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素峰

(徐州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江苏 徐州 221006)

“广告”一词源于拉丁文,意思是“我大喊大叫”。这个词的出现和古罗马的商人有关,为了多卖点货,他们常常雇人满大街吆喝,让大家都来自己店里买东西。中国古代的广告有过辉煌的历史,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我国就有了户外广告。《韩非子》中说:“宋人有沽酒者,半概甚平,遇客甚谨,为酒甚美,悬帜甚高。”这个“帜”就是“酒旗”,是一种古老而流行的户外广告形式。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广告业也一直在不停地改进,慢慢出现了与自身行业相符的广告形式。虽然广告更多的是一种视觉艺术,但汉字凭着自己独特的魅力,尤其是多种修辞方式的运用,在现代广告中也有着非常精彩的表现,增强了广告的可读性、趣味性、形象性和感染力,使广告散发出独特的魅力。本文略谈几种文字技巧在广告中的应用。

一、楹联在广告中的运用

楹联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之一,字句凝练,整齐精严,内容丰富,而与书法的美妙结合,又成中华民族绚烂多彩的艺术独创。楹联巧妙运用于广告中形成的楹联广告,是我国独有的一种广告形式,按现代广告分类主要可以归入POP(售点广告)中。借助于楹联的特殊作用,此类广告或妙趣横生,或典雅优美,读起来别有风味,是最能体现中国文字魅力、最符合国人口味的广告形式。同时它又能起到装饰美的效果,各行各业都喜欢用,现在依然有着强大的魅力。

比如作家李准为绍兴咸亨酒店所题的广告联:“小店名气大,老酒醉人多。”青年作家孙涛为深圳某四川火锅城所题广告联:“小窗幽记,巴蜀风月;围炉夜话,香辣江湖。”此联嵌入了《小窗幽记》和《围炉夜话》两部古书名,很有文化韵味。上下联一刚一柔,上联写的是酒楼明窗素几的装修风格,才子佳人,临窗小酌,眉眼中风月无限;下联则突出了四川火锅香辣红火的特色,吃火锅在南方又被称为“打边炉”,三五知己,围炉夜坐,唇齿间翻滚江湖。再如其为某小吃店所题广告联:“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拼死拼活替自己挣钱。”考虑到食客的特点,此广告联朴素直白,特点是使用了中国人最熟悉的语言,风趣幽默而又实实在在地抓住了相应阶层食客的消费心理,一笑之下立刻拉近了和大家的距离。

二、“诗词”在广告中的运用

诗词作为一种高度凝练的语言艺术,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想象丰富、富有节奏感、韵律美,又往往以生动的形象寄寓深刻的哲理,表达作者对于人生的思索,是我国文化遗产中的瑰宝。诗词运用于现代广告中,具有其他手段无可比拟的艺术魅力。

诗词广告不一定是原创,更多的是借用,比如昆明风驰广告公司曾经设计过一则环保广告,文案如下:“千山鸟飞绝——今天;万径人踪灭——明天。”这不仅仅是一句古诗,也许更是一句可怕的预言。柳宗元的《江雪》,大多数人从小学时就会背,为那种孤绝的意境叫好,广告人加上一句提示语,就成了一则极具震憾力的环保公益广告。再如露晨矿泉山广告“众口寻她千百度——哦,她在飞龙山中‘露晨’处”。杜康酒广告“何以解忧,惟有杜康”,孝感白酒广告“举酒邀明月,对饮成三人”,乐斯化妆品广告“无意苦争春,一任春芳妒”,雪豹皮装广告“年年岁岁雪相似,岁岁年年豹不同”,《文摘周报》广告“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周报》”,春兰空调机广告“日出江花红胜火,春兰江水绿如蓝”,金州一建广告“安得广厦千万间”,台湾远东百货公司礼品中心广告“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通篇援引古诗。

三、双关在广告中的应用

双关就是巧妙地故意让一个(或几个)词语、一句(或几句)话关涉到两个方面的一种修辞手法。双关主要是利用词语的谐音(同音或近音)或词语的多义性构成的,也有一句(或几句)话关涉到两个对象的双关。

麦肯·光明广告公司曾为平安保险公司制作过一则电视广告,摄制组在青海的“平安县”、北京的“平安大街”、广西的“平安乡”、上海的“平安里”、东北的“平安屯”等真实地拥有“平安”地名的地方,拍下了一组组富有当地特色的画面,还有人们内心深处对平安生活的衷心祈福。

“平安”的地名,与“平安保险”的名称;“平安”的祝福,与“平安保险”的业务,都结合得恰到好处,混然天成,“中国平安,平安中国”将中国文字的魅力表现到了极致。

沿用同样的思路,麦肯·光明还为平安保险在北京制作过一组平面广告,选用的是尹明德等三位百岁老人的黑白照片,文案是“一辈子只有平安好”。三位有名有姓,就是生活在我们身边的百岁老人;一句再平常不过,似乎随口而发的感叹:“一辈子只有平安好!”唤起了人们对平安幸福的无限向往。此外还有谐音双关,“补钙新‘钙’念,吸收是关键”(龙牡壮骨冲剂广告);借义双关,“阿里山瓜子,一嗑就开心”(阿里山瓜子广告)。

四、谐音在广告中的应用

广告人喜欢用谐音字,最精彩的莫过于台湾华力灭蚊器的广告语——“默默无蚊的奉献”。其他还有:闲妻良母(洗衣机)、咳不容缓(止咳药)、百衣百顺(电熨斗)、饮以为荣(酒)、百礼挑一(礼品)、步步为赢(鞋)、肠治久安(药)、衣衣不舍(衣服)、以帽取人(帽子)、一箭如故(箭牌口香糖)、食全食美(饭店)、将芯比芯(电脑)、有杯无患(杯子)、无胃不治(胃药)、别具一革(皮革)、锁向无敌(锁)、骑乐无穷(自行车)、微利是图(房产)等。

上面这些成语的正确用法分别是:默默无闻、贤妻良母、刻不容缓、百依百顺、引以为荣、百里挑一、步步为营、长治久安、依依不舍、以貌取人、一见如故、十全十美、将心比心、有备无患、无微不至、别具一格、所向无敌、其乐无穷、唯利是图。

有时则不改变成语的字,而是借用其意,比如饺子铺广告——“无所不包”,石灰厂广告——“白手起家”,当铺广告——“当之无愧”,牙刷广告——“一毛不拔”,药店广告——“自讨苦吃”,等等。

除了成语,有些俗语也被用来做广告,比如曾波为“三源美乳霜”设计的“没什幺大不了的”和“‘大不了’退款”。

广东黑马广告公司有一则反对盗版的公益广告,选用了“齐白石”和“杨白劳”这两个在中国众所周知的名字,“反对齐白食,不能杨白劳”,以谐音的方式表达了反盗版的主张。

《北京晚报》2001年推出了“反对晚报”的系列形象宣传广告,巧妙运用了“晚上”和“早晚”的两重意思,标题文案还有“晚报,不晚报”等。

2003年,在李奥·贝纳广告公司的精心策划运作下,麦当劳“我就喜欢”的宣传语迅速传遍全球,很快成了一句风靡的流行语。围绕着这个概念,麦当劳推出了一系列的活动和广告宣传,一组以“我就喜欢”打头的平面广告最为引人注目,每句话都让人咋舌:“我就喜欢看人脸色”、“我就喜欢不把父母当父母”、“我就喜欢见一个爱一个”、“我就喜欢娘娘腔”、“我就喜欢被人指指点点”、“我就喜欢动刀子”、“我就喜欢没骨气”、“我就喜欢跟老师动手”、“我就喜欢拉帮结派”、“我就喜欢混”。

汉语是一种含义极为丰富多彩、曲折回还的文字,运用得当,精彩无限。当你看到相关图片,知道其中的话分别出自 “中医师”、“时尚的母女”、“喜欢玩具的男孩”、“花旦演员”、“接受按摩的女士”、“理发师”、“习练瑜珈功者”、“跆拳道学员”、“乐队”、“调酒师” 之口,那令人瞠目结舌的“离经叛道”,立刻化成了一语双关的轻松调侃。

五、回文在广告中的应用

回文是中国一古老而奇巧有趣的文字游戏,正读倒读皆成名。三九皮炎平有则广告巧妙借用了这一方式,以“止”、“快”、“痒”三个字,围绕着产品功能,玩了个文字游戏。无论你横着读,还是竖着读,读到的都是“快止痒”、“止痒快”、“痒快止”三句话。

这则广告主要在公交车站等处发布,醒目分明的颜色,极易引起人们的注意。人们以一种游戏之心看广告,最终毫无防备地欣然接受了产品诉求,而“横竖都快”的点题,让人印象深刻。

我们经常可以在茶壶上看到一句回文:“可以清心也”、“以清心也可”、“清心也可以”、“心也可以清”、“也可以清心”。某饮料的广告仿“可以清心也”,用五个字组合出了“可以解渴也”、“以解渴也可”、“解渴也可以”、“渴也可以解”、“也可以解渴”五种读法。

“广告”继小说、戏剧、音乐、绘画等之后,被称为“第八种文化”,它有着经济和文化的双重属性,一位广告人曾这样说:“语言是人类文化积淀最深刻的表现。当广告语融入了人们生活的时候,广告的影响就远远超越了经济领域,而意味着广告悄悄地参与了社会文化的建构。对广告的文化认同,其意义远比对广告的功能认同深刻。”

优秀的广告创意都折射着历史与文化的痕迹,相信通过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体会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只要你有心,就可让古老的唐诗宋词、长篇短句处处充盈新鲜的创意。

[1]孙涛.广告创意的视觉表现.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2]夏传才.诗词格律·鉴赏与创作.南海出版公司,2004.

[3]徐国云,钱玉良.广告点子库.经济日报出版社,1996.

[4]倪宝元.修辞手法与广告语言.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