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朝

(昆明文理学院 云南·昆明 650222)

1 研究目的

《标准》的实施是建立健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机制,体质健康测试能够对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进行科学评价。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作为高校学生体育工作的主要内容,对测试各环节要求较为严格,高校高度重视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根据测试工作安排积极组织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按时上报测试数据,高校执行力比较强,通过研究对高校体质测试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使高校的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更加完善,真正达到体质健康测试的总体要求。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

本文在展开研究的过程中,通过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等对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查阅,并对收集的文献资料进行归纳,获得全方面资料,为本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支持。

2.2 访谈法

笔者在从事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中、教学过程中,对参与测试工作的同行、部分学生进行访谈交流,收集意见,掌握共性问题。

3 结果与分析

(1)《标准》规定的学年总分由标准分与附加分之和构成,满分为120分。标准分由各单项指标得分与权重乘积之和组成,满分为100分。附加分根据实测成绩确定,即对成绩超过100分的加分指标进行加分,满分为20分;大学的加分指标为男生引体向上和1000米跑,女生1分钟仰卧起坐和800米跑,各指标加分幅度均为10分。[1]

《标准》规定:每个学生每学年评定一次,记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登记卡》,通过附表六可以看出附加分值从大一到大四每学年都要填报,根据多年的测试经验以及自己和同行的探讨认为,虽然可能只涉及少部分同学,但因为高校学生人数一般都在万人以上,测试工作时间紧,任务大,测试工作一般是体育教师负责,体育老师没有精力和时间筛选符合附加分的同学进行加分,导致这项工作处于空白,附加分在上报教育部系统时也没办法体现。

(2)学生测试成绩评定达到良好及以上者,方可参加评优与评奖;成绩达到优秀者,方可获体育奖学分。每学年各学校都有各种评奖评优的工作开展,经过多年的测试,笔者了解到因为测试工作进行的不规范,并且高校大学生身体素质普遍下降,各学校的良好率都不高,在执行评奖评优过程中降低要求测试及格就可以评奖评优了,有的学校甚至评奖评优根本不看测试成绩,和学生的关联性更少了,学生对测试也就不重视了,只是按学校要求来参加测试,随便测一下,根本没真正体现自己的体质情况,也影响测试的准确性。《标准》规定:学生因病或残疾可向学校提交暂缓或免予执行《标准》的申请,经医疗单位证明,体育教学部门核准,可暂缓或免予执行《标准》,并填写《免予执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申请表》(附表7),存入学生档案。确实丧失运动能力、被免予执行《标准》的残疾学生,仍可参加评优与评奖,毕业时《标准》成绩需注明免测。[1]

申请免测的同学在上报数据的过程中没有办法上报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管理系统,就相当于没有测试成绩,只能由学校掌握免测同学的情况,一般的情况下就是负责测试的部门或体育老师掌握,这一部分学生涉及到评优评先需要测试成绩时,需要由体育老师证明这个同学办理了免测手续,程序不规范。

(3)《标准》规定测试成绩评定不及格者,在本学年度准予补测一次,补测仍不及格,则学年成绩评定为不及格。各学校每学年开展覆盖本校各年级学生的《标准》测试工作,《标准》测试数据经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按要求审核后,通过“中国学生体质健康网”上传至“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管理系统”。[1]测试和数据上报时间由教育行政部门确定。根据我国的高校情况,都是在八九月份新生入学,比如大一学年是2019-2020学年,时间跨度一般是2019年9月份到2020年7月份,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编制具体的测试方案,并对人员安排、数据处理等进行全面考虑,而这十几年教育部要求上传数据时间定在每年的12月31日,所以一般的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都在9-12月份开展并上报,现在的在校生人数一般都在万人以上,在测试过程中为了按时完成任务,拿出专门时间针对性地开展测试活动极有可能完不成任务,各学校教师就会采用在体育课堂中进行测验,占用课程教学的大量时间,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甚至有些学校直接把测试内容安排为上课内容,而且因为测试工作繁重,学校现有的老师不能完成工作,有部分学校是找学生负责测试,所有测试工作、数据处理工作结束后,已经到了教育部规定的上报时间,好多学校根本没有时间安排不及格的同学进行补测。“如果测试后数据只用来为完成规定任务而上报,却缺少必要的管理服务,测试效果必无从谈起,测试目标与初衷也无法达成。”[2]

(4)《标准》规定: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毕业时,《标准》测试的成绩达不分者按结业或肄业处理[1],2019年《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中提到的加强学生体育课程考核,不能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要求者不能毕业。[3]通过以上要求可以看出教育部对学生体质的重视,但在实际测试中对测试工作没有完整的计划,测试工作只是体育教师的事情,能按要求把学生测试完成并上报教育部网站了,测试工作就算完成了,后续工作没有安排人员负责,到毕业时对毕业生资格进行审查时根本不考虑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达不达标,只是审核人才培养方案中规定的学分合不合格,来判定学生能不能毕业,结果造成学生不重视测试工作,起不到通过测试提高学生积极锻炼的效果和《标准》的意义。

(5)教育部《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的通知要求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中心,安排专门人员负责,完善工作条件,每年对所有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测试,测试成绩向学生反馈,并将测试结果经教育部门审核后上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管理系统,形成本校学生体质健康年度报告。[4]及时在校内公布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总体结果。经了解大部分学校只是将测试结果经教育部门审核后上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管理系统,形成本校学生体质健康年度报告也只按本地教育行政部门要求上交,针对本校学生体质健康整改措施也没有,也并不向学生公布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总体结果,明年继续重复同样的测试工作,《标准》实施目的和意义完全失去了。

4 结论与建议

(1)体质健康测试后,首先要做好数据统计、对符合附加分的同学进行成绩修订,其次做好学生对测试成绩的咨询事宜,然后及时发布补测日期等相关通知,以利于补测工作的开展。

(2)加强对学生教育工作,学校在进行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是执行教育部规定相关要求,使学生认识到这是完成高等教育学业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与自身毕业和奖助评优息息相关,各学校制定符合学校特点的相关规定,保证《标准》里面的相关要求能落到实处。

(3)建议学校与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沟通,将测试数据上报时间按照学年执行,将现行的上报时间推后到每学年的下学期,也就是在每年的4、5月份上报测试成绩。

(4)测试工作是全校性工作,贯穿于学生四年的大学生活,学校要从学生培养角度制定完善从学生入校到学生出校的工作计划,要把学工处、教务处等部门纳入测试工作,各部门要互相协调,落实责任,明确人员的工作职责,将测试工作按《标准》形成一个完善的工作系统。

(5)体质健康测试后,做好数据统计、上报工作后,及时将测试数据下发到学校职能部门与各院系,通知到学生。

5 结束语

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以此拥有健康的身体素质,从而培养学生终生体育锻炼意识。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工作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建立更完善的测试体系,在各部门、各学校的努力下,体质健康测试体系会不断完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