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昭会

(四川省达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635000)

子宫内膜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约占妇女所患癌症的6%。近年来,在我国其发病有逐年增高的趋势。近3年达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子宫内膜癌33例,术后疗效较为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33例患者中,最小年龄28岁,最大 75岁,平均56岁。术前诊断根据病史、妇科检查、B超检查、分段诊断性刮宫、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 27例。术前漏诊6例,其中4例分段诊断性刮宫,病理组织学检查报告为子宫内膜复杂性增生过长,2例B超提示子宫内膜增厚未行诊断性刮宫。33例患者术后病理组织学检查诊断为子宫内膜癌。

1.2 手术治疗 33例患者中,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15例;次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8例;单纯性子宫及双附件大网膜切除7例;子宫全切除2例;子宫次全切除1例。对所有病例子宫内膜及肌层、宫旁、阴道切缘、卵巢、输卵管所摘除的淋巴结均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

1.3 病理组织学类型 腺癌28例,腺鳞癌1例,棘腺癌3例,透明细胞癌1例。

1.4 随访 33例术后随访1~3年,除2例65岁以上死于内科疾病,其余均存活。1例Ⅱ期患者行次广泛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除术,因年轻保留一侧卵巢,术后第3年发现该侧卵巢转移;1例仅做子宫全切及双附件切除的Ⅰb期患者术后2年发现阴道残端转移。

2 讨 论

2.1 子宫内膜癌术前漏诊原因分析 子宫内膜癌治疗以手术为主,辅以放疗、化疗和激素治疗。在决定治疗前正确诊断尤为重要。本组病例术前经B超、分段诊断性刮宫、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27例,术前漏诊 6例,其中4例分段诊断性刮宫,病理组织学检查报告为子宫内膜复杂性增生过长,2例B超提示子宫内膜增厚未行诊断性刮宫。根据上述6例术前漏诊分析,必须重视术前分段诊断性刮宫,建议取3瓶标本病检,第1瓶钳取宫颈管口组织,第2瓶刮取宫颈管组织,第3瓶刮取宫腔内组织,尤其注意宫腔两侧及前后壁。其次必须结合临床分析,对月经后出现无痛性阴道出血,尤其对肥胖症、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应特别引起注意。B超检查结果必须结合临床分析,对可疑子宫内膜癌进行分段诊断性刮宫以提高术前诊断率。

2.2 子宫内膜癌手术范围 根据临床分期确定手术范围,取决于术前子宫肿瘤的范围,肌层有无侵犯及深度。根据术后1~3年随访。从33例子宫内膜癌手术治疗效果分析认为,除Ⅰa期外的其他期别,凡能手术者有必要扩大手术范围,最好行次广泛性或广泛性子宫全切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