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颖

(泰兴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江苏泰兴 225400)

产后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为妇产科常见疾病,往往会对患者心理健康造成严重影响,使之生活质量明显降低[1]。在妊娠期,因孕激素作用,孕妇盆底神经肌肉、胶原纤维无法保持正常收缩力,有张力性松弛的情况发生,这样会方便胎儿的顺利娩出。在分娩时,胎儿头部的娩出往往导致产妇盆底神经肌肉、纤维受到机械性压迫及扩张,致使神经肌肉受到严重牵拉,而且因剪切力作用往往还会使产妇的肛提肌受损,容易导致产后SUI发生[2]。在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进行治疗时,手术方法常容易导致其承受严重心理压力,而且效果不佳[3]。非手术治疗法较常见,主要包括电刺激疗法、药物治疗、微波物理疗法等。本研究选取71 例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探讨强化盆底功能训练治疗的效果,如下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泰兴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2019 年4 月至2020 年9 月收治的71 例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以数字随机抽取法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年龄21~33 岁,平均年龄(25.36±1.02)岁;分娩时孕周37~42 周,平均(39.55+0.63)周。观察组年龄22~34 岁,平均年龄(25.41±1.01)岁;分娩时孕周37~42 周,平均(39.61+0.64)周。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患者均符合《女性压力性尿失禁诊断和治疗指南(2017)》[4]中的相关诊断标准,并确诊为产后压力性尿失禁;②大笑、打喷嚏、提取重物时有不自主漏尿液的情况发生;③足月单胎初产妇。排除标准:①尿肌功能障碍造成尿失禁者;②充盈性尿失禁者;③急迫性尿失禁者;④既往接受过影响膀胱功能的手术治疗者。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经泰兴市妇幼保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采用通过生物反馈电刺激仪(河南翔宇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型号:XY-K-SWFK-I)予以电刺激、生物反馈相交替的方法进行治疗,20 min/次,1 次/d,1 个疗程持续10 d。按照尿失禁病情程度1 度、2 度、3~4 度分别予以2、4、6 个疗程治疗。1 度:实施压腹时,偶有尿失禁;2 度:任何屏气或用力时可出现尿失禁;3 度:行走或运动时出现尿失禁;4 度:站立或斜卧时尿失禁。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强化盆底功能训练治疗,通过凯格尔(Kegel)方式进行训练,患者仰卧于巴氏球上,使双下肢保持屈曲状,与呼吸相配合,完成肛门紧缩、放松,在吸气时需尽可能收缩肛门,连续5~10 S,在呼气时放松肛门;在休息5~10 S 后,重复以上动作,之后再进行10 次肛门的快速收缩。反复这样的训练持续15~20 min,3 次/d。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应检测患者盆底肌肌力,指导患者正确应用肌肉收缩法,使之能够完全掌握方法,并可于家中自行完成。持续3 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按照尿垫检测结果、产妇自我感觉予以评估,显效:临床症状均消除,尿垫试验(–);有效:临床症状明显缓解,尿垫试验(–)持续显示≥3 次;无效:临床症状未缓解,尿垫试验(+)。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②比较两组患者电测肌电值,包括总肌电值、Ⅰ类肌纤维肌电值、Ⅰ类肌纤维疲劳值、Ⅱ类肌纤维肌电值、Ⅱ类肌纤维疲劳值,采用生物反馈电刺激仪进行检测。③比较两组患者1 h 漏尿量。患者在检测前15 min,需喝入500 mL白开水,膀胱保持1 h 充盈状态,不再排尿,垫上尿垫,然后保持卧床状态30 min,之后行走、上下1 层楼台阶;再保持1 min 坐立10 次,用力咳嗽10 次,原地跑动1 min,捡地面物体5 个,然后流水洗手1 min。完成后在确保尿垫无出汗、阴道分泌物的情况下,及时测定尿垫质量。

1.4 统计学方法 经SPSS 20.0 处理分析,计数资料经χ2检验,以[例(%)]表示;计量资料经t 检验,以()表示,P <0.05 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22%,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例(%)]

2.2 两组患者电测肌电值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电测肌电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总肌电值、Ⅰ类肌纤维肌电值、Ⅰ类肌纤维疲劳值、Ⅱ类肌纤维肌电值高于治疗前,Ⅱ类肌纤维疲劳值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上述电测肌电值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电测肌电值比较()

表2 两组患者电测肌电值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相比,*P <0.05。

2.3 两组患者1 h 漏尿量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漏尿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1 h 漏尿量均少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1 h 漏尿量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1 h 漏尿量比较(,mL)

表3 两组患者1 h 漏尿量比较(,mL)

注:与本组治疗前相比,*P <0.05。

3 讨论

产后压力性尿失禁为产后常见疾病,尤其在产妇阴道分娩后具有较高发病率。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引发因素较多,例如多次流产、多次分娩、胎儿过大、阴道撕裂等[5]。需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进行及时有效治疗,否则腹压稍一增加就会导致漏尿,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产妇在分娩后,尤其是产后初期机体较虚弱,无法快速恢复,在此情况下,对其实施盆底功能训练,可有效缓解产后压力性尿失禁[6-7]。

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肌电值、Ⅰ类肌纤维肌电值、Ⅰ类肌纤维疲劳值、Ⅱ类肌纤维肌电值高于对照组,Ⅱ类肌纤维疲劳值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1 h 漏尿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由此可知,观察组加入强化盆底功能训练治疗后,与对照组单纯采用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相比,具有更为显着的效果,可使患者的盆底肌功能得到有效改善,减少漏尿量,对患者康复具有较为明显的促进作用。

对患者实施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时,会将电极放置到患者阴道中,根据患者病情及耐受性实施相应的电流刺激,可使其盆底肌肉恢复有效的收缩,从而明显改善盆底肌肉的弹性[8]。在治疗过程中,可通过向患者介绍生物反馈电刺激方法使其能够对此治疗方法形成正确的认知,而且能够使患者对盆底肌收缩、舒张状态进行准确控制。总体来说,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盆底神经功能,提高肌肉收缩功能与张力,使膀胱尿道得到较有效的支撑,而且能够明显提高尿道括约肌的功能,使盆底肌神经保持较高敏感性,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9]。

若生物反射出现异常,往往会导致患者无法保持良好的盆底肌力。在控尿反射中,A3 反射是较为重要的一个反射:在膀胱逼尿产生急收缩时,会导膀胱压力明显上升,从而使盆底肌肉Ⅱ类肌纤维发生反射性地收缩,这就会反过来导致膀胱逼尿急收缩受到反射性抑制,此时膀胱会容纳较多尿液,导致机体会对盆底Ⅱ类肌纤维形成反射性放松,可有效预防Ⅱ类肌纤维疲劳、I类肌纤维遭受严重压力,此类反射可称为A3 反射[10]。当患者因咳嗽、大笑等导致腹压增加时,机体往往会使尿道括约肌Ⅱ类肌纤维反射性收缩,由此导致尿道动态压力明显上升,并明显高于膀胱压力,以避免腹压增加导致膀胱压力上升而造成尿液流出的情况发生。在分娩中,胎儿过大,阴道撕裂,多次分娩等而导致其韧带松弛,极易引发尿失禁。而且阴道分娩容易使会阴撕裂,导致肛提肌受损,且分娩过程中的牵拉、压迫等往往也会导致盆底神经受到影响,致使盆底肌、尿道括约肌明显受损,Ⅱ类肌纤维肌力明显降低,进而导致A3 反射失常,容易因腹压增加而发生漏尿症状[11]。在生物反馈电刺激基础上,对患者实施常规Kegel 训练,可对其I 类、II 类肌纤维进行训练,可使其腹部、大腿肌肉得到有效收缩[12]。为了提高训练难度,采用巴氏球实施强化训练,可避免患者腹部、大腿肌肉发生明显协同收缩,使盆底肌肉功能训练更显着,并明显增强患者盆底肌肌力,改善漏尿[13]。

综上所述,在生物反馈电刺激基础上加入强化盆底功能训练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具有明显效果,可改善患者电测肌电值,减少漏尿量,应用价值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