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兰

(邹城市石墙镇卫生院,山东邹城 27351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本院收治的174例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87例。研究组中男性40例,女性47例,年龄2~8岁,平均年龄(5.31±2.72)岁,病程1~5月,平均病程(3.56±1.33)月。对照组中男性43例,女性44例,年龄2~8岁,平均年龄(5.52±2.65)岁,病程1~5月,平均病程(3.45±1.51)月。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儿均在本院确诊为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症状,且均排除患有精神类疾病的可能性,患儿的家属均知情且自愿配合本次实验,所有患儿均排除患有重大器官疾病的可能。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

研究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与护理措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具体分为以下几点:(1)护理人员应做好患儿的基础护理工作,应尽量在同一时间内完成所有的护理工作,如发现患儿出现鼻塞的现象发生时,可使用0.5%的麻黄素液滴鼻,2~3次/d,1~2滴/次。此外,应密切的注意通风情况,保证室内的空气较为清新。(2)应对患儿进行物理降温工作,患儿居住的室内环境应保证其温度达到20~22℃,在夏季时,可以通过在室内放置冰块或者将患儿放置在空调房中,以便于调节温度,另外,通过室内降温能够有效地增加辐射,增加儿童的散热速度,使患儿的散热速度与产热速度一致,从而达到降温的目的。(3)护理人员应对患儿的口腔进行护理工作,如3~4次/d淡盐水漱口工作,若患儿为婴幼儿,则可使用白开水进行漱口,在清洁口腔的同时,还能够降低患儿的温度。(4)若是护理人员发现患儿出现了高热惊厥现象,便应立刻使患儿呈平卧位,使头侧向一边,并解开患儿的衣物,清除患儿口腔内部的分泌物,以保证患儿的呼吸足够顺畅。此外,护理人员应在患儿的下臼齿处放入压舌板或纱布,防止出现咬舌现象。另外,对于并发抽搐的患儿,应保证其睡眠,并尽量的减少刺激。

1.3 疗效判定

针对患儿的高热症状缓解率与患儿及家属满意度进行调查。本次实验使用的两种表格均为本院自行制作的,其中,高热症状缓解率有康复、好转、无效、恶化与高热症状5项,满意度包括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非常不满意、总满意度5项。

表1 两组患者高热症状缓解率比较[例(%)]

表2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例(%)]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病情比较

研究组高热症状缓解率89.89%,对照组高热症状缓解率为77.5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儿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患儿满意度为100%,对照组患儿满意度为45.9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与结论

从医学上,全面护理又被称作为系统性护理,此护理方法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为满足广大患儿的需求。对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患儿进行护理时,除去上述的护理方法之外,还应对患儿进行相应的物理降温工作。首先,先为患儿提供一个良好的治疗环境,使室内的温度在20~22℃左右,并保证3~4次/d换气通风,减少空气中的病毒含量,然后,应对患儿进行物理降温,降温措施有温水试浴、冷盐水保留灌肠、额部冷湿敷3种方法[1-2]。

在对患儿进行温水试浴时,应使用32~36℃的温水进行沐浴工作,或是使用低于患儿体温3~4℃的温水进行浸泡,浸泡时间约为10~15 min,此外,在帮助患儿进行沐浴时,应多拭擦患儿的皮肤,以便于帮助患儿排汗,如患儿出现任何问题时,应马上停止试浴,并通知其主治医师,这种方法不适用于高热合并肺炎及腹泻的患儿使用[3-4]。

针对体温过高的患儿,可使用4℃左右,50 mL的生理盐水对其进行保留灌肠降温,护理人员在对患儿进行灌肠工作时,灌肠速度不可过快[5-6]。相关人员应将速度控制在每分钟15 mL的水平,此外应嘱咐患儿保持腹部放松的状态,并进行深呼吸,将灌肠液保留于患儿肠道内5 min左右处,以保证能够达到最佳的降温效果[7]。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之上,使用护理方法,能够有效地减少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8]。因此,医院应大幅度推广在对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患儿在进行治疗的同时,进行与之配套的高热护理工作,并保证其能够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