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燕,刘大铭,刘全喜,贾 玉,王韶华,王 微

(1.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消化内科,北京 100039;2.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消化内科,北京 100700)

溃疡性结肠炎(UC)以腹痛、腹泻、脓血便为主要症状,由遗传、肠道微生态、细菌或病毒感染、肥胖、精神及环境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致病。随着我国UC 发病率的升高,本病的中医药研究也成为重点和热点。中医药治疗UC 在调节肠道菌群、减少炎症反应、促进黏膜修复、减少疾病复发、防止恶变等方面效果显着,且毒副作用小、治疗费用低廉[1]。本文从溃疡性结肠炎中医病名病机、诊疗思路入手探讨,旨在揭示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优势所在。

1 病名病机

UC 中医古籍中无统一病名,既往多根据本病的主要临床症状归于“泄泻”“肠澼”“便血”范畴,《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指出本病属中医“久痢”[2]。上述病名虽与UC 的主症相符,但不能囊括UC 的病因病机及所有临床症状,与该病不能对等。《诸病源候论?痈疽病诸·肠痈候》云“大便脓血,赤白下……是肠痈也”;《灵枢·上膈》曰痈成“下管约”;《外科正宗·肠痈论》述肠痈误治可导致“阴器攻烂、腐烂黑斑、闺帷臭”,《素问·厥论》记载肠痈可致“机关不利,腰不可以行,项不可以顾”。由此可见肠痈失治可出现肠梗阻、直肠阴道瘘等并发症,也可引起外周关节炎、脊柱关节炎等肠外症状。UC 应归属“肠痈”范畴。外科痈有内外之分,发于胸腹、脏腑者为内痈,长于体表肤肉、筋骨者为外痈,UC 乃痈生肠府,属内痈。患者先天禀赋不足,素体脾虚,或后天饮食不节、情志不遂、忧思过劳,寒凉药物戕伐太过伤及脾胃。正气亏虚,卫外不固,易感受湿热毒邪;脾气亏虚不能推动气血,或肝失疏泄,气血壅滞,日久成瘀,湿热毒瘀壅滞肠间,肠道络脉受损,脂膜腐败溃烂,故泄泻、下利脓血。“脾胃既虚,阳气不能生长”,脾阳衰惫,化源不足,终至脾肾两虚。肾阳衰微,关门不固,肾主二便功能失司,故滑脱不禁、下利清谷或五更泄泻。本病主要致病因素为湿、热、毒、瘀;病位在肠,与脾、肾两脏关系最为密切,病性属本虚标实。疾病初期邪实正稍虚,以气滞、湿阻、毒瘀为主。后期正虚邪恋,浊毒内伏,以脾肾不足、气血两虚为主。

2 治疗思路

2.1 温补脾肾,治病求本《素问》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人体正气亏虚,邪气乘虚而入,遂生百病,脾胃旺盛、正气充足方能身强体健。《景岳全书》载“凡里急后重者,病在广肠最下处,而其病本不在广肠而在脾肾”“泄泻之本无不赖于脾胃”,指出脾肾不足是本病最根本的病机。《外科正宗》云“益疮全赖脾土”,脾土强盛湿邪自除,脾土强盛、气血充足方能敛疮生肌。由此可见脾肾不足不仅是UC 的发病基础,还影响疾病的预后及转归。根据《素问》“虚则补之”“寒则温之”原则,治UC 当以温补脾肾为先。温补脾肾并非一味滥用补益药物,而是根据病变时期把握好扶正与驱邪的关系予以调整。外科治痈首推“消、托、补”三法,UC 属肠痈范畴,也可根据疾病的阶段分期论治,尤以托、补法为重。肠痈急性期、活动期时脾气亏虚为本,湿热毒瘀为标,急则治其标,故治疗应清热化湿,解毒消痈,同时予固扶正气、消托并举。临证多以黄连、黄芩、白头翁、大黄,芍药、白头翁等清热解毒,辅以生黄芪、炒薏米等补气健脾、托里透脓。肠痈缓解期以正虚为主,余邪未清,故应补肾健脾、散邪敛疮[3]。若患者倦怠乏力、纳差便溏、少量脓血便,舌淡胖有齿痕,此时以脾气亏虚为主,临证多以党参、黄芪、茯苓、白术、山药等补脾益气。若患者脘腹冷痛、喜温喜按、大便滑脱不禁、五更泄泻、形寒肢冷、腰酸腿软、舌淡胖、苔水滑,此时脾肾阳虚为主,予干姜、附子、肉桂、补骨脂等温补脾肾。治疗同时还给予当归、三七、败酱草、白花蛇舌草等活血化瘀、清散余邪。

2.2 祛湿解毒,急则治标 历代医家一致认为湿邪是UC 的主要致病因素,“湿多成五泻”,湿邪或因外感,或因脾虚内生,湿邪内停,可与寒、热、毒、瘀、痰等多种因素搏结致病。UC 发病初期患者外感湿热或寒湿入里化热,湿热内盛,湿邪客脾,清浊不分,水走肠间,故泄泻。“久痢伤肾”,脾肾不足,肾阳衰惫,命门火熄,水不能治,水湿内盛,故形寒肢冷、水泻不止,尤以五更时分最盛。故UC 腹泻的基本病机可归纳为脾肾不足,运化无权,湿邪内盛,湿热、寒湿夹杂水谷而下。李佃贵[4]、王新月[5]、白海燕[6]均在湿邪基础上提出“浊毒”“毒伤肠络”理论,认为六淫邪气或毒物乘虚而入,与体内湿邪胶着,酿成浊毒,浊毒壅滞肠间,腑气不通,故腹痛,气机不畅故里急后重。浊毒化热,入络入血,肠道脂膜受损,故下利脓血便。浊毒既是致病因素也是病理产物,其致病有以下特点:①毒性暴戾,起病急骤、致病力强,病情较重;②重浊粘腻,易积于中焦,阻碍气机、耗气伤血,终至气血两虚之证;③易入血入络,日久积聚成形、成瘀,伤及五脏六腑;④易与气、虚、瘀等兼夹为害,搏结致病,导致病势缠绵难愈;⑤易潜伏体内,伺机而动,待外感、劳作、情志失调时复发。故临证应根据UC 的发病阶段、浊毒轻重程度祛湿解毒。急性期、活动期浊毒内盛,以热毒、湿毒为主,治当清热化湿解毒,常用药物有黄连、黄柏、白头翁、半枝莲、蒲公英、败酱草等。缓解期浊毒内伏,多呈邪正相持或正虚邪恋之势,兼寒湿、毒瘀,临证可使用党参、茯苓、白术等药健脾祛湿;附子、干姜、苍术、厚朴、砂仁、豆蔻等温化寒湿[7];生黄芪、生薏米、当归、三七、红花、丹参等益气托毒、活血化瘀。亦可稍佐防风、葛根等透邪外出。

2.3 脏腑同治 UC 发病主要责之脾肾,与肝、心、肺三脏密切相关。“大肠与肝相通”,肝主疏泄,调畅周身气机,若遇情志不遂,肝气郁结,气血运行不畅,壅滞肠间,腑气不通故腹痛。气机壅滞,郁而化热,灼伤肠道,络损血溢,脂膜溃烂腐败,则大便赤白脓血。脾土本弱,肝气横逆犯脾,脾失健运,故腹泻。痛为肝气郁结、腑气不通所致,泻因脾虚木乘,运化失司而发,故云“泻责之脾,痛责之肝”。肝主情志,研究发现精神因素与UC 发病密切相关。胃肠道是人体第2 个大脑,受中枢神经及肠道自主神经调节。焦虑、抑郁等情绪通过影响肠——脑轴改变肠道菌群,增强胃肠道动力,诱导肠道炎症,与UC 的发病、病情程度、复发、恶化密切相关[8]。故不少医家认为肝脾失调是UC的主要病机之一。《医学入门》载“肝病宜疏通大肠,大肠病宜平肝经”,治疗应疏肝健脾,临证在补脾的基础上予柴胡、川芎、香附等药疏肝理气。心脾为母子关系,心气亏虚,心阳不振,母病及子,脾气亏虚,运化无权,湿邪内盛,可导致UC 发病。心与小肠相表里,心气亏虚,小肠不能分清别浊,故加重腹泻。心主血脉,心阳不振,血脉不通,瘀阻肠络,阻碍肠府气机,可加重UC 症状。临证可予远志、酸枣仁、龙眼肉、茯神等补脾养心。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肺与大肠表里同气,肺气化精,滋灌大肠”。肺居胸中,主气,司呼吸,以降为和,大肠为传导之官,以通降为顺,两者在生理上相互影响。大肠传导糟粕的功能依赖肺的肃降,肺宣肃正常,肺气下达,魄门启合有秩,故大便正常。脾肺为母子关系,肺金不能顾母,亦可损伤脾脏而诱发UC。此外,大肠传导功能失司,表里相传,肺肃降功能亦受影响。肺主通调水道,大肠主津,两者在人体水液的输布和津液的重吸收方面相互辅助。且现代医学研究证实UC 血管活性肽高表达,引发肺部炎症反应,可损伤肺功能[9]。“理大便必须调肺气也”,故孙慧怡等[10]、党琳等[11]认为治疗UC 应肺脾同调、肺肠合治,临证可予麻黄、杏仁、桔梗等宣肺通腑;太子参、黄芪等补肺补气;百合、麦冬、黄精等滋阴润肺。

2.4 气血同调 《景岳全书》“下痢脓垢,无非气血所化”,可见脓血便的基本病机在于气血失和,肠道脂膜脉络受损。UC 病性属本虚标实,故不同疾病时期有所差异。急性期湿热浊毒壅滞肠府,气血运行不畅,郁而化热成瘀,毒热、湿邪、瘀血损伤肠道脉络,脂膜腐败,故见大便赤白脓血、粘滞不爽、腹痛、里急后重、口渴烦躁、小便短赤等症状,此时气血失和偏重于气滞、血瘀、血热;缓解期脾气亏虚,不能统血,血溢脉外故便血。脾肾亏虚日久,气血生化无源,气虚不能行血,瘀血内停,阻于肠府而发病。另瘀血不去,新血不生,如此循环往复加重疾病。故缓解期多见久泻不止,甚至大便滑脱不禁,便下血稀薄色淡或白冻,腹部隐痛,纳少消瘦,神疲乏力,少气懒言等、面色萎黄、甚至肌肤甲错等症状,此时气血失和以气虚、血虚、血瘀为主,与“久病必有虚和瘀”一致。且缓解期气虚难以托毒外出,易致毒邪内伏,疾病反复发作;血虚无以生肌,疮面难以愈合,病势缠绵。可见气血盛衰不仅决定UC 是否发病,还与疾病发展、预后及转归关系密切,故治疗UC 当以理气和血为要。急性期、活动期可根据痢疾的治疗原则,临证辩病位在气、在血。若赤多白少,甚至纯下血水,病位在血分,治疗时当重用血分药清热凉血,如仙鹤草、地榆、槐花、丹皮、黄芩炭等;便下白多赤少,腹痛、里急后重明显者,病在气分,治宜重用气分药行气导滞,如木香、厚朴、绿萼梅、枳壳等。若赤白相当,为气血俱伤,亦可认为是气分、血分相互转变之际,此时应气血并举,可予芍药汤加减气血同调,最终达到“行血则便脓自愈,调气则后重自除”的目的。缓解期治疗当补气补血、活血化瘀,临证可予黄芪、党参补气,熟地、当归、阿胶补血;桃仁、三七、红花活血。

2.5 内外兼施 UC 治疗除内服药物整体调理之外,还可配合灌肠、针灸、穴位贴敷等外治法。中药保留灌肠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加速疮面愈合,还能减少内服药物带来的胃肠道刺激,素来被认为是一种安全性高、副作用小、疗效显着外治方法,特别是针对轻中度直肠型或左半结肠型UC 疗效更佳。临证多根据患者症状、体征、病变部位及黏膜特点及损伤程度遣方用药,以达到清热解毒、消肿化瘀、敛疮生肌的目的[12]。常用黄连、黄柏、白头翁、马齿苋等清热化湿;蒲公英、败酱草、大黄、芒硝等解毒消肿;生黄芪、白及等生肌愈疡;三七、血竭、丹参活血化瘀;地榆、槐花、仙鹤草等止血;石榴皮、柯子肉、乌梅等收敛固摄。针灸治疗可抑制肠道炎症反应,加速黏膜修复,调节机体免疫及肠道菌群,对UC 患者疗效显着。急性期、活动期可针刺合谷、上巨虚、天枢、内廷,采用合募配穴原理以清解肠道湿热[13],缓解期宜针刺关元、气海、天枢、长强、大肠俞等穴补脾益肾。此外还可艾灸中脘、气海、关元、神阙、天枢等穴健脾补肾。还可用药物制成穴位贴贴敷于天枢、脾俞、大肠俞、足三里等穴温肾健脾、调和气血、涩肠止泻[14]主要成分有附子、肉桂、细辛、白芥子、白芨、黄柏等。

2.6 养生调摄,未病先防 UC 治疗还应加强科普宣传,增强患者自身预防意识。UC 发病原因不外脏腑虚弱、饮食不节、外感六淫、七情内伤,应避免过食生冷,用药时避免药物过于寒凉损伤脾胃,饮食有度,少吃多餐,每日可4~6 餐,饮食宜高能量、高蛋白、高微量元素、低盐低脂少渣为主。适当增加瘦肉、鸡肉、鱼肉、鸡蛋等优质蛋白,减少燕麦、地瓜、牛奶等滑肠的食物,减少豆制品、十字花科蔬菜等易引起腹胀的食物。增加维生素B 族及铁、钙等微量元素摄入。若急性期腹泻次数过多时可饮糖盐水、口服补液盐,必要时静脉补液防止脱水。顺应四时变化,寒温适宜,加强锻炼,增强体质,避免感冒。多听舒缓音乐、行肌肉放松锻炼,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忧思恼怒。遇情志不遂时及时疏导,必要时采用个体化情绪管理,缓解患者焦虑情绪,给予患者更多关怀和理解,鼓励患者积极面对、配合治疗,共克顽疾。

3 总结

UC 应归属祖国医学“肠痈”范畴。主要致病因素为湿、热、毒、瘀,病位在肠,与脾、肾两脏关系最为密切,病性属本虚标实。疾病初期邪实正稍虚,以气滞、湿阻、毒瘀为主。后期正虚邪恋,浊毒内伏,以脾肾不足、气血两虚为主。中医诊疗UC 关键思路在于温补脾肾、解毒除湿、脏腑同治、气血同调、内外兼施、未病先防等方面。中医药治疗该病在多方面效果显着,安全性高、毒副作用小。相信随着现代医学对该病发病机制地进一步研究,中医药对该病治疗经验地不断积累,一定能取得更为满意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