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永妮

(铜川市人民医院妇产科,陕西 铜川 727031)

剖宫产是一种常见分娩方式,对产妇有一定的创伤性,术后易引起强烈疼痛感与应激反应,影响产妇康复与对新生儿的喂养[1]。基于主客观结合评估法的护理围绕剖宫产产妇可能出现的心理和生理变化进行护理干预,是一种整体的、个体化的、创造性的有效护理模式,可使产妇降低不愉快的程度,获得心理、生理的最佳状态[2-3];也能将产妇自评情况与护理人员客观评价指标进行结合,以全面评估患者的身心恢复状况[4-5]。本文探讨了主客观结合评估护理对剖宫产后产妇恢复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2—12月本院行剖宫产产妇128例,纳入标准:产妇知情同意本研究;单胎妊娠,顺利完成剖宫产,新生儿健康;产妇语言表达及意识均清晰;研究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排除标准:精神疾病、临床资料缺乏、合并严重心肝肾异常。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初产妇42例,经产妇22例;年龄(25.48±4.21)岁,身高(1.69±0.56) cm,体重(73.89±5.61) kg,分娩孕周(37.26±5.13)周。观察组初产妇44例,经产妇20例;年龄(26.15±4.21)岁,身高(1.62±0.42) cm,体重(73.20±8.29) kg,分娩孕周(38.44±4.10)周。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基于主客观结合评估法的护理干预,具体如下:(1)术前介绍麻醉和剖宫产的相关知识,消除产妇的恐惧心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给予心理支持。(2)采用四等级功能活动评分法对患者的疼痛情况进行客观评估,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对产妇的主观疼痛感受进行评估,结合主客观评估结果对患者进行适当的疼痛管理。(3)术后适当给予产妇心理护理,对产妇的不良情绪进行客观评价,结合产妇的自身感受,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消除不良情绪。(4)客观评价产妇产后不适,给予个性化的处理,并结合产妇情况提供哺乳和育儿经验,鼓励产妇尽早下床活动。术后3~4 h后胃肠功能恢复后进食流质食物,待肛门排气后进食高营养、易吸收食物;术后6 h内去枕平卧,可更换自由体位;术后6 h后,当肌力评估达5级,协助早期下床活动。两组均护理观察7 d。

1.3观察指标 (1)记录两组产妇术后7 d发生的并发症情况。(2)术后1、7 d采集静脉血标本各5 mL,3 000 r/min分离上层血清,保存于-20 ℃备测,采用免疫荧光法测定肾上腺素(DR)、皮质醇(COR)水平。(3)术后24 h参照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AS)评定疼痛,0~10分,分值与疼痛呈正比。(4)根据护理满意调查表在产妇出院时进行评定,从护理态度、护理技巧、护理服务及护理质量4个方面评价。(5)在护理后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患者的生活质量,包括抑郁、焦虑、敌对、精神病性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等,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差。

2 结 果

2.1并发症比较 对照组产后出血3例,静脉血栓形成4例,肠胀气4例,并发症发生率17.2%;观察组产后出血1例,静脉血栓形成1例,肠胀气1例,并发症发生率4.7%。观察组术后7 d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应激指标比较 两组术后7 d的血清ADR、COR值都显着低于术后1 d(P<0.05),观察组也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应激指标比较

注:组内比较,*P<0.05;术后7 d组间比较,#P<0.05。

2.3疼痛与镇静评分比较 对照组术后VAS评分(5.21±1.28)分,Ramsay评分(1.75±0.43)分;观察组VAS评分(3.14±1.20)分,Ramsay评分(2.24±1.21)分。观察组术后24 h的VAS、Ramsay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护理满意度比较 对照组满意32例,一般18例,不满意13例,总满意率79.4%;观察组满意48例,一般12例,不满意3例,总满意率95.2%。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5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的抑郁、焦虑、敌对、精神病性、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等生活质量评分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分]

3 讨 论

剖宫产是在麻醉下切开腹壁及子宫壁、分娩胎儿、缝合子宫壁与腹壁的手术,能保障产妇与新生儿的健康,但是产妇在术后会感到强烈切开疼痛,存在显着的应激反应,为此需要加强术后护理[6]。同时许多产妇情绪波动较大,缺乏心理准备,担心剖宫产的效果,会影响产妇的术后恢复[7]。主客观结合评估法提倡对产妇患者术后身心状况进行全面的主、客观评估和干预,加强对护理重要性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意识[8]。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术后7 d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24 h的VAS评分、Ramsay评分与对照组对比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基于主客观结合评估法的护理干预能改善镇痛与镇静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剖宫术的创伤性易造成机体产生应激状态,对产妇是一种特殊的创伤,引可引发一系列生理改变,给产妇带来严重的代谢和内分泌紊乱,导致产妇心率加快、交感神经功能亢进、血压升高等状况[9]。本研究显示两组术后7 d的血清ADR、COR值都显着低于术后1 d(P<0.05),观察组也低于对照组(P<0.05)。主要在于主客观结合评估法的护理干预可针对产妇应激反应产生的原因,增强产妇信心和自我控制感,提高产妇对手术麻醉等相关知识认知度,产生被重视和满足感,并使产妇获得心理和社会支持[10]。

剖宫产产妇常产生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紧张、焦虑、恐惧等应激反应,严重影响产妇的身心健康和安全[11]。基于主客观结合评估法的护理干预通过对产妇进行抚慰和鼓励,与产妇交谈转移注意力,使产妇身心舒适和放松,缓解产妇疼痛感,改善护患关系。本研究显示,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抑郁、焦虑、敌对、精神病性、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等生活质量评分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基于主客观结合评估法的护理干预有助于密切护患关系,提高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让产妇顺利渡过围手术期,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不过本研究收集的病例数与临床数据都比较少,无法全面系统地了解研究对象的身心状况,在目标人群中的推广性可能存在不足,将在后续研究中深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