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磊萍

(孝感市社会福利和医疗康复中心 心理医院,湖北 孝感 432000)

国家越来越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2001年,教育部印发 《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指出: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2007年,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郑重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各高校积极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与自杀预防工作体系,加大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力度,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一边是大张旗鼓的心理健康教育,一边是大学生因心理问题引发的极端行为依然存在,这说明目前高校教育工作者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和实践还存在一些偏差和误区,并影响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事业本身的健康发展。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误区

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经过十几年的摸索和发展,已比较成熟并取得显着成效,正发挥其应有的重要作用,逐渐为人们所重视,但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一些误区,弱化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这些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1.重专业辅导教师的作用,轻全员的力量。

一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只有专职或兼职的辅导老师在“孤军奋战”,似乎与其他人无关。事实上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素质培养,是心灵的“养育”,需要靠良好的育人环境的滋养。每一个教职员工都有责任和义务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我们必须意识到,高校的每一个教职员工,只要和学生发生联系,就会对其产生心理的影响;必须意识到每个人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任何场合、任何活动中都可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它应当成为一种理念,融入到整个学校工作中去,融入到所有教师的所有行为中去,仅仅靠专业辅导老师的“孤军奋战”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全体教职员工都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观念,充满全员意识,才能走出“孤军奋战”的误区。

心理教育专业人员常常感慨: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自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刚刚有一点成效,就可能因某一个老师的不良甚至可恶的行为而付之东流。此即“师源性心理伤害”的负面作用。“师源性心理伤害”是由于教师自身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不佳,从而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消极影响,有的教师打骂学生;侮辱性地批评或嘲讽;讲课死板,教学水平低下;教学方法简单粗暴,不讲道理,等等,引发学生厌学、注意力不集中、焦虑、恐惧等心理困扰和心理问题,对学生心理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这种教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的伤害包含两方面:一方面指教师做出的伤害学生心理健康的行为,另一方面指学生在心理上所受到的来自教师的伤害。教师心理问题是造成师源性心理伤害的根源,如果不及时调整,则会对学生身心发展产生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教师是学生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影响源之一,教师的言行举止是学生效仿的榜样,并在其心灵深处打上深刻的烙印。教师心理健康更是培养学生心理健康的必要前提,心理不健康的教师会“制造出”心理不健全的学生。

因此,要有效发挥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首先要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这无疑对发挥全员心理教育的作用是非常必要的。

2.重心理问题诊治,轻预防引导。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在于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提高心理素质,防治心理疾病,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以预防教育为主、防治结合。应把重点放在面对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普及教育上,同时关注有心理障碍及心理疾患人群的心理治疗、心理康复工作。但一些高校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以解决心理疾病为目的,将工作的重点放在少数学生心理问题的辅导、咨询、诊治上,忽视大多数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迫切需要,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窄,教育的对象和范围有很大的局限性,影响到心理健康教育整体作用的发挥。一些高校偏重于筹建心理咨询室,配备专业心理辅导老师,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忽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普及与常规化的教育与引导,从某种程度上将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同于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咨询活动固然是重要的,但把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定位于为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忽视全面提高所有大学生心理素质、健全所有大学生的人格的目标的实现,这无疑是一种偏差。从广义上讲,心理治疗、心理咨询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之一,但就与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而言,这三者有不同的目标层次,心理治疗主要是矫治学生的心理疾患、心理障碍和不适当行为;心理咨询则是要帮助学生,学会用有效的、合理的方式满足自己的需要,提高人际交往水平,学会自主地应付压力、挫折、冲突等带来的心理困扰,防止心理疾患的产生;而心理健康教育则是在促进学生提高整个心理素质水平,培养其心理调适能力,能主动地适应社会、解决自身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充分发挥个人潜能。因此,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在进行心理问题的诊治、心理咨询的同时对大学生进行全面的心理素质的教育,唯有如此才能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最大功效。[1]

3.重障碍咨询,轻发展咨询。

障碍咨询指为各种有障碍性心理问题的咨询对象提供心理援助、支持、矫正、治疗。发展咨询指根据学生心身发展的特点,帮助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尽可能地圆满完成各自的心理发展课题,妥善地解决心理矛盾,更好地认识自己和社会,开发潜能,促进个性的全面发展和人格完善。

心理咨询是已为人们所重视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从心理咨询工作开始,从解决学生的心理障碍入手的。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人们常常只意识到大学生心理问题严重的一面,在不自觉的状态下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定位在存在心理障碍、人格缺陷的少数异常大学生上,而忽视多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事实上,有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是少数,更多的学生面临的是成长与成才、情感与事业、日常生活事件的处理等问题。这些问题并不构成心理疾患的主要方面,但它们都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健康成长。

对有各种心理异常的学生来说,如果不能通过障碍咨询及时地予以解决,则可能出现更为严重的心理危机。但更重要的是针对广大心理健康学生提供发展性咨询。发展性咨询能够帮助广大学生了解自己在心理发展过程中要注意的各种心理异常问题,更能促进全体学生充分挖掘自己的潜在能力,提高环境适应能力,充分发展自我。

如果把高校心理咨询的侧重点放在障碍咨询上,则势必降低心理咨询的作用,不利于对全体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咨询应当成为心理健康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2]

4.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轻家庭作用。

人们往往忽视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危机带来的深远的影响,尤其是众多的大学生家长意识不到这一点。家庭是大学生自幼成长的环境,现在依然还在与他们发生紧密的联系和影响,并且对他们的心理状况和行为模式依然产生强大和深远的影响。

首先,家庭成员的关系、家庭结构的变化等都可能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心理状态。我们发现一些大学生因家庭突然发生重大变故(亲人伤亡、父母离异或分居、父母失业),易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一些心理专家认为:在这样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大学生,难以适应社会,在大学期间如果遇到感情、人际交往等方面的挫折,容易唤起早年在家庭受到的创伤性记忆,从而产生消极情绪和心理异常。

其次,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父母的不当教育方式和过高的期望与大学生心理危机也有很大的关系。过于严格的要求或过高的期望都会增加大学生的心理压力。一旦达不到父母的期望,有的大学生感到无颜面对自己的父母,害怕父母的责备,甚至认为自己无用,可能因此而选择自杀的方式来逃避。反之,溺爱的教育方式也会带来诸多的消极影响,使他们形成懦弱、依赖、以自我为中心等性格,增加遭遇挫折的机会,大大降低对挫折的承受能力。

但是一些家长由于缺乏心理危机的基本认识,往往忽视家庭是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刺激源,家庭突然发生重大变故后易导致学生的心理或行为异常;否认自己的孩子有心理问题,即使孩子发生心理危机也置之不理。尤其令人棘手的是:当学校对出现心理危机的学生采取积极的干预时,遭到家长的阻抗,双方易产生矛盾,甚至长期僵持不下。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应对策略

1.全员参与,全面渗透。

心理健康教育是全体教育工作者所共同承担的任务,因此学校要动员全体教职员工积极行动起来,按照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日常生活等方面的工作态度及工作行为,树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人人有责的观念。要对全校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有必要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学校还可以通过开设心理健康讲座、工作经验交流会等多种形式,使每位教师树立关心学生心理健康的意识,具有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能力,掌握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辅导策略;同时,教育工作者还要掌握调节自身心理状态的方法,保证自身的心理健康。

2.活跃校园文化,建立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高校要从校园文化建设入手,建立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校园文化是学校潜在力量,它的作用有时比正式的心理教育课程的影响还大,起着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必须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校园文化有多重的教育功能,其中心理教育功能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功能之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离不开校园文化。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丰富校园文化内涵,提高校园文化品位,增强校园文化心理教育功能,是当前高校面临的新任务。应将心理素质教育渗透到大学生学习生活、活动的方方面面。

3.变传统的“问题式”或“诊治式”心理健康教育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根据教育对象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以人的向善性为价值取向,运用积极的内容、方法和手段,从正面发展和培养个体的积极心理品质,防治各种心理问题,促进个体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活动。

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式”或“诊治式”心理健康教育)暴露的基本是人生和社会的消极因素,这种消极因素渲染和传播的是消极的心理体验。心理健康教育最缺的就是一种振奋精神、积极向上、充满活力、洋溢幸福的价值取向和配套的内容与范式。而这就是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所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就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针对以往心理健康教育重心放在“诊断和解除痛苦”上,侧重于问题学生和学生的问题,治标不治本等一系列问题,提出对人性要坚持积极的评价取向,加强人自身的积极因素和潜能的开发,以人固有的、实际的、潜在的和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和善端为出发点,用积极的心态对人的心理现象 (包括心理问题)进行解读,诠释和解决当前的许多社会心理危机、矛盾、冲突和困惑,从而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品质,让个体学会创造幸福,分享快乐,使自身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保持生命最佳状态,从而提高心理免疫力和抵抗力。概括地说,就是从积极的视角,以积极的价值取向,用积极的内容和方式塑造洋溢着积极精神、充满希望和散发春天活力的健康心灵。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对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简单否定,而是对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矫正、发展和补充。现代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是:从消极、被动、补救向积极、主动、预防和发展的方向转型;从面向个别学生和学生的问题向面向全体学生和全面开发心理潜能、提高心理素质方向转型;从专职教师的专门服务向全员参与的全过程、全方位服务方向转型。

这种发展趋势与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是一致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一般划分为三级:一级目标是以预防教育为主,面向全体学生,注重潜能的开发和心理素质的培养;二级目标是以解决心理问题为主,针对普遍的心理问题进行辅导和咨询,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三级目标是以治疗心理疾病为主,针对有心理障碍和疾病的个体进行心理诊断和治疗。长期以来,实践的重心通常局限于三级和二级目标,而对一级目标缺乏足够的重视。因此,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强化一级目标,兼顾二级和三级目标,实现三级目标之间的有机统一,使心理健康教育落实到全体学生,体现在学生成长的各个方面。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对象主要聚焦在少数问题学生身上。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在指向问题学生和学生的问题的基础上,特别强调面向全体学生,并且包括教师和家长,使所有人既是自我教育的主体,又是接受教育的对象,从而构建起新型的教育结构内在的双主体的平等关系。[3]

我们应该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以弥补“问题式”的、“病理式”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不足,使心理健康教育朝着新的方向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4.多途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要以讲座、报告、心理沙龙、主题班会、心理剧表演、心理知识竞赛等形式为载体,通过报纸、板报、海报、广播、电视、网络等工具大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可成立学生心理健康协会,并积极指导协会开展具有自身特色的活动,如心理培训、电影赏析、心理沙龙、心灵茶座等,提高学生的心理自助及助人能力。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要注重活动的内容、方式和方法,要积极构建团体咨询与个别咨询相结合、面谈咨询、书信咨询与网络咨询相结合的心理咨询与辅导体系,全方位服务学生,及时解决大学生的各种心理问题,帮助他们走出心理危机的困境。

5.充分发挥家庭作用。

家庭是培植大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大学生经受挫折和出现心理危机后的疗养所。因此,应重视和推动家庭教育的开展。高校应该构筑良好的沟通桥梁,要主动和家长联系、沟通,取得家长的理解、支持,树立家长的心理危机干预意识,消除家庭的刺激源,充分发挥家庭在心理健康方面的作用。

[1]彭晓玲.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误区与对策思考[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4).

[2]曲士英,杨冬.走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误区[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

[3]王新波.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回顾与展望[J].中国特殊教育,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