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乐生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ermatofibrosarcoma protuberans,DFSP)是一种起源于真皮层的低至中度恶性的间质源性肿瘤。多发生于真皮,偶见于深部软组织。肿瘤细胞来源于真皮层内具有多种分化能力的原始间叶细胞。总体发病率为每年0.8~4.2/100 万,约占所有肉瘤的l%[1]。其临床表现复杂,误诊率和术后复发率均较高。本文回顾性分析1997 年10 月至2017 年12 月本院收治11 例DFSP 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有关文献对其诊断和治疗进行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11 例,男6 例,女5 例;年龄16~51 岁,平均年龄36 岁。病程3 个月至16 年。肿瘤部位在前胸上部6 例,背部3 例,右大腿前侧2例。面积1.5cm×0.7cm~6.0cm×3.0cm;突起肿块顶端皮肤呈暗红色,呈不规则结节状,触压轻痛,边界清楚,不与深部组织固定。其中6例有外院就诊手术史,分别被诊断为神经纤维瘤、瘢痕疙瘩及血管瘤等;5 例为初次手术。术后病理切片均证实为DFSP。无脏器转移患者(见图1)。

图1 胸壁DFSP

1.2 手术方法 沿肿瘤病灶边缘外3.0cm 作为手术切除范围,遵循完全切除肿瘤和无瘤手术原则,在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下施行手术。切除病灶后标记切缘,术中送快速病理切片检测切缘及基底组织有无肿瘤细胞残留,根据病理结果指导是否需要继续切除以及切除方位,直至边缘阴性。肿瘤切除后形成的创面,3例经创缘潜行分离后直接缝合,用游离皮片移植修复6 例,另2 例选择局部随意皮瓣转移闭合创面。皮片移植者打包固定,12d 左右拆线。

2 结果

所有患者病灶得到全切,继发创面Ⅰ期修复,切口均Ⅰ期愈合。移植皮片全部存活,局部外形尚满意。随访时间1~16 年。1 例术后6 年局部复发,而再次住院手术切除。无远位器官转移者。

3 讨论

DFSP 最早由Taylor 在1890 年进行报道,将其描述为一种罕见的、外形类似瘢痕疙瘩、具有复发倾向的肿瘤。1924 年,Darier 和Ferrand 首次完整地描述其临床特点,并将其命名为“进行性复发性皮肤纤维瘤”。1925 年,Hoffman 正式将其改名为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2]。DFSP 好发于躯干及四肢[3],其病理学特征为纺锤样肿瘤细胞按照车辐或陀螺样排列,基本特点是位于真皮层,生长缓慢,浸润能力较低,形成结节状隆起的肿瘤[4]。冯微等[2]认为,DFSP 临床表现分非隆起与隆起两个阶段,肿瘤非隆起阶段生长速度缓慢,外观类似色素沉着、瘀青、血管瘤样;隆起阶段肿瘤细胞生长速度明显加快,表现为单个淡红色或紫蓝色质硬小结节。根据本组病例的临床肉眼所见、病理结果及肿瘤的发生部位,基本与上述学者描述相符。目前对于DFSP 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加之其发病率较低,临床医师个人对治疗经验的总结有限,且DFSP 初期表现与其他体表良性肿瘤相似,导致不被患者和医师所重视,其误诊率较高。本组6 例有外院手术史的患者,追溯病史发现,术前均未考虑DFSP可能的诊断,均以其他常见疾病在门诊行简单切除手术,均造成局部复发。肖昌明等[5]认为,临床医师对DFSP 认识不足,对与其相关的鉴别诊断分析不够透彻,且诊断思维局限,仅满足于常见疾病诊断,是造成误诊的最主要原因。因此,对发生于躯干及四肢部位、生长缓慢、无自觉症状、外观可能有色泽改变的皮肤结节,临床上要充分考虑到DFSP 的可能性。

目前对于DFSP 尚无统一的治疗方案,主要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局部放疗及分子靶向治疗等。手术切除仍为首选治疗方式。扩大切除手术,已被大多数学者认为可以明显降低术后复发率。采用沿肿瘤病灶边缘外3.0cm 作为手术切除范围,且术中快速病理切片监测切缘及基底有无肿瘤细胞残留,术后获得比较满意的治疗效果,临床治愈率达到了90%。也有学者主张,对DFSP 的手术,最好采取Mohs 显微外科手术(MMS),它包含手术切除、化学组织切片或特殊冷冻切片检测及修复重建。与传统手术比较,MMS 能够以更小的边界切除并较多保留健康组织,优点是高治愈率,且可避免无谓地扩大手术创面。但其需要专业化的辅助团队,手术技术要求高、精细度高且耗时较长,作者认为部位在颜面部的DFSP,此手术或许是更好选择。本组1 例患者,手术后6 年局部复发,其再次住院后,对病理切片进行复核,证实确实是切缘阴性,对于何种原因导致局部复发,未发现确凿的佐证,因此,对于DFSP 术后随访的时间,应尽可能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