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电电

摘 要 当代的高职教育要想跟上时代的发展潮流,必须进行教学模式的转变,对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出更加优质的职业人才。本文基于此背景对高职体育教学展开探究,深入分析现阶段高职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 高职 体育 教学改革 问题

中图分类号:G807.04 文献标识码:A

在高等教育不断扩大的背景下,深化教学改革已成为教育事业建设的重要内容。高职院校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避免地要进行深入的改革与全新的实践,以此提升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人才。这里主要就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的方向与内容进行探究,审视当前的体育教学形式,总结其中的问题与不足,探索更加高效的应对策略。

1高职体育教学改革面临的现实问题

1.1传统教学观念根深蒂固

目前,高职体育教学存在教育观念陈旧的现实问题,突出表现在教学模式过于传统,无法形成创新的教学形态,由此造成了学生不重视体育锻炼和体育课的学习,而教师的教学更多的是关注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学双方存在着认知偏差。久而久之,学生只能依附于被动学习的方式,教师也更加看重体育测试成绩,虽然完成了体育的教学与学习,却与理想目标相距甚远。

1.2高职体育教学方式落后

高职学生处于个性发展的特殊期,乐于进行创新和尝试,但是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得到的只是“理论教学—示范—练习—考核”的生硬灌输,千篇一律的动作、日复一日的运动项目和理论讲解,在很多程度上剥削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无法获得能力的提升,最终的教学效果依然不够理想。

1.3缺乏稳定的师资力量

在部分高职院校,师资建设缺乏,比例失衡,已经成为困扰体育教育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师资质量良莠不齐,教师整体缺乏较好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抑或教学任务繁重,教学研究、调研和学习的时间被占等现实,更加重了这一问题,无法构建稳定而高质量的教学体系。

1.4评价标准不合理

高职院校体育课对学生的评价方法依然以终结性评价为主。这种评价方法无法体现体育教学目标实现的程度,更与国家提倡的素质教育、终身体育、快乐体育的思想相悖,在学生体育兴趣、习惯及整体水平的评价上缺乏客观性和公正性。

2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几点策略

2.1积极转变教学观念

在高职体育教育改革中,以积极的、多元化的教学理念来构建教学体系,才是构建和谐教学环境,建立师生教与学的和谐关系,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以,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必须以创新的教学理念武装自己,以“创新”为落脚点,拉动了教学改革进程。比如,教师在教学中应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研究和分析学生的学习方法,开设健身、娱乐、体闲体育等课程,让学生从体育运动中得到乐趣,自觉地重视和参与体育锻炼。同时,还要不断向学生渗透终身体育的理念,鼓励学生持之以恒地进行体育运动,让学生建立终身体育意识,养成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和能力。

2.2精心选择体育教学内容和方法

在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上,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应注重职业性,因地、因时、因人制宜,不断推陈出新,除了田径、篮球、足球等基本项目外,还要增加围棋、桥牌、象棋、武术、毽子等,把传统体育、娱乐体育、健身体育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科学合理的进行讲解、示范和练习,突出的目的性、教育性和科学性。在体育教学方法的选择上,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要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同时鼓励学生要多问、多想、多创新、多沟通,激发他们参加体育锻炼的热情。

2.3形成稳定而高质的教师队伍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必须强化师资建设。比如,构建合理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工作态度;培养和提高体育教师的责任心,切实强化老师的科研能力;鼓励教师积极参加专业培训,不断提升教学能力和专业能力。这样,才能促进体育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为教学改革助力。

2.4从单一评价变为综合评价

学生体育成绩的评价要做到全面、客观、公正。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一套适合本学院学生发展的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既考查理论,也考查技能;既考查学习结果,也考查学习过程;既有教师评价,也有学生自评、互评。如此,学生便能获得体验成功心理的机会,更加愿意进行体育学习,参与体育活动。

3结语

高职体育教学改革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其成功与否需要广大教师的多方努力与积极尝试。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广大教师要以教育实践为基础,积极转变教学观念,从现实存在的突出问题入手,全面考虑教育条件及对象,对教育方式和方法进行重新定位,提高高职体育教学质量,为社会发展提供更加优质的职业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 李洋.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运动,2013,8(72):77-78.?

[2] 陈霞.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的实践与研究[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0,18(05):149-151.

[3] 韩军文.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新思考[J].新课程研究,2011(01):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