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琴,杨爱玲,朱飞虹,叶冠军

皮肤保护膜联合透明敷贴在PICC并发湿疹患者中的应用

周琴,杨爱玲,朱飞虹,叶冠军

中心静脉导管;湿疹;皮肤保护膜;透明敷贴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因能为长期输液及化疗患者提供安全、可靠及易于护理的输液方法而广泛应用于临床。但由于置管后需长期用透明敷贴固定,易引起局部皮肤湿疹。患者常因搔痒难忍,抓挠而致皮肤破溃或并发感染,增加非计划性拔管的概率,影响患者恢复,增加经济负担。本研究采用皮肤保护膜联合透明敷贴固定导管用于PICC并发湿疹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宁波市第二医院2013年7月至2015年5月PICC置管后并发湿疹的患者52例,其中男28例,女24例;年龄19~72岁,平均53岁;包括乳腺癌18例,胃癌11例,直肠癌7例、肺癌7例,鼻咽癌、恶性淋巴瘤、卵巢癌及白血病2各例,脑胶质瘤1例。湿疹发生时间在PICC置管后10~45d。把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并发湿疹的26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其中男15例,女11例;年龄19~70岁,平均52岁。2014年7月至2015年5月出现湿疹的26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其中男13例,女13例;年龄20~72岁,平均54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营养状况、疾病结构及湿疹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05),具有可比性。所有乱选患者均自愿参加此项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湿疹创面消毒时先用无菌生理盐水棉球清洁局部皮肤3遍,再用聚维酮碘棉球常规消毒3遍,待干后用无菌0.9%氯化钠溶液棉球去除残留消毒液并待干。对照组于消毒后取艾洛松软膏(皮肤科医生医嘱)局部涂抹后用无菌纱布(10cm×10cm)两层覆盖,外用纱布绷带包扎固定,每天更换1次。根据局部情况,酌情增加频次。观察组取皮肤保护膜以穿刺点为中心由内向外涂抹,范围大于敷贴面积,待干30 s后,覆盖透明敷贴(10 cm×11.5 cm)固定导管,每周更换两次。根据局部情况,酌情增加频次。

1.3 观察指标(1)湿疹的分级[1]:根据局部皮肤反应和自觉症状可大致分为轻、中、重度3种情况。轻度表现为PICC穿刺点周围仅有轻微皮肤瘙痒及红斑(面积为5 cm×5 cm以内);中度表现为皮肤瘙痒感明显,PICC穿刺点周围透明敷料下皮肤出现散在红斑、丘疹、潮湿(面积为5 cm×5 cm以上),部分散在粟粒状皮疹;重度表现为瘙痒难忍,可大面积红疹、局部肿胀、水疱、糜烂、渗出(面积在10 cm×10 cm以上),瘙痒后可使发红的面积增大,夜间不能入睡或睡眠差,影响其生活甚至治疗效果。(2)湿疹的疗效判定[2]:痊愈。红斑消失、水疱结痂、无瘙痒感、表皮干燥无渗液,患者睡眠好,无发热;有效。红斑消退、水疱变小、局部偶有瘙痒、表皮潮湿或少许渗液、不影响睡眠及生活,无发热;无效。红斑明显、水疱变大或数量增多,局部瘙痒感强烈,表皮有脓性分泌物渗出,影响睡眠及生活,并有发热。

1.4 统计方法数据资料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用2检验或秩和检验。<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1例患者由于住宅偏远,经济条件差,不能按时来院进行导管维护,后期出现了局部感染,患者及家属要求拔管。其余25例患者均留置导管至治疗结束。对照组干预后湿疹轻度10例,中度12例,重度4例;观察组轻度9例,中度11例,重度5例,两组湿疹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50,>0.05);对照组干预后痊愈6例,有效8例,无效12例;观察组痊愈20例,有效5例,无效1例,两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7.54,<0.05);对照组术后出现导管滑脱8例,感染4例;观察组仅出现1例感染,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90,<0.05)。

3 护理

3.1 PICC并发湿疹的危害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刺激及相互作用引起的表皮层及真皮浅层的炎症,与多种细胞因子的异常产生及超敏反应有关[3]。本研究所收集的52例患者均为恶性肿瘤接受化疗的患者。由于导管留置时间长、需长期使用透明敷贴固定,加上化疗后患者机体抵抗力降低、皮肤黏膜屏障作用降低、敏感性增加容易发生不同程度的湿疹。患者局部皮肤发红,周围出现红斑、丘疹、丘疱疹、水疱及脓疱等多形性损害,尤其晚间剧烈瘙痒和灼热感,严重影响睡眠及生活。一旦发生湿疹,容易引起局部皮肤感染,严重的可导致菌血症或败血症,最终只能拔管[4]。

3.2 无菌纱布和纱布绷带固定的缺点

艾洛松软膏涂抹后用无菌纱布和纱布绷带固定,不利于观察局部症状变化,不能有效地固定导管,容易造成导管滑脱和局部感染。本文对照组中有8例患者发生导管滑脱,4例患者出现感染,最终导致拔管。另外用纱布固定时,患者需时刻警惕发生松脱,增加了心理负担,降低了生活质量。而且纱布固定时需每天换药,增加了患者的医疗费用和护士的工作量。3.3皮肤保护膜的科学性和临床价值

皮肤保护膜是一种多聚合溶液,主要由薄膜剂(丙烯酸盐共聚物)、溶液剂(六甲基二硅醚、异辛烷)和增塑剂(聚乙基苯甲基硅氧烷)组成,无刺激、无异味。经伽马射线灭菌,一次性使用,符合无菌原则。涂抹后皮肤表面迅速形成无色、透气的薄膜,如同人的第二层皮肤,可阻断各种液体及黏胶产品对皮肤的损害。其具有良好的收敛、止血及止痛作用,保护过敏皮肤,防止隔离摩擦等刺激,在预防再损伤的同时,为伤口提供湿性愈合的环境,促进局部毛细血管及上皮细胞生成。皮肤保护膜的优势在于不含酒精,对过敏皮肤以及巴德PICC导管均不产生刺激[5]。

[1]鲍爱琴.PICC临床应用及安全管理[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281.

[2]陈梅.皮炎平联合银离子敷贴治疗PICC致局部湿疹[J].护理学杂志,2012,27(1):47.

[3]龙定梅,程红.糠酸莫米松联合地塞米松和庆大霉素治疗PICC局部湿疹[J].护理学杂志,2013,28(7):15.

[4]赵洁,莫凡,周敏,等.炉甘石洗剂联合地塞米松与庆大霉素治疗PICC置管处湿疹的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1): 30-32.

[5]杨国芳,张艺,王翊.皮肤保护膜联合IV 3000透明敷料治疗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性皮肤过敏效果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15,30(6):561-563.

10.3969/j.issn.1671-0800.2016.03.068

R473.6

B

1671-0800(2016)03-0408-02

2015-08-10

(本文编辑:吴迪汉)

315010宁波,宁波市第二医院

Email:alyang525@aliyu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