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 艳 杜相学

医院感染是指患者或医务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病原体后发生的感染,是导致患者及医务人员罹患医源性疾病的重要原因,其中多重耐药菌感染后病情普遍较为严重[1-2]。有研究显示,在医疗操作过程及患者住院期间,从管理角度针对性开展医院感染控制策略能有效减少其发生率[3]。一项实证研究结果显示,预防性多模式医院感染控制策略在神经内科ICU患者医院感染控制的应用取得了较好效果[4]。因此,山东省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我院”)于2019年1月起将预防性多模式医院感染控制策略运用于临床管理,旨在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提升医院感染管控水平。本研究通过对比分析该控制策略实施前后医院感染相关指标情况,了解其应用效果,为更好开展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资料

以2018年3~12月(实施前)及2019年1~7月(实施后)我院高医院感染风险科室(包括重症医学科、急诊创伤外科、神经外科、心胸外科及胃肠外科)住院治疗且年龄在30~60岁的患者和医务人员为研究对象,提取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率、多重耐药菌检出率、抗生素合理使用率、标本送检率、消毒合格率及医务人员医院感染控制处理依从性、医院感染发生部位及感染例次等指标数据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医院感染控制科每周定期抽查相关科室操作记录、患者病历,不定期床旁查房,以及对患者及陪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取得相关数据。

1.2 预防性多模式医院感染控制具体措施

经过前期培训及各科室协调后,我院于2019年1月起开始实施预防性多模式医院感染控制策略,主要包括卫生及流行病学制度和抗生素使用策略两个方面。

1.2.1 制定卫生及流行病学制度,明确具体要求。根据以往医院感染控制经验,通过对以往我院医院感染的病原体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确定管控主要方向。分别制订医务人员、患者、清洁人员、陪护家属及医疗环境的相关制度,明确对不同人员的具体要求,由科室负责落实。成立流动监督小组,不定期对各科室进行抽查,发现违反规定的情况,对科室责任人进行问责,并且抽查合格率与科室绩效挂钩。

(1)医务人员、清洁人员及陪护家属:①每次进入病房、接触患者或其使用物品、开展医疗护理措施前必须使用床头消毒剂对双手进行消毒;②进入病房的人员手部禁止佩戴饰品,并保持较短的指甲长度;③医务人员每日更换经过消毒处理后的白大褂,进行医疗操作前应穿戴好一次性口罩、帽子及防护服,ICU内医务人员必须穿着一次性隔离服;开展侵入性操作前应对手部消毒后佩戴手套并再次消毒。④限定陪护人员在病房停留时间,每张床位同时陪护人员不超过2人,长时间陪护人员需穿着一次性隔离服。

(2)患者:①除手机及饭盒外,患者平时使用的物品(包括听诊器、温度计及洗漱用品等)必须专人专用,并由医院定期进行消毒。②对于入院时可自主活动的患者进行个人卫生教育,主要包括口腔和体表卫生两方面。每2天更换患者床上物品及病服,更换后的污染物品必须用容器密封后送往消毒中心。③对于侵入性管道置入患者,开展相应的管道护理,医生定期检查确保置入管道在最短时间拆除;对置管时间较长或医院感染风险较高患者的侵入型管道定期进行微生物学检查。④有开放性创口的患者,保持创口干燥无菌的同时,护理人员定期进行检查,对于可疑医院感染患者及时汇报并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原因。⑤入院超过5天患者每3天进行鼻、咽喉、气管及大小便等分泌物检查,对可疑医院感染人员每天进行检查;阳性结果由检验科直接发送至管床医生电脑,并触发告警,进行处理后方能解除。

(3)病房及科室环境:①使用消毒液每天对病房及操作间内设施进行1次消毒,隔离病房则一天3次;每个病房内配备专用清洁工具。②科室内其他环境每天做表面清洁,每3天进行一次消毒。③医疗废物及患者生活垃圾使用专用废物袋分装并进行处理。④患者出院后对病床及其活动区域进行全面消毒后方可安排新患者入住。

1.2.2 抗生素使用策略。(1)医院成立抗生素监察小组,由医院感染控制科牵头,定期对各科室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监察,对不合理使用抗生素情况进行追责。(2)严格控制预防性抗生素使用。药剂科每日汇总全院抗生素使用情况,并由专人进行处方及检查结果核对。原则上预防性抗生素使用最多不超过3天。(3)对于可疑医院感染人员开展经验性抗生素用药后,应立即完善相关检查,保证尽快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针对性用药。(4)药剂科组织专人每日对可疑医院感染患者进行查房,指导抗生素合理使用。

1.3 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 22.0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的方式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而计数资料采用例数与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理论频数<1时采用Fisher确切检验,P<0.05时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实施前后高风险科室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情况比较

数据分析发现,实施后高风险科室医院感染发生率、多重耐药菌检出及感染率均显着低于实施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实施前后高风险科室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相关指标比较

2.2 实施前后高风险科室抗生素使用及标本送检情况比较

实施后高风险科室抗生素使用率和治疗性抗生素使用率低于实施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抗生素合理使用率及标本送检率均优于实施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实施前后高风险科室抗生素使用及标本送检情况比较

2.3 实施前后高风险科室消毒合格率比较

实施后高风险科室患者使用器具表面消毒合格率、无菌物品表面消毒合格率、医院感染专用器具消毒合格率,以及病房内空气、操作前医护人员手卫生合格率,均显着高于实施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实施前后高风险科室消毒相关指标比较

2.4 实施前后高风险科室医院感染患者感染部位构成分析

实施前高风险科室医院感染患者感染部位构成情况与实施后相比无显着差异(P>0.05)。干预前后患者医院感染部位均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其次为上呼吸道、泌尿道及浅表切口(表4)。

表4 实施前后高风险科室医院感染患者感染部位构成分析(n/%)

3 讨论

近年对于医院感染的研究结果显示,医院感染会导致患者住院经济负担加重,不合理使用抗生素会导致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率显着增加[5]。此外,有研究显示,医院感染可能导致患者心血管意外发生率显着增加,对患者的治疗及预后产生不良影响[6]。因此,通过系统的管理策略降低医院感染,尤其是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率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预防性策略通过提前谋划并针对性开展预防措施达到既定目标,而流行病学调查是临床上运用预防性策略的必要条件[7]。有研究显示,运用多模式医院感染控制策略可以针对医院感染防控制定较为全面的方案,并针对具有医院感染风险的不同人员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故能有效改善医院感染发生情况[4]。本次研究显示,我院实施预防性多模式医院感染控制策略后,医院感染高风险科室抗生素合理使用率及治疗性抗生素使用后标本送检率显着高于实施前;消毒相关指标得到明显提升,医患对防控措施的知晓率、认可度和依从性明显改善;医院感染人数显着降低。这说明预防性多模式医院感染控制策略的实施,规范了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有效降低了医院感染高风险科室的医院感染发生率,提升了患者安全管理水平。

研究发现,实施前后医院感染患者感染部位构成情况未发生显着变化,均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其次为上呼吸道、泌尿道及浅表切口。这提示医院感染防控的重点部位为呼吸道、泌尿道和浅表切口。

此外,患者和医护人员作为医院感染的高风险人群,已经引起医院感染防控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而且多数医院都针对性制定了相应策略,但陪护人员和清洁人员同样具有医院感染风险,但尚未引起足够重视[8]。对于此,我院在实施过程中,除针对患者和医护人员采取防控措施外,着重提出对陪护人员及清洁人员的管理要求,以更全面地切断感染途径,保护风险人群,达到更好的防控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