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 军,吴友凤,陈小菊

(重庆医科大学护理学院 400016)

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传统的护理学实验课主要作为理论课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实验课仅仅是为了让学生在实验中加深理论学习和进行一些常规操作的演示与练习,忽视了学生的临床思维、综合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造成了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与临床护理需求的差距。为了更好地培养实用型、创新型护理人才,贯彻“以学生为本,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为一体”的实验教学理念,2008年本院护理学实验教学中心进行了如下改革与探索。

1 对象与方法

1.1 改革实施对象 重庆医科大学2008级护理学专业本科4个班,一共200名学生,随机选择2个班(98名学生)作为对照组,另外2个班(102名学生)作为实验教学改革试点班,进行为期一学期的实验教学改革。

1.2 改革方法 本院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实验教学改革。

1.2.1 建立实验教学模块 加强学科渗透与交流,构建人文基础、基础护理和临床护理为一体的三大实验教学模块,设置基础实验-综合实验-研究实验三层次,大幅度增加综合型、研究型实验项目比例,营造有利于护理学科发展和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及探究学习的环境,构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整体化、多层次”的完善、科学的护理实验教学体系。

1.2.2 整合实验教学内容 对各门课程的实践性教学环节进行整合和优化,突出实验教学的“专业特色”、“分层次教学”和“整体优化”三大特点,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互相衔接、互相促进,避免学科间的重复。在制订实验教学规划时,要求各门课程精选教材和实验内容,进一步完善基本技能训练、临床实践能力训练和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文关怀训练为一体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1.2.3 改革实验教学方法与手段 以现代技术和网络设施为载体,开展信息化辅助实验教学,更新实验教学手段,变革实验教学方法和考核办法。(1)大力加强实验室教学信息化、网络化建设和网络实验教学资源的应用。设置实验教学中心网站,有关实验教学相关信息及时在网上公布,学生可以通过该网页,自主学习护理实践性教学内容,包括课件、典型案例、VCD等;并开设师生互动平台,教师可以随时解决学生疑问;(2)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和实验教学的不同层次,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实现实验教学方法的多样化;(3)全面开放实验室,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和以自主式、合作式、研究式为主的学习模式;(4)通过改革实验教学的考核方法,建立综合运用知识能力为导向的实验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全面评价学生学习成绩的体系方法,包括从实验态度、实验操作、实验结果和分析等多方面、多角度对学生成绩进行评价,使实验考核既注重实验结果,又注重实验过程,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综合素质;(5)根据现代教育发展的特点组织教师积极开展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的研究,鼓励教师树立“优化课内、强化课外”意识,鼓励“科研、教学相结合”的实验教学方式。

1.2.4 推进实验教学队伍的建设 从师资队伍建设的机制着手,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高“双师型”实验教学教师的比例[1]。加强实验技术人员的培训,逐步提高实验教学人员的总体素质,建立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素质高、稳定性好的实验教师队伍。推行“三位一体两结合”的实验教学队伍建设路线,促进理论课教师与实验课教师的融通,形成结构合理、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互通的实验教学队伍,为中心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3 评价工具及方法 实验教学改革前、后,采用“护理学实验教学质量评价量表”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现场问卷调查[2]。该量表通过文献研究、实验课调研、专家咨询、学生访谈、预实验、统计分析等方法构建,包含5项一级指标,23项二级指标;重测信度为0.956,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α)为0.881;结构效度因子分析结果与预想结构吻合。采用Likert 5分等级评分(1=很不赞成,2=不赞成,3=一般,4=赞成,5=很赞成),分数越高,表明实验教学改革效果越好。

2 结 果

2.1 “护理学实验教学质量评价量表”得分比较 改革之前,实验组与对照组各级指标得分经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革结束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各级指标得分见表1。

表1 改革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得分比较(±s)

表1 改革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得分比较(±s)

组别 实验教学过程 实验教学能力 实验教学准备 实验教学效果 实验教学态度对照组 18.49±3.199 15.49±3.288 17.41±3.834 11.80±2.907 9.65±2.940实验组 23.81±2.937 20.26±2.828 18.74±3.653 16.99±2.169 9.87±3.014t-12.267 -10.992 -2.547 -14.277 -0.521P0.000 0.000 0.012 0.000 0.603

2.2 实验组与对照组成绩比较 成绩是指理论考试成绩、操作考试成绩与平时成绩的综合成绩。改革之前,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综合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革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综合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综合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见表2。

表2 实验组与对照组成绩比较(±s)

表2 实验组与对照组成绩比较(±s)

*:P<0.05,与改革前实验组比较。

项目 组别 综合成绩改革前 实验组82.19±7.163对照组 80.67±8.283改革后 实验组 85.14±5.659对照组 80.44±7.097*

3 讨 论

中国高等护理教育仍处于起步阶段,护理学科建设在师资、专业课程、教学方法及技术等方面仍有很多实际问题亟待探讨和解决[3]。教育部全国医药院校护理本科人才培养教学计划资料显示,在课程设置和专业能力训练方面,多数学校还没有完全脱离旧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不同程度的教学内容脱离实际的现象[4]。本研究针对护理学实验教学体系、内容、方法、手段及实验教学师资队伍进行改革,提高了学生的综合成绩,教师的实验教学过程、实验教学能力、实验教学准备、实验教学效果的质量显着提高,得到了学生的认可。改革前、后“实验教学态度”没有显着变化,这表明实验教学的老师具有崇高的职业道德和献身精神,一直在护理教育中摸索着进步而没有放弃。

实验教学质量评价是护理学教学评价领域中一个重要分支,属于教学工作的考核体系,是促进实验教学质量提高的有效措施,也是一种监控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和建立教学激励机制的重要依据[5]。护理学实验教学质量评价,是指根据护理学实验课的教学原则和培养目标,通过科学、系统地收集有关实验教学活动的信息,并对收集到的各种信息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从而对实验教学过程及其预期效果做出价值判断,从而提供信息,改进教学和对评价对象做出某种资格证明[6]。本研究通过对护理学实验教学改革效果进行评价,为护理院校教学管理者科学评价实验教师的教学质量,提高实验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提升实验教学的质量以及进一步促进实验教学改革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本院护理学实验教学建设与改革总目标: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以实验教学改革为核心,以实验资源开放共享为基础,以高素质实验教学队伍和完备的实验条件为保障,创新管理机制,全面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和实验室使用效益,逐步实现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导向作用相结合、专业知识学习与相关知识学习相结合、理论升华与理论应用相结合,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为一体的实验教学体系,开拓出一条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开放型护理专业人才的成功之路,达到和保持国内护理实验教学的先进水平。

通过护理学实验教学的改革,护理学实验教学无论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都做到有相关理论、相关研究作支撑,有较强的科学理论依据,已经形成自身教学特色:(1)突出护理专业特色,注重培养人文意识、良好的人际沟通技能和善于合作的工作态度;(2)打破学科界限,整合教学资源,建立资源共享平台;(3)优化实验课程体系,建设一体化、多层次、多模块、相互衔接、开放式的护理实验教学模块;(4)创建先进的模拟、仿真实验教学和多元化的实验教学方法;(5)注重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逐步形成自主式、合作式、研究式学习方法。

[1]吴友凤.临床护理双师型教师压力源现状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9):1623-1625.

[2]井磊.护理学实验教学质量评价量表的构建[J].重庆医学,2011,40(33):3427-3429.

[3]李光兰.中国护理试验教学现状与改革[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6,23(10):1362-1364.

[4]刘忠民.护理实验教学管理模式改革的初步探索[J].吉林医学,2007,28(16):1823-1824.

[5]刘铁英.医学高职高专院校教学质量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2010,5(2):268-269.

[6]李坊贞.医学实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设计与应用[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5,25(1):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