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 江苏·南京 210000)

0 引言

自改革开放,中国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已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在这个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中国日益走进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社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中国的成就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无数的中国故事,中国智慧和方案由谁来讲?如何讲?大国外交的对外话语和能力如何构建?如何培养?中国文化传承与创新,跨文化交流与传播、国际传播与国家形象构建等在内的国家文化软实力如何进一步提升是新时代外语教育要思考对接的主要问题。本文就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将思政教育融入进大学英语视听说课堂做一些探讨。

1 课程思政理念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强调要将立德树人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习近平重要讲话为高校课程思政指明了方向。大学英语视听说作为公共必修基础课之一,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渗透育人理念、如何与思政课程形成有效的协同育人,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这些问题对推动当前英语教学改革,推行英语课程思政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大学英语视听说的综合训练,学习者能掌握好英语交际能力,切实提高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一定的阅读和翻译能力,以及传播中华文化和传递中国核心价值观的意识和能力。另外,深化“三三制”教学改革,该课程构建学生围绕课程重要知识点的专题讨论、教师教学方法理念调研、学生兴趣小组学习、现实性问题课程论文等多元创新性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多元培养综合性、创新性交叉学科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2 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的思政实践

从客观条件看,本课程是推行课程思政的有效平台。 本课程紧扣“立德树人”,将思政工作贯穿教学全过程,强化育人功能,优化课程教学目标定位,挖掘提炼课程的思政要素,完善课程教学内容,选择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提高本课程育人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在英语教学全过程中,教师将语言基础知识与技能教学和育人管理理念相结合;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贯穿教学全过程;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有效融入课堂教学。

2.1 教学目标突显思政,展现“大视野”

当前,很多外语课堂的教学目标比较单一,偏重于语言知识的传授和语言技能的培养,而忽略了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融入思政元素,必须用大视野来思考教学。英国教育哲学家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书中写到:在中学阶段,学生伏案学习;在大学里,他应该站起身来,四面环望。大学教育必须大视野,必须超越具体知识,从更大的知识结构,时空构架来思考教学。对于英语的视听说课,不但要求学生听到懂英文广播新闻,电视节目,英文讲授的专业课程,还应要求学生说得出,用英文说出中国文化,讲述中国故事。不仅被动地接受英文传递的各种信息,还能从中国主流意识价值观的立场,从宏观的视角,去辩证客观地分析各种外文资讯。在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活动中,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思辨训练和人格塑造,实现从教书到育人的转变。

2.2 挖掘思政要素,完善课程内容

首先,在外语课程内容中系统融入中华优秀文化。长期以来,外语教育偏重于西方文化和西方价值观的渲染,而忽略了母语文化思想的熏陶,需提升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知、理解和表达。在语言技能课程中有机融入中国文化元素,包括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历史,中国经典思想等,引导学生充分了解中国文化,同时训练学生用英文描述和交流中国文化,中国价值观的能力,从认知和表达两方面消除学生的“中国文化失语症”。在教学中以“融通”为核心,形成“跨”文化的特点:对于中外文化的换位思考及换位表述,把握中西方文化的本质与内涵,共同点与差异性,将和而不同,交流互鉴的观念贯穿始终。其次,在课程内容中融入新时代中国故事。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可歌可泣的成就,比如,“中国高铁建设”“中国桥梁建设”“青蒿素的发现”“大国制造业”等等,这些成就发挥着主流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在教学中,可根据具体内容采用中外对比的视角导入这些中国故事元素,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的现状与国情,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认同,激发爱国热情和奉献精神。

2.3 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突破与跨界

首先,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翻转课堂和任务型教学,让学生课前主动自学,课上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和讨论,在情境中学,在实践中学,促进学生将所感所悟内化于心。同时将课堂延伸至线上,鼓励学生在线上进行讨论提问和回答,通过线上群组建立课内外联系的课堂。此外,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实践育人作用。借助第二课堂,开展形式丰富的课外活动,如:英语演讲、英语辩论、英语主题沙龙、调查实践等,激发学生更高的学习兴趣和更强烈的参与意识,让学生在课外实践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夯实语言技能,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和思辨能力,培养良好的人文素养。其次,利用高校多学科优质资源与跨学科科研平台,与其他学院共同开展文史哲学科的融通教育,通过课堂学习与实践探索互动,国内学习与国外研修对接等多途径,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和知识结构,发展批判性思维,有效培养学生在真实情景中进行跨文化沟通的意识和能力。

2.4 大学英语视听说课堂的思政具体实践

英语教学的特殊性,不仅在于它的语言教育功能,更重要的在于英语语言所体现的文化价值观念和思想价值体系。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局限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的表层结构,还应在此基础上深入介绍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有机植入中国故事元素,给学生以正面引导。以下是几项实践案例。

案例1:对于马丁·路德·金的着名演讲《我有一个梦想》的解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讲述自己的梦想,解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为学生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

案例2:补充关于疫情期间国家如何防疫病毒,人民如何对抗病毒的英文视频进行教学、补充外国媒体报道的西方国家领导层面对疫情的态度和采取的处理方式,与中国进行对比,让学生看到中国在党领导下的行动力决策力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补充各类能把英语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融于一体的教学素材,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的思想状况,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在完成课程既定教学目标的同时,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效用最大化。

案例3: 通过向学生介绍BBC录制的纪录片“Chinese New Year 2016(《中国春节》)”“The Story of China 2016(《中国故事》)”以及国家地理播放的纪录片“China from Above(《鸟瞰中国》)”等,将基于中国文化的内容自然而然地融入英语教学中,培育学生们的文化自信,唤醒其传承中华文明的历史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系统学习中华文化,从而形成文化自觉,真正实现大学英语教学与“课程思政”的融合,实现立德树人的目的。

2.5 课程思政在大学英语视听说课堂中的初现成果

该课程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与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课堂相融合,帮助学生们培养正确的三观,培养学生文化自信,增强学生爱国情怀;培养学生人文素养,陶冶学生情操,丰富学生业余文化生活,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推进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与行为内化的双重驱动,提升其思想道德和精神品格。因为英语课作为综合素养课,在育人上跟思政课不同,思政课是显性育人,而英语课是隐性育人,是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然而这种隐性育人的力量在笔者的课堂上看到真实明显的成效。在笔者的课堂上,笔者看到了学生们积极的正能量,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和传播传承中华文明的实际行动。

在课堂的演讲汇报中,有学生针对谣言这个话题展开讨论,分析了在面对谣言时如何理性的辨别,如何处理和对待,他们坚信中国是有责任有担当的大国,坚信中国有能力打好防控疫情的战斗,而且已经取得这场战斗的胜利,中国还不计前嫌向多个疫情严重的国家伸出援助之手,不要轻信某些不负责任的外国媒体对中国颠倒黑白的恶意攻击。

还有一些学生,用英文介绍传播自己家乡的特色菜肴,介绍家乡的文化传统和习俗,介绍中国古诗词,介绍中国书法,用英文把中华文明向世界传播。另外,还有一些学生在学习《Love》这课中,比较了中西方文化对于“love”的定义和理解,分析了中国人表达情感的方式和西方人表达情感方式的区别以及产生这些区别的原因和对人际关系产生的影响。

由此可见,学生在外语课堂上学到的不仅仅是语言技能,他们更学会了用大视角去思考问题分析原因,用英语去表达思想,交流文化,传递正能量。

3 结语

英语课堂是文化敏感地带,是思政教育的前沿阵地。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创新教学设计,融合思政教育元素,在课程思政视域下,着眼教学设计创新,努力将信息化手段融入课堂教学;将身边的案例融入课堂教学内容;将传统教师讲授转换为学生为主体的体验式教学;将传统的理论讲授转换为润物细无声的思想渗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及对比中西方文化的批判性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