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艳芬,崔海浪,付 倩,刘瑞弘,胡志勇,胡 勤 (.新余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科,江西 新余 338000;.新余市健康教育所,江西 新余 338000)

根据儿童青少年近视率调查工作获取的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进而得出影响新余市儿童青少年近视率的不良因素,确保引起社会、家庭以及儿童青少年对视力保护的重视,帮助学生选择正确的视力保护方法,并加大对预防近视的早期干预,加强对儿童青少年视力下降问题的重视。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课题研究,将新余市中小学校6 000名儿童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以每年的“全国爱眼日”宣传活动为契机,进入学校、社区、家庭开展形式多样的保护眼睛宣传活动,强化中小学生对视力保护的重要性认识,培养儿童青少年正确的用眼习惯,进而降低新余市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率。纳入:将无眼部器质性疾病的儿童青少年纳入标准,将无智力残疾或精神疾病儿童青少年纳入,本次研究经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排除标准:排除有认知障碍者。

1.2研究方法:①本课题研究中主要采用现场调查的方法:开展个人问卷调查工作,给予学生视力检查、屈光检测以及面对面的问卷调查,旨在掌握我市儿童青少年的近视率水平、学生的用眼环境及用眼习惯。②抽样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根据相关的指导方案,对新余市城区7所以上和2所幼儿园等学校幼儿园进行抽样调查。③调查内容:由调查人员向被调查学生普及和讲解本次调查工作开展的意义和重要性,提升儿童青少年的配合程度。主要调查内容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校内用眼环境、校外用眼情况)、不良行为习惯(读写姿势、近距离用眼习惯、屏幕使用时间)。④质量控制:为了本次调查工作的顺利开展,加强对调查全过程的管理和秩序把控,确保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并通过数据反映真实的情况。收集学生一般资料,包括年级、年龄、性别等,并进行治疗分类,反复核实年级、出生日期、性别的填写是否有误。对照电脑验光单原件和记录的电脑验光结果,检查是否有记录错误。若被检测的儿童青少年佩戴眼镜而裸眼视力记录为5.0以上,应视为可疑,需核实或复测[1]。调查工作结束后,将调查结果录入Epidata数据库,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比较不同年龄层、不同年纪、不同性别学生的近视率水平,根据调查获取的数据信息得出最终的结果,综合影响视力的因素;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从而控制孩子视力下降率。

2 结果

2.1儿童青少年视力不良影响因素分析:见表1。

表1 儿童青少年视力不良一般资料影响因素分析(例)

2.2儿童青少年视力不良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见表2。

表2 儿童青少年视力不良用眼习惯影响因素分析(例)

3 讨论

基于《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推动下,江西省相关单位联合制定了《2018年江西省儿童青少年近视调查技术方案》,致力于儿童青少年近视调查工作。我国高度重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呼吁全社会要动员起来,共同呵护儿童青少年的眼睛。为此,我国相关部门积极制定了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当前,我国初步完成了儿童青少年近视率的初步调查工作,为进一步开展更深层次的研究开展了本课题研究。根据2018年新余市调查结果看,儿童青少年视力不良率高,现高发、低龄化和上升的趋势;究其原因发现,与家长、社会、儿童自身因素均有一定的关系,存在认知上的偏差,通常情况下会采取手术治疗方式。

3.1分析新余市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和视力不良影响因素:通过本课题调查研究发现,影响儿童青少年视力关键因素包括以下几方面。

3.1.1电子产品的使用:就调查结果看,影响儿童近视率和视力不良因素,与电子产品的频繁使用有关,青少年群体离不开手机、电脑,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未能控制好与屏幕之间的健康距离,增加了频繁眨眼频率,导致眼睛干燥,长此以往甚至出现流泪、视物模糊等视力问题。

3.1.2连续读写时间长:尤其对于青少年群体来说,学习压力较大,日常学习过程中未能合理安排用眼时间,保持长时间连续性地近距离读写,导致眼睛始终处于高度调节的状态下,进而造成视觉疲劳,造成视力下降。

3.1.3用眼环境较差:调查发现,学生利用走路、坐车等时间玩手机,并在微弱灯光下学习等,长此以往造成视力下降。

3.1.4看电视和玩游戏时间过长:一方面与家长监管有关,家长忽视了孩子长时间看电视和玩游戏对视力的影响;另一方面,孩子在看电视和玩游戏过程中未能保持合理的距离,屏幕忽明忽暗存在光线反差问题,进一步加剧了孩子视力下降几率。

3.1.5缺乏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要素:本课题研究发现,儿童青少年不良的饮食习惯直接关系到儿童青少年的近视率。有相关研究发现,维生素A、B、D以及钙、铬元素等营养素有助于消除眼疲劳,增强视网膜细胞活力[2-4]。当儿童青少年缺乏钙、铬元素等会直接影响眼内液体压力的调节情况,进而增加近视发生的几率。

3.2干预措施探讨:根据视力不良多因素分析发现,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校内用眼环境、校外用眼情况)、不良行为习惯(读写姿势、近距离用眼习惯、屏幕使用时间)均是影响儿童青少年近视率上升及视力不良的影响因素,受多种因素影响,导致儿童青少年视力下降。在本课题研究中发现,家长因素具有直接的关联性,包括家长看电视、看电脑、玩游戏时间过长等,缺乏对孩子用眼时间、用眼距离的把控,未能为孩子创造良好的用眼环境。基于此,基于儿童青少年视力下降率控制视角提出几点干预措施。

3.2.1社会支持:经过新余市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以每年的“全国爱眼日”宣传活动为契机,定期召开爱护眼睛主题班会,创设爱护眼睛黑板报,加大爱护眼睛知识宣传专栏等。开展“爱眼日”知识讲座和义诊活动等。并通过进入学校、社区、家庭等途径开展形式多样的保护眼睛宣传活动,教育儿童青少年从小养成保护视力、爱护眼睛的好习惯[5]。加大对儿童青少年家长的宣传教育,普及视力保护及近视早期预防防治相关内容,引起儿童青少年家长的重视程度。

3.2.2家庭监管:在家庭中可指导孩子做眼保健操,增加户外体育活动,增强孩子的身体免疫力。加强对孩子用眼时间、用眼距离的监管,规定孩子玩游戏、看电视时间,引导孩子在使用电子产品时保持健康的用眼距离;同时,创造良好的读写环境,保证灯光条件满足孩子视力保护需求。另外,要结合孩子健康状况,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增加蛋白质、维生素、钙、铬等营养素的摄入量,加强对孩子视力的保护。

3.2.3学校监管:学校方面,教师要正确引导儿童青少年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加强对读写间距的把控,避免长时间持续性的用眼,培养儿童青少年良好的用眼习惯,强化儿童青少年对视力保护的重要性认识。

本研究结果证实,新余市开展的儿童青少年近视率调查工作,达到了预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根据调查数据结果制定了相关的干预措施,强化了家庭、社会以及儿童青少年个人对视力保护的重视程度,提高了儿童青少年护眼知识知晓率,为新余市儿童青少年近视率降低到最小程度提供了参考依据。根据调查结果,更好指导我市今后儿童青少年视力保护工作的开展,为儿童青少年视力保护宣传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综上所述,新余市开展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和视力不良影响因素调查工作,可掌握本市学生视力情况,并作出正确的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用眼习惯,同时为相关部门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