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晓庆

(哈尔滨商业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8)

摘 要: 春秋时期,周王室日益衰微,诸侯纷起争霸,传统礼乐制度遭到极大的践踏与破坏,西周的官学制度开始解体,学术渐呈下移之势。学术下移使社会私学教育兴起,孔子和墨子的私学教育在当时影响较大,并称显学,但二者在教学对象、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等方面却是同中有异。本文比较了孔墨教育思想的异同,并深入挖掘了其对当代教育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孔子 墨子 教育思想

先秦时期,我国的教育制度经历了由“学在官府”到“私学兴盛”的发展历程。西周时期,学术官守,教育是贵族阶级的特权,教育主要为政治服务,教育理念与国家意识形态密切相关。春秋时期,官学失守,私学教育兴起,教育无须服务于政府意识形态,学术的自主性较强。孔子和墨子的私学教育在当时影响较大,并对后世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孔墨私学教育兴起的历史背景

西周时期,随着礼乐制度的逐步建立与完善,国家的政治事务逐步细化,国家职官的种类和数量渐趋增多。西周的国家职官多由贵族子弟承担,因而对贵族子弟的教育工作就显得迫切而必要。为了有效传播文化知识及培养优秀人才,西周建立了官学制度,其根本特征是“学术官守”,即学术和教育为官方所把持,国家的文献典籍及学术资源等均掌握在官府手中,普通百姓根本无法接触,这种教育体制的等级性及知识垄断性都非常强,教育呈现出显着的“官师合一”与“政教一体”的特色。

春秋时期,王室式微,诸侯坐大,天下渐趋“无道”。“学在官府”的教育体制已无法维持,“学术下移”局面开始出现。《论语·微子》中就有孔子关于周乐师流落民间的记述:“大师挚适齐,亚饭干适楚,三饭缭适蔡,四饭缺适秦,鼓方叔入于河,播鼗武入于汉,少师阳、击磬襄入于海。”这些原先服务于中央政府的知识分子在流入各地的同时,也将其所学及所掌之典籍带到各地,客观上促进了文化知识向下层的传播,伴随而起的就是私学教育的产生。

私学教育主要指私人聚徒讲学,由于“学”已经为“私”,因此私学所招收学生的身份地位已无明确的等级要求,私学教育使得广大平民阶层获得了受教育的机会。私学教育不受政府控制,其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均无须服务于政府意识形态,学生的来源及学成后的归属无须政府统一安排,所以享有极大的学术自主性。这一时期私学教育的成功典范当首推孔子和墨子的私学教育。

二、孔墨教育思想的异同

孔子和墨子的私学教育不但为社会培养了人才,而且形成了自己的学派学风,在当时的影响非常大,因此有“世之显学”的说法。二者在教学对象、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等方面各有异同之处,具体表现如下:

1.教育对象的异同。教学对象的问题是贯穿中国教育史始终的核心问题之一,它主要讨论的是受教者是否有资格接受教育或接受教育群体所具备的条件等问题。孔子与墨子的私学教育不再限制入学者的背景与年龄,不同于西周时期只为贵族提供教育机会的官设机构,广大平民阶层开始获得受教育的机会。孔子“有教无类”的主张使传统教育由贵族垄断的局面得到了改变。孔子招收的学生来自社会的各个阶层,三千弟子身份不尽相同,有孔子称之为贤,却独在陋室不改其乐的颜回;也有办事通达、善于经商之道的子贡;有像孟懿子一样的贵族,也有像仲弓父一样的“贱人”。墨子虽未明确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口号,但同样把教育对象推及于社会各个阶层,主张上至“王公大人”下至“匹夫徒步之人”皆有受教育的权利。与孔子不同的是,墨子所选择的教育对象主要是“农与工肆之人”。墨子主要从底层人民的要求与根本利益出发,更多地教给劳动人民一些实用知识,在《墨子》一书中就有物理学、逻辑学、光学、力学、军事学等自然科学内容。

孔墨对于教育对象的泛化,其实是有着深刻人性论基础的。孔子主张“性相近,习相远”,认为人生而本性相近,后天学习使人与人之间产生了差距。墨子主张“士亦有染”,认为人如素丝,入什幺染缸就会染什幺样的色,后天教育和环境对于人的成长至关重要。虽然社会有高低等级的差别,但人性本同,缩短人与人差距的有效手段就是教育均等,因此,教育必须突破阶级限制。孔墨的私学教育扩大了教育对象范围,对当时文化教育事业及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孔墨的私学教育并未能突破周代宗法社会男尊女卑的社会局限,女性仍被排除在外。

2.教育目的的异同。古代教育系统多以为统治阶层培养或输送人才为根本目的,教育与政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孔墨的教学目的的相同之处是他们都把教育作为实现自己社会理想和人生价值的重要手段,孔墨教育延伸了教育的目的,不仅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人才,同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派学风。孔子私学教育的明确目的就是培养能够从事国家政务的君子。“君子”一词在《论语》的20篇中都有出现,出现的次数达107次之多,可以说,“君子”是贯穿《论语》一书的核心概念。孔子所谓的君子是德才兼备的人才,既要有良好道德修养,又要有参与政事为国家出力报效的能力,“学而优则仕”的入世思想一直是儒家所倡导的主流。墨子教育学生的目的是培养比君子更加实际的兼士,兼士要以“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为己任,能做到“饥则食,寒则衣之,疾病侍养之,死丧葬埋之”(《墨子·兼爱》)。孔子私学教育的目标指向是贤人政治,而墨子私学教育的目标指向则是“为义以救天下”。

3.教育内容的异同。孔子教学的内容,《论语·述而》载录为“文,行,忠,信”。“文”指用文献教育学生,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孔子在教育弟子的过程中经常要求弟子“博学于文”,这里的“文”即指历代文献;“行”指用社会生活实践教育学生,提高学生的社会生活能力,孔子的教育内容承续着西周官学以“六艺”为教的传统,注重对学生技能的培养,其中的“射”与“御”主要就是对学生射箭技能和驾车技能的培养;“忠、信”是指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论语·述而》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是孔子进行教育活动的总纲领。“仁”是孔子道德教育的最高标准,“仁”是要有“爱人”情怀的美好品质,其核心之义为“忠恕”,具体表现为《论语》中的“恭、宽、信、敏、惠、忠、恕”等优秀道德品质。因此,概括来说,孔子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技能教育、人文教育与道德教育三大方面。

墨子私学在教育内容上除了以“兼爱”为核心的道德教育之外,还非常注重科学技术教育。墨子不仅是一位卓越的思想家,还是一位优秀的实践家。在长期生产劳动中,墨子掌握了许多高超技艺,并在实际教学中将其传输给弟子,指出“故圣人作诲,男耕稼树艺,以为民食”(《墨子·辞过》)。《墨子》记载,墨子为了阻止楚王攻打宋国,只身前往游说楚王,楚王恼怒,想要扣押墨子,墨子给出的反击理由是“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可见,在墨子的弟子中,大部分人已掌握了实战之术。所以说,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是墨子私学教育的主要内容,他强调的是“学”与“用”的紧密结合。

4.教育方法的异同。孔子和墨子的门徒都比较多,而且来源复杂,他们的年龄、出身、性格特征不同,文化水平及道德修养也参差不齐,甚至学习要求及目的不同,因此,孔墨都主张“因材施教”,就是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个性化教学,孔子非常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主张针对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进行有差别的教学,故而孔门十哲才有“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的区分;墨子经常按照学生能力的不同,对学生进行分类教育,所谓“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节”(《墨子·大取》),要求学生各扬其长,“能谈辩者谈辩,能说书者说书,能从事者从事”(《墨子·公孟》)。相较共性而言,孔墨在教学方法上的差异也比较明显。孔子强调启发式教学,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子路》),认为兴趣是学习的最好导师,所谓“知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者不如好之者”(《论语·雍也》);墨子则强调要“强教于人”,主张送教上门,“遍从人而说之”(《墨子·辞过》),认为“今求善者寡,不强说人,人莫之知也”(《墨子·公孟》),同时鼓励学生要自主学习、自求自得,反对“击之则鸣,弗击则弗鸣”的学习方法。

三、孔墨私学教育的当代启示

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观念发生一系列转变,孔墨私学教育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可以为当代教育提供借鉴意义:

1.理论与实践要紧密结合。当今社会,教育存在着一定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的问题。一些学生只是盲目地学习理论知识,忽视其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导致理论与实践无法正常对接。不管孔墨私学教育的目的为何,“学以致用”都是其教育的根本。因此,当代教育所培养出的人才,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根基,而且要有较强的动手能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习主席的言论对这个问题做出了全新的阐释,于学生而言,需要对专业有正确的定位,同时进行与专业有关的社会实践,积极适应社会需求,使得学有所用,于学校而言,需要在实践教学方面有所倾斜。

2.师生关系要重新定位。在以往教学中,教育系统过于强调教育者的主导地位,从而忽略受教育者是学习主体这一重要因素,当代教育要扭转这一局面。当务之急是提高教师团队的素质,在教学方法上以启发式教育取代填鸭式教育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学途径上反对一言堂,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也是构成教育的基本要素之一,学生接受知识的程度与师生间的互动有密切关系,师生的身份在无形中发生转变,老师要由过去传授者变成引导者,学生要由单纯的接受者变为主动的思考者与实践者。

3.品德教育要切实地施行。孔子和墨子的私学教育都非常注重学生德育,孔子主张“仁爱”,墨子提倡“兼爱”,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而良好的道德观念。当今社会,商品经济快速发展,而一些学校的品德教育却没有很好地得到切实施行。大学生是国家建设的生力军,高校道德教育至为重要,当今高校德育工作一定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理论指导。因此,突出道德教育,挽救社会道德沦丧之势,已成为当代教育必须面对与解决的迫切问题。

4.劳动与技能教育的不可偏废。孔子和墨子的私学教育虽然在当时并称于世,但墨子教育思想对后世的影响远不及孔子大。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思想上升为国家主流的意识形态,孔子的教育思想遂被奉为圭臬。孔子重视文化道德教育而轻视劳动与技能教育的教育理念被中国古代学校教育所承袭,甚而影响到现代教育。我们认为,成功的教育所培养出来的合格人才不应仅仅具有较高的文化和道德素养,还要掌握相应的科学技能及较高的实践动手能力。故而当代教育不应该将教育视野仅仅局限在书本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中应加大实践教学比重,传授科学技能,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具有综合素养的全面人才。

除此之外,孔墨“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教育与政治相融合的教育理念等都是当代教育必须要吸收借鉴与积极发扬的。因此,我们认为当代教育要充分借鉴孔墨私学成功的教育经验,做到古为今用、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易连云.德育原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2]彭定光.高校德育的困境与提高德育效力的对策[J].高等教育研究,2002(3).

[3]梁宗华.孔墨私学与传统教育[J].东岳论丛,2008(6).

[4]李淑慧.高校德育工作策略研究[J].教育探索,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