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狐蓉,伍玲婧,谢 佳

(贵州师范学院数学与大数据学院,贵州 贵阳 550018)

班级管理是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科学合理的班级管理模式有利于班级学风建设和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因此,高校辅导员在落实班级管理工作要以《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为“风向标”,始终坚持以生为本,遵循学生成长成才发展规律,扎实班级管理这项基础性工作。

1 班级建设的意义

班级是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它对教师授课、学生学习、学生成长发展的影响深刻且深远。做好班级建设工作,对于提高学校素质教育的效果、教师的教学质量、学生的综合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2 阻碍高校班级管理工作的因素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顺利开展教育教学的有力保障,良好的班集体对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但高校班级建设工作易受到主、客体,建设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给高校班级建设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和阻碍。

2.1 学生强调自我意识

学生自我管理是指学生为适应社会发展、时代需求,积极主动地进行自我管理,实质上是自我价值实现的过程[1]。当代大学生基本是2000年或2000年后出生的“00”后,多为独生子女。同时,他们成长在新媒体迅猛发展的时代,因此被称之为“网络原住民”。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让学生能够通过网络快速便捷地接触到更多的新事物、新思想。由于家庭和社会等因素的多重影响,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强,自我管理能力弱,任何事都强调平等,常以自我为中心,难以融入班级,集体荣誉感较弱,重视个人得失,团队合作意识薄弱。强烈的自我主观意识,让他们不甘愿受到外界的管理与束缚,这为开展班级管理工作带来了难题。

2.2 大学生心理问题日益增多

通过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结果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较多,且人数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学生心理问题源于多方面:其一学业难题,大部分学生认为大学应好好放松,从而对学习较为懈怠,导致多门课程挂科,学士学位证授予困难,产生焦虑。其二是人际关系,“00”后学生多为独生子女,比较自我,养成了孤傲的性格,不愿甚至不屑与同学交往,这样的学生最易与同学产生摩擦。相反,有部分学生自视过低,内心极度敏感自卑,不喜与同学交往,当遇到学习生活上的难题时,得不到及时排解,积压在心里久了,便会无形中产生心理问题。其三为感情问题,大学生对爱情憧憬却又不能完全理解爱情的真谛,身心的不成熟导致内心的困惑。大部分学生在分手之后会走向消极甚至采取极端的方式挽留对方,无法理性地看待情感问题。其四为就业压力,对于大四学生来说,毕业就面临着失业的压力,使得大四学生感到挫败,失眠、恐慌、逃避社会等。加之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影响,使得各大高校实行封闭式管理,让学生失去了“自由”,心理问题更为凸显,这给班级管理工作造成了较大挑战。

2.3 班级管理制度不健全

班级制度涵盖了班级条约、班级日志、班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档案管理制度、评奖评优制度等相关内容[2]。目前,各高校就有关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但这些制度大多流于形式。在学生管理制度中,班级制度体系建设未达到标准化规范化,而是呈现形式化与空洞化。班级管理制度未能与时俱进,随意性大,使其成了摆设。同时,班级制度建设以生为本的理念相对欠缺,未能真正从学生实际学习生活,班级目标追求出发,仅仅以“标准化”的《学生手册》对学生进行管理,无法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化需求,更无法切合不同班级、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的学习生活,当班级制度的建设初衷与实际执行目标未能同向同行,必然会导致班级建设制度无法发挥效能。此外,高校原则上按总体师生配比满足1∶200的比例设置专职辅导员岗位,实行专兼结合、以专为主,足额配备到位[3]。但事实上,一线专职辅导员稀缺已成为普遍现象,这也成为班级管理制度建设的壁垒。

3 高校班级管理的路径

3.1 用辅导员“三心”,树立集体荣誉感

关心、耐心和爱心是辅导员对待工作和学生态度的具体表现。首先是关心,结合学生入学有关信息深入了解每一位学生,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学习动态、家庭情况、情感问题、性格特点等,贴近学生内心情感,耐心与学生交流沟通,尊重学生,聆听学生真实想法,懂得换位思考,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做到真正地关心学生。对于特殊学生,如单亲家庭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等更应投入精力和爱去关心呵护他们,让他们体会到来自班级的关爱、来自老师的关心。其次是耐心,辅导员应通过入学教育、主题班会耐心向学生解答校规校纪、职业生涯规划、学分管理教育等内容,以目标为导向,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耐心地做好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集体荣誉教育,劳动教育,引导学生积极融入班级,竞选班委,凝聚师生合力。最后是爱心,爱是教育的原动力,关爱学生是一名教师师德师风最重要的体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青少年正处于拔节孕穗期,思想尚不健全,三观尚不成熟,更需要我们精心呵护,大学生是具有个性的个体,需要用真情实意去感受他们、关心他们,才能收获他们的认可与尊重,从而更好地教育引导学生向前发展。

3.2 用辅导员“二意”,强化心理疏导

辅导员“二意”主要体现在对工作全心全意,对学生真心真意两方面。尽管大学生生理已趋向成熟,但心理正处于高速发展期,心智不成熟不稳定,很多学生表面看着阳光开朗,但出现学习、情感、人际等问题时都会引起他们的思想变化。作为辅导员,应全心全意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扎实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基础,提高应急应变能力,当学生出现心理困惑时,既能从社会学和心理学专业角度去帮助学习进行问题分析,疏导情绪,又能设身处地站在学生位置上来考虑,给予学生人文关怀,使学生可以得到情感的寄托。真心真意对待每一位学生,在进行心理疏导时,辅导员要认真、耐心倾听学生的诉求,尊重学生的隐私、关心学生的现状、引导学生释放情绪、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班级活动,帮助学生树立阳光心态。

3.3 对标学校制度,细化班级管理制度

班级制度对于一个班级的标准化建设、班级的规范化运行、优良班风学风考风的养成等具有重要作用,有益于学生言行举止、良好品格规范化养成,促进班级向心力的形成,让学生在班级中体会到归属感和获得感。根据学校教育管理制度相关文件精神,完善班级管理制度,以班级实际情况为遵循,首先是加强班级日常管理制度建设,主要包括党团建设制度,宿舍管理制度,日常管理制度;其次是加强学生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建设,通过自荐与民主选举,选举思想政治过硬,业务能力强,学习优异的学生;再次是加强班级学习制度建设,重点强化班风学风考风制度建设;最后是加强班级信息化建设,建设班级信息管理数据库,通过网络搭建家校联系桥梁,促进各方沟通,充分利用学校信息资源。班级管理制度的贯彻落实需要依靠班级每一位成员,因此,做好班级管理制度建设的前提是要以学生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满足学生成长成才要求。班级管理制度一旦落地生根,就必须强制执行,秉持制度面前,人人适用、人人平等的原则。

4 结语

高校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战场,是为国育才为党育人的主阵地,大学生是否全面发展直接关系到高校素质教育的成效。辅导员要始终明白做班级管理工作的最终导向是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调节的能力,应创新管理模式,用辅导员“三心二意”,帮助学生树立集体荣誉感,强化心理疏导,以“五力”夯实班级建设功底,以“四位一体”为抓手,破除学分制弊端,细化班级管理制度,与时俱进。同时,学生班级管理工作强调协同育人,坚持“全员、全方位、全过程”人才培养方略,打破班级建设中各主、客体之间、环境因素等方面的壁垒,使其齐头并进,助力学生综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