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宝链

(无棣县人民医院心内一科,山东滨州 251900)

冠心病为临床多发病,而心绞痛是冠心病主要表现。冠状动脉狭窄造成心肌氧供与心肌耗氧间无法维持稳定状态,进而引起缺血、缺氧,继而导致心绞痛的出现。冠心病心绞痛持续发展,将会增加心力衰竭的发生风险,从而危及患者生命安全,需积极予以治疗。抗血小板为冠心病心绞痛治疗的基本方法,而替格瑞洛为其常用药,具有高效抗凝、改善外周动脉等作用,可减轻患者临床症状,但冠心病心绞痛病情较为复杂,该药物单用效果不佳[1]。中医将冠心病心绞痛归为“胸痹”范畴,其多是由寒邪内侵、情志失调、饮食不当等因素所致,其病位在心,涉及肝、肾、脾等脏腑,病机主要是心脉不通,故需注重疏通经络、活血祛瘀之法[2]。银杏酮酯滴丸具有较强的活血化瘀、通经活络功效,主要运用于眩晕、心绞痛等病症治疗中,且已取得一定成效[3]。基于此,本研究选取12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开展研究,旨在探讨银杏酮酯滴丸联合替格瑞洛对其心肌酶谱指标及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水平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无棣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分为对照组[60例,在常规对症治疗(低盐低脂饮食、降血脂、降血压、吸氧,必要时给予硝酸甘油等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替格瑞洛治疗]和观察组(6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银杏酮酯滴丸治疗)。对照组中男、女患者分别为36、24例;年龄42~75岁,平均(60.89±2.37)岁;病程1~5年,平均(3.37±0.68)年;体质量指数(BMI)19.9~28.7 kg/m2,平均(25.73±0.87)kg/m2;基础疾病:高血压30例,糖尿病16例。观察组中男、女患者分别为37、23例;年龄43~76岁,平均(60.95±2.42)岁;病程1~6年,平均(3.42±0.73)年;BMI 19.7~28.6 kg/m2,平均(25.79±0.92)kg/m2;基础疾病:高血压28例,糖尿病1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可实施对比。纳入标准:西医符合《临床诊疗指南:心血管分册》[4]中关于冠心病心绞痛的诊断标准者;中医符合《中医病证诊疗常规》[5]中关于胸痹的诊断标准,且辨证为气滞血瘀证者;症见胸痛如刺,或呈绞痛,胸闷气短,心慌,舌质瘀斑,脉细涩等患者;胸痛发作期间心电图表现为ST段下斜形,T波倒置者;近期无大型手术史者等。排除标准:对本方案使用的药物过敏者;存有精神疾患者;合并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者;意识障碍,无法进行正常沟通者;存有免疫系统障碍者;合并脑出血者;存在血小板减少症者;活动性出血者;存在恶性肿瘤者;存有全身性感染者等。本研究获院内医学伦理研究委员会批准,且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入组后均施以常规对症治疗,包括低盐低脂饮食、降血脂、降血压、吸氧等综合治疗,并在心绞痛发作时予以硝酸甘油片(河北医科大学制药厂,国药准字H13022503,规格:0.5 mg/片)。对照组患者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替格瑞洛片(南京优科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93343,规格:90 mg/片)口服治疗,单次负荷量为180 mg/次,之后调节为90 mg/次,2次/d,于用药1周后改为45 mg/次,2次/d。在上述基础上,观察组患者联用银杏酮酯滴丸(山西千汇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50220,规格:每丸含银杏酮酯5 mg)口服治疗,200 mg/次,3次/d,两组患者均用药4周。

1.3 观察指标 ①临床疗效。显效:心绞痛症状消失,心电图ST段恢复基线水平;有效:心绞痛症状明显减轻,心电图ST段压低程度改善1/2以上;无效:各项症状与心电图未出现明显改善[4]。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②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绞痛发作次数与持续时间。③心肌酶谱指标水平。于治疗前后采集两组患者5 mL空腹静脉血,以3 000 r/min的转速离心10 min取血清,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α-羟基丁酸脱氢酶(HBDH)、乳酸脱氢酶(LDH)水平。④血管内皮功能。血液采集和血清制备方法同③,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测定其NO、ET-1、vWF水平。⑤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恶心、头痛)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20.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血清AST、HBDH、LDH、NO、ET-1、vWF水平)与计数资料(临床疗效)分别以(±s)、[ 例(%)]表示,分别行t、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为83.33%,观察组与对照组比显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与治疗前比显着减少,且观察组显着少于对照组;心绞痛持续时间显着缩短,且观察组显着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P<0.05。

?

2.3 AST、HBDH、LD指标水平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AST、HBDH、LDH水平与治疗前比均显着降低,且观察组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心肌酶谱指标水平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心肌酶谱指标水平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P<0.05。AS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HBDH:α-羟基丁酸脱氢酶;LDH:乳酸脱氢酶。

?

2.4 血管内皮功能 治疗后两组患者NO水平与治疗前比显着升高,且观察组显着高于对照组;血清ET-1、vWF水平显着降低,且观察组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比较(±s)

表4 两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P<0.05。NO:一氧化氮;ET-1:内皮素-1;vWF: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

?

2.5 不良反应 对照组患者出现3例恶心,2例头痛,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8.33%(5/60);观察组患者出现1例恶心,1例头痛,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3.33%(2/60)。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07,P>0.05)。

3 讨论

冠心病在临床的发生率较高,而心绞痛是其常见表现,冠心病心绞痛是在冠脉严重狭窄的基础上因心肌负荷加剧造成局部心肌血流量明显下降的临床综合征。现阶段临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多以药物治疗为主,以改善冠脉血供,降低心肌耗氧。替格瑞洛为临床治疗该病的常用药,该药物通过阻止红细胞上平衡型核苷转运体-1对腺苷的摄取,以此提高血浆腺苷含量,继而发挥血小板抑制作用,可快速、强效阻断二磷酸腺苷介导血小板凝聚,从而加快冠脉血流速度,有效减轻心肌损伤。但替格瑞洛长期使用易产生一定的不良反应,且药物的单用起效较为缓慢,无法迅速控制病情[6]。

中医学将冠心病心绞痛归为“胸痹”范畴,认为该病多是因外邪侵犯、脏腑亏虚、情志失调等原因所致,气血瘀滞、心脉痹塞,故临床治疗需注重活血化瘀、通经活络[7]。银杏酮酯滴丸内含银杏总黄酮与银杏内酯,具有活血、化瘀、通络等功效,能够有效缓解患者心绞痛症状,降低症状发作频率。此外,银杏酮酯滴丸与替格瑞洛联用可标本兼治,由表及里,最大程度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情况[8]。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显着升高,心绞痛发作次数显着少于对照组,心绞痛持续时间显着短于对照组,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银杏酮酯滴丸联合替格瑞洛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治疗中效果确切,可有效缓解其症状,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良好。

AST、HBDH、LDH均是心肌酶谱中的典型指标,在健康人群外周血中处于低表达状态,但当心肌细胞受损时,细胞膜通透性增加,胞浆内AST释放入血,故其浓度升高,从而促进心肌损伤;HBDH水平能够反映心肌损害和红细胞受损程度,其活性升高,常见于心肌梗塞、血液病等疾病中;LDH是人体内糖酵解途径中至关重要的氧化还原酶,主要存在于心肌、肝、肾等组织中,常用于诊断心肌梗死、冠心病等。银杏酮酯滴丸通过拮抗血小板活化因子,舒张动脉血管,进而减轻冠状动脉阻力,促进心肌的血液循环,对改善患者心肌缺血引起的心功能紊乱具有显着意义,并可减轻心肌损伤[9]。本研究中,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AST、HBDH、LDH水平与对照组比均显着降低,提示银杏酮酯滴丸联合替格瑞洛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治疗中效果确切,能够保护患者心肌细胞。

当机体呈病理状态时,血浆内皮素浓度升高,致使ET-1水平升高,阻碍NO合成,促使机体心肌缺氧、缺血状况恶化;ET-1是一种氨基酸肽,其水平升高,对心肌细胞具有直接毒性、强烈的正性肌力作用,诱导冠心病心绞病情恶化;vWF是由内皮细胞与巨核细胞合成、分泌,其水平与冠心病心绞痛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银杏酮酯滴丸能够显着阻止血小板凝聚,经口服后可迅速降低血液黏稠度,进而减少循环阻力,防止凝血,清除血栓,对心肌缺血引起的内皮功能受损有保护作用[10]。本研究中,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O水平与对照组比显着升高,ET-1、vWF水平显着降低,提示银杏酮酯滴丸联合替格瑞洛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治疗中效果确切,可显着加快血管内皮功能恢复,提高治疗效果。

综上,银杏酮酯滴丸联合替格瑞洛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治疗中效果确切,可有效缓解其症状,保护心肌细胞,加快血管内皮功能恢复,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大力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