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亚平,石国凤,王天兰

(贵阳中医学院护理学院,贵阳 550002)

当今护理教育的主要任务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提供合格满意的护理人才。随着护理学科的不断发展,护理教育作为现代医学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护理本科人才综合素质培养重点主要从学生价值观与道德观、专业基础知识和能力、专业技能几大领域进行[1]。社会对护士的要求从护士职能、护士角色及护士录用标准上都发生了转变,社会对护理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更多、更新的要求[2]。在新形势要求下,为护理本科教育综合素质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

1 中医院校护理本科生综合素质培养现状

随着时代进步,健康理念的改变,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不断加大。我国护理事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新时期,高等院校本科护理教育通过大量的教学改革探索,已经得到稳步增长,趋于完善,大量本科护理专业毕业生已经成为临床护理工作的主导力量。然而,高等医药院校护理专业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师资力量、实习场所与学生数量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部分中医院校存在护理学教育培养目标笼统、抽象,培养模式没有特色,主要表现为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方式单调,实践教学薄弱,实习安排单一,教育成效评价缺乏科学性。如授课顺序为公共基础课、医学基础课、专业课、临床实习,未体现出护理专业的课程特色和护理教育的宗旨和理念,使学生对本专业的了解有偏差,不能形成深刻的印象。此外,教学组织针对性不强,教学方法仍主要为灌入式,以课堂、教师、书本为中心,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和素质培养,理论与实际相脱节。最后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创造性、灵活性,沟通能力和实践能力较差等,最终影响学生就业竞争力[3]。

2 中医院校护理本科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素质教育是指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目的的综合教育[4],而护理本科生综合素质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坚持循序渐进的过程,本学院坚持以教育为主导,积极探索素质培养的方式方法,与时俱进,不断丰富教育内容、拓展教育渠道和形式,加大理想信念教育力度。教育过程中突出人文社会科学、行为科学的教育,人际沟通、就业能力培养,加大专业思想教育,加强沟通交流技巧和操作技能的培训;突出护理特色、增强实践教学,创新能力培养,拓展创新思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具体做法介绍如下。

2.1 以综合素质培养为核心,分阶段树立正确的培养目标护理本科专业素质人才培养采用分阶段目标培养方式,以本校4年制为例。第一学年主要培养学生怎么做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相应课程设置以思想政治、法律、道德修养和心理健康教育为主;第二学年主要培养学生医学及护理专业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人体系统功能与护理为主,同时增加临床见习的时间,使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第三学年主要致力于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前爱心、责任心、同情心、慎独精神等的培养,旨在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道德和行为;第四学年以培养学生理论指导实践及加强就业能力指导,实践反思理论的行为方式为主,学院、实习医院、学生三者共同制订实习计划并建立有效的评估、考核标准,使护生正式进入临床工作前具备评判性思维能力、独立解决专业问题和决策的能力。

2.2 以课程教学为主,夯实专业素养

2.2.1 以开设中医特色课程为纲领,加强理论教学 通过采用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主题的学习、以病例为基础的学习教学法、角色扮演、案例教学、实地考察、床旁教学等多种方法组织教学,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理论及技术的应用能力[5]。课程设置以《中医学基础》、《中医护理学》、《针灸护理》为纲领课程,培养学生中医护理的理念和中医护理技术,并开设《中医养生学》、《中医美容》、《中医药膳》、《保健按摩推拿学》、《针灸美容学》、《常见疾病的针灸治疗》、《传统保健体育类》等选修课程,拓展学生中医基础知识和实用中医护理技术,凸显中医护理专业特色。同时按照《中医医院护理工作指南》、《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等要求,积极开展辩证施护和中医特色专科护理理论和临床教育,且在课程安排中体现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爱心理念、伦理、沟通与交流能力、信息管理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等[6],加强中医护理技术的应用和研究,促进中医护理的可持续发展。

2.2.2 以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为目标,注重实践教学 经过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模式、规范培训,对临床教学进行科学的管理,护生的操作能力明显提高,与患者沟通能力及护理人际交流等职业综合素质的满意度也大大提高[7]。实习阶段是护理专业课程中的一个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学生从理论走向临床护理实践的桥梁。学生在1年的实习中将所学的护理理论知识在实践中验证和发展,实习结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护理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在临床实习中,除了传授基础知识外,还要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实现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的目标,以适应新的护理模式的需要[8]。进一步规范本科护理学专业学生毕业实习岗前培训方案,使学生能够尽快地适应临床工作,顺利进入实习护士角色;对本科护理学专业学生毕业实习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引进导师制,提高毕业实习教学质量;对本科护理学专业学生毕业实习的安排进行改革,采取两段式,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开展个性化教学。

2.2.3 以护理行业发展为导向,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临床与教学相统一、前期与后期教学相适应,以培养中医护理理念。在巩固基础技能训练的基础上,加大临床专科护理技能操作以及中医护理技能操作的训练,做到“早实践、多实践、反复实践”[9],让学生提早接触临床,感悟生命的神圣和脆弱,体悟护理职业的神圣和高尚;以满足人才市场需求作为专业建设,制定培养方案,坚持专业建设与用人单位的需求接轨,与国家执业护士资格认证接轨,并顺应国际护理行业发展趋势的原则实行“一专多能”(多接口)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形成具有中医护理特色和优势的培养计划、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教学方法和手段。

2.3 以特色主题活动为平台,提高人文素养

2.3.1 以专题讲座为引领,发挥护理专家的推动作用 从学生入校之初,按照素质教育分阶段培养目标,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开展素质教育系列专题讲座,如:大学生入学教育篇、角色定位篇、素质教育之笃实好学篇、心灵之窗篇、生命教育篇、岗前培训篇、就业指导篇等,并邀请护理前辈为学生做专题讲座。

2.3.2 以社团为载体,发挥学生“三自”成才的作用 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大学的第二课堂,在活跃高校文化、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以及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成才“三自”教育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2.3.3 以传统主题活动为平台,发挥德育教育作用 新生入学后举行授帽仪式,使学生知道燕帽是护士的职业帽,是护士的象征。当新生戴上燕帽,接过红烛,就意味着正式加入了神圣的护理行业,接过前辈手中的责任和寄托;接受爱的传承,爱的延续,就意味着立志把救死扶伤的精神作为自己奋斗终生的光荣使命。同时每年以5·12国际护士节为载体举办护理技能大赛,既能弘扬南丁格尔精神的传统意义,又能稳定专业思想,以赛促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以及合作训练的团队精神。为提高政治思想素质,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坚定理想信念,培养护理职业的奉献精神,定期举办党的知识竞赛。

2.3.4 以多元化的主题班会为契机,发挥主题教育的作用班会主题多元化,打破学习、纪律、卫生、安全等枯燥乏味的老套路,紧贴学生生活,紧扣社会需求,寻求“学生渴望听,老师必须讲”的主题,如:职业道德、心理调适、大学生恋爱观、时事新闻、沟通技巧、就业择业、人际交往等。同时注意班会语言的多元化,摒弃枯燥、空洞、冗长的大话、空话和套话,使语言幽默化、生活化、哲理化,取得班会主题教育的效果。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培养独立的思维能力,独立解决问题和决策的能力、交流沟通的能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资源的能力、自我管理学习和发展的能力等,使学生人文素养得到提高。

3 讨 论

护理专业是直接维系人类生命和健康的专业,人们期望护士有高尚的情操和智慧、娴熟的技能和优雅的举止、良好的文化素养及健康的人格等优秀的心理品质与职业素养。中医院校护理本科教育综合素质人才培养应注重将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培养贯穿于整个护理教学过程之中。力求通过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教育,使学生学会做人并具备基本专业能力及创新能力[10]。采取以课程教学为主,专题讲座为辅,夯实专业素养以及特色主题活动为平台等多种方法,提高护理本科生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具备基本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社会满意度,增强就业竞争力,最终成为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的、质量上乘的护理人才。

[1]李秋萍,杨支兰.护理学专业本科培养目标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J].中华护理教育,2006,3(2):77-78.

[2]李晓乾,陈静.从护理学科的发展论加强护生综合素质培养[J].基层医学论坛,2008,12(30):929-930.

[3]邓玲.护理本科教育中素质培养的几点思考[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10,12(4):597-598.

[4]张曙光,丁燕.浅析护理本科教育中素质培养[J].吉林医学,2005,26(5):494-495.

[5]鞠永熙,孙峰.护理本科教育中护士核心能力培养路径探析[J].中华护理教育,2009,6(9):418-419.

[6]张培莉,杨丽红.护理本科教育改革实践与体会[J].护理研究,2009,23(8):2181-2182.

[7]吴梅坚,李培成,莫丽.加强临床护理教学管理促进护生综合素质提高[J].右江医学,2012,40(2):276-277.

[8]李颖,蒲尚俭,付同秀.临床带教中护生综合素质的培养[J].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4):142-143.

[9]王雁,于丽丽,尚庆娟,等.高职高专儿科护理学创新性教学改革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3,31(5):70-71.

[10]张萍萍.高校护理专业综合素质教育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1(12):192-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