一种并发症,ICUAW的发病率为25%~85%,出院后仍有36%的高发病率[1]。ICUAW主要临床表现为四肢瘫痪或轻瘫、肌萎缩、反射减弱等,这不仅可以延长患者的通气和卧床时间,对患者的病情恢复造成负面影响,还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2]。目前此疾病尚未出现良好的治疗方法,故对其的预防尤为重要。早期渐进性运动训练在近年来被提出并运用到临床可以达到增强肌力、防止肌肉萎缩的目的,一定程度上可减少降低氧化应激和炎性反应对机体的损伤[3]。本研究选取部分ICU患者分析早期渐进性运动训练对肌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入住我院ICU患者120例,其中2017年6月~2017年12月收治的60例患者为对照组,2018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60例患者为观察组。本研究符合医学伦理学标准,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4]:①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在24~72 h范围内;②巴氏评分(BI)≥70分;③血流动力学相对稳定者。排除标准:①合并明确周围运动神经系统异常、脑干或双侧大脑半球病变;②急性心肌梗死、颅内压增高、脑梗死早期、骨盆骨折、高位截瘫、肢体残疾;③接受重要的侵入性治疗。对照组中男27例,女33例;年龄22~79岁,平均(63.37±5.83)岁;重症肺炎11例,肺癌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6例,心力衰竭6例,腹部手术9例;机械通气34例(22例气管插管,12例气管切开)。观察组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20~76岁,平均(62.27±6.17)岁;重症肺炎9例,肺癌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34例,心力衰竭8例,腹部手术5例;机械通气29例(18例气管插管,11例气管切开)。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方法:给予常规的对症治疗、营养支持以及常规ICU护理,密切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指标,定期检查患者身体上的各个管道,每2小时对患者进行翻身拍背等。

观察组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早期渐进性运动训练。内容如下:①通过与患者沟通或简单的检查了解患者的病情、精神状态以及肌力等情况,充分了解患者的病史资料,制定针对性的渐进性运动训练方案。②意识模糊或反射减弱的患者在其进行机械通气治疗时,医护人员应帮助患者的四肢进行被动地运动,对上下肢依次进行训练,2次/d,10次/每个部位。在患者平卧于病床上时,护理人员应帮助及指导患者保持合理的肢体功能体位,同时每隔2 h帮助患者进行1次翻身,以防止患者的肢体受压。③意识清晰患者可由医护人员先指导其进行训练,再进行患者独立训练。患者耐受基础阶段的运动训练后,视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病情发展对其进行个性化的进阶运动训练。④病情进入康复期,患者可进行床下训练,以患者的个体状态制定运动方案,运动量应由少到多;此外还应指导患者练习行走之前的步态训练,患者可完全独立行走时指导结束。早期渐进性运动训练应运用于患者的整个住院时间内,待患者日常活动能力明显恢复时停止训练。在整个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密切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对有合并症患者有针对性治疗和训练。

1.3评价标准:①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肌力变化:分别在护理前和护理3 d后采用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MRC)肌力测定法[5]将患者肌力状况分为6个级别(0~5级),其中0级为零、1级为微弱、2级为差、3级为稳定、4级为良好、5级为正常。同时也可比较两组患者出ICU时获得性衰弱的发生情况,若患者ICU时期MRIscore评分≤48分时即可证明患者为ICU获得性衰弱。②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分别在护理前和护理3 d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生活质量评分,评分采用改良的Barthel指数评定指标表(MBI)[6],评分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好。

2 结果

2.1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肌力比较:干预前两组患者MRI-scor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MRI-score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比较: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肌力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近年来,ICU病房可极大地降低急重病患者的死亡率,但与此同时发生ICUAW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对患者有极大的负面影响。ICU患者因其治疗和病情需长期卧床、镇痛镇静以及约束制约等,有研究[7]表明完全性卧床7 d后可致体位性肌肉强度下降10%,故长期卧床对患者的肌力有极大的负面影响。镇痛药使用时间越长肌肉的衰竭速度越快,而恢复的时间越长[8]。而部分患者需使用镇痛镇静药,则会对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有一定的影响,进而降低中枢神经系统对肌肉的控制。此外,患者进行长期机械通气,其呼吸肌、肢体肌肉也易因此发生萎缩,导致肌力下降,出现免疫屏障损伤,易发生压疮、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9]。

早期渐进性运动训练是在患者症状较轻或无症状时进行的一种干预护理,这种方式可被动或主动进行,可以缓解患者肌肉萎缩程度或降低肌肉萎缩的发生率,对患者病情的好转均有积极意义。早期渐进性运动训练根据患者不同状态(意识模糊阶段、意识清醒阶段以及康复阶段)分别制定不同的运动干预方法,为每位患者制定个性化运动方案,对促进各患者的康复有极大的帮助。本研究结果表明,干预训练后观察组患者的MRI-score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评分(P<0.05),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评分(P<0.05),这表明进行早期渐进性运动干预可提高患者的肌力和生活质量,对患者的康复和预后有极大地帮助。

综上所述,进行早期渐进性的运动训练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肌力和生活质量,降低ICU肌无力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