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华娟 游桦 潘雁

(上海市静安区市北医院,(1.皮肤科;(2.神经内科;(3.检验科,上海 200000)

脂溢性皮炎作为皮肤科常见病,尤其是中重度患者不仅症状加重,同时提升复发率,增加临床治疗的难度[1]。以往,临床多选择常规西药如氟康唑等进行治疗,虽然能够减轻症状,但单纯药物治疗的效果较局限,甚至增加治疗周期,不利于病情尽快康复[2]。现临床发现在此基础上加用红蓝光的效果更为显着,其可促进皮脂腺缩小,同时控制油脂产生,防止病原体增殖,有效减轻炎性反应[3]。因此,本文研究氟康唑+红蓝光运用于中重度脂溢性皮炎复发中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中重度脂溢性皮炎复发患者9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研究组中男19例,女26例,年龄25~47岁,平均年龄(36.05±2.78)岁,病程4个月~7年,平均病程(3.43±1.01)年,中度31例,重度14例;对照组中男21例,女24例,年龄27~50岁,平均年龄(36.71±2.42)岁,病程6个月~8年,平均病程(3.81±1.14)年,中度28例,重度17例。纳入标准:与《中国临床皮肤病学》[4]中疾病诊断相符,且属于复发患者;患者及亲属知情同意;存在基础的听说读写能力。排除标准:试验前30d服用抗皮脂溢出药物;对药物过敏;存在接触性皮炎或者痤疮等其他皮肤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选择氟康唑(成都倍特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4173,50 mg),50 mg/次/d,口服。研究组在上述基础上采取红蓝光,仪器是红蓝光治疗仪(重庆半岛医疗有限公司,Derma),严格按照说明书要求调整光源,首次照射选择415 nm蓝光,照射剂量48 J/m2,调整光源与面部相距5 cm左右,持续照射20 min,2次/周,并采取红蓝光交替治疗,红光波长633 nm,照射剂量126 J/m2。各组均持续治疗4周。

1.3观察指标 治疗4周后测评两组总有效率[5];通过瘙痒、烧灼、红斑、皮损方面评价各组症状积分,各项满分3分,分值越高症状越严重[6];测定各组治疗前后的白介素-8(IL-8)、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治疗前后选择皮肤多功能测试仪检测各组的皮肤油脂、经皮水分丢失(TEWL)。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 研究组的总有效率91.11%(显效18例,好转23例,无效4例)较高于对照组的73.33%(显效14例,好转19例,无效12例)(χ2=4.865,P<0.05)。

2.2两组患者症状积分的变化 治疗前,两组症状积分无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各项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症状积分的变化分,n=45]

2.3两组患者炎性指标的变化 治疗前,各组炎性指标无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IL-8、IL-6、TNF-α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见表2。

表2 各组炎性指标的变化

2.4两组患者皮肤屏障功能的变化 治疗前,各组皮肤屏障功能无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皮肤油脂、TEWL均较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各组皮肤屏障功能的变化

3 讨 论

目前,临床针对脂溢性皮炎多选择药物治疗,例如氟康唑,属于三唑类抗真菌药,能够与细胞色素P-450色素环上铁发生结合反应,使其酶活性降低,直接影响麦角固醇的合成;同时该药物还可控制细胞色素氧化酶、过氧化酶,促进菌内过氧化酶聚集,最终导致真菌死亡[7]。有研究发现,氟康唑+红蓝光的效果更好,可快速减轻症状,清除炎性反应,保障患者预后[8]。

本文结果显示,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各组症状积分、炎性指标、皮肤屏障功能无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研究组症状明显减轻,同时增强患者皮肤的屏障功能,促进炎性反应消失。分析圆圆,红蓝光作为皮肤病治疗中的物理疗法之一,期间主要利用高功率且高纯度的蓝光、红光照射皮肤,存在起效快、非接触、疗程短等特点,受到临床广泛认可。此外,蓝光照射的灭菌效果显着,可导致光敏剂卟啉产生,构成光毒环境,达到快速杀灭细菌的目的,同时蓝光可促使细胞中pH值变化,快速清除局部细菌,使皮脂腺受损,减少皮脂产生。而红光照射可被细胞中线粒体吸收,加速三磷酸腺苷产生,以此提升皮肤自然杀伤细胞能力,促进深部血液循环,减轻机体炎性反应,有利于皮肤新生组织再生,达到修复皮肤的作用[9]。由此可见,氟康唑+红蓝光可进一步提升疗效,促进炎性反应减轻,使得皮肤屏障能力增强。

综上,氟康唑+红蓝光的效果更为理想,能够有效减轻炎症反应,同时促进症状减轻,增强皮肤屏障功能,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