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华

摘 要: 高校“学生德育生活化”是将高校德育回归于生活,这是高校德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向,也是社会进步与国家富强的需要。本文从“德育生活化”的相关内涵剖析入手,解读国内外高校“德育生活化”的实施现状,提出应对高校“学生德育生活化”的运行路径。

关键词: 德育生活化 运行问题 应对措施

由于当前人们价值观念发生的变化,对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德育工作者应理性分析目前高校德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合理定位高校学生德育生活化的目标,做出正确的路径选择。

一、“德育生活化”内涵阐释

所谓“德育”,是指促进个体自主建构道德的价值引导活动。德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德育”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

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系统地对被教育者进行思想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及政治教育的总称。学生德育工作在学校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德育生活化”指的是学生的德育要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础,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有效地开发、利用、整合富有正确价值引导功能的生活资源和现实题材,通过各项相关的德育生活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生活中经历、感悟、构建和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和生命价值的德育[1]。

“德育生活化”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生活情趣,强调以人为本,注重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地位,引领学生在平时的日常生活和实践活动中认识自我、认识社会,培养其健康的思想人格、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和正确的政治观念,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社会和谐和国家进步。

二、高校“学生德育生活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国内外高校“学生德育生活化”实施现状。

1.国外——渗透式生活化德育,全方位地为德育服务(以英国高校为例)。

英国拥有许多世界一流的大学,英国政府及社会各界都十分注重高校的德育,英国高校经过数百年来的积极探索,构建了一套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堂为主渠道、以渗透式的生活化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德育模式。

英国高校的德育全面渗透于各个方面,学校和家庭、政党和宗教团体、课程和社会服务等学生能接触到的人员、场所及事物,都会成为德育的载体。英国高校优雅的校园建筑、浓厚的校园环境、高素质的教师团队形成的校园氛围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影响较大,有利于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良好的道德品质及正确思想的养成。其德育与政治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对本国社会制度及政治经济的高度认同感,并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及体会,进行自我反省,从而悟出符合社会需要的道德观念;英国高校的德育十分注重在包括历史、文学,甚至是理工学科方面的渗透,激发学生对所学专业中道德观念的思考,有利于实现德育目标[2]。

2.国内现状。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批判以往学校德育模式的同时,德育回归生活成为我国德育理论研究的热点,高校德育工作者逐渐认识到“学生德育生活化”的重要性,对此进行了积极的研究和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3]。比如开始的1995年组织大学生们到校外举办爱心学校的活动,结合了社会公德与校园生活;接着开展的一系列以清洁校园为主题的文明修身活动,引导大学生们在劳动中树立环保、责任等意识;教学方式方法上,体验式教学成为高校德育教育的新形式,鼓励学生通过自身参与实践,产生自我体会,促进自我教育,知行合一,从中获得自我成长。这些无一不体现了德育生活化的理念,在生活德育理念的影响下诸如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众多高校的德育正在进行着令人欣喜的改变,演讲、小品、辩论等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纷纷走进课堂,德育公益活动、公益广告等渐渐进入学生的生活,大学生们都逐渐喜欢上德育课。

(二)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校“学生德育生活化”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存在一些问题。

1.德育主体不明确,德育形式欠丰富。

目前我国部分高校颠倒了学生德育工作中主体与客体的位置,将德育工作者作为主体,把学生看成客体,导致德育工作多采用“灌输式”的方法进行。在这样的德育工作中,德育工作者以居高的姿态,通过课堂说教方式,单方面乏味地向学生传达思想的是否崇高性、道德的是否合理性及政治的是否正确性,德育教学往往流于形式化,忽略实效性。

2.德育资源不充分,德育制度欠完善。

首先,在师资力量上,高校教师作为大学生德育工作的直接参与者,其综合素质及德育工作方式方法的选择对高校“学生德育生活化”的实施有着直接的影响。目前,部分德育教师素质不高,其言行举止、生活作风不够雅观,德育内容陈旧,德育方法空洞,不考虑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单纯以自我价值心态为教育导向,盲目地对大学生开展德育教育,故难以切实有效地开展。其次,因为德育工作见效周期长、效益抽象化,直接导致一些高校对德育资金投入不足。此外,一些大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和自我克制的能力较弱,社会上通过多种社交媒体及信息载体传播出来的某些低级、庸俗的社会文化对一些大学生产生负面影响,这势必将成为高校德育工作的阻挠因素。最后,我国中小学生从小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德育教育的功利性较弱。目前的德育体制缺乏有效的结构支持体系,在制度、队伍、机构、模式等方面还有诸多需要协调和规范的关系,存在导向不当、责任模糊与评估主体不明等一系列问题[4]。

3.德育力量不全面,德育途径欠发掘。

就我国高校的德育现状看,德育教育以学校教育为主,学校的德育教育以课堂为主,内容局限于德育教材,考察仅停留在书面考试层面,目标缺乏层次性,脱离生活,这样的德育教育是苍白无力的。“德育生活化”,即是要将德育教育最大限度地贴近于生活,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德育途径方面,学生接触到的德育教育少,主要还是大学生们较乏味的课本和说教式教育,途径和形式都单一,不利于高校德育教育生活化的开展。

三、高校“学生德育生活化”有效运行的路径

(一)树立“以学生为本”德育意识,注重学生的“参与型”管理。

高校的德育教育应以学生为德育教育的出发点,以学生的良好发展为德育目标,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大学生在成长成才过程中树立主体意识,走进他们的生活,关注他们的日常的学习和生活,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了解他们内心真正的需要、遇到的困难与困惑,创设个性化的符合学生需求的教育环境和教学条件,注重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为学生提供自由空间并充分发挥其主体性、张扬其独立个性,全面发展自身价值[5]。

德育生活化还要求德育工作者摒弃说教式的德育教育,激发学生参与实践的意识与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参与、自主体验、自主感悟,德育工作者在这一过程中起引导、监督和答疑解惑的作用,促使大学生通过关注参与后的真实感悟转化为自身正确的思想行为、道德观念和政治态度,完成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养[6]。

(二)充实完善德育资源及制度体系,系统化“学生德育生活化”。

完善高校德育工作者的队伍建设,注重师风师德培养,教师专业能力提高,明确德育工作职责,组建高素质的德育教师队伍,确保师资力量的可靠性。政府、校方等应加大德育生活化的资金投入,结合学生的发展水平,同步社会发展需要,编制、采用合理有效的德育教材,多角度、分层次、个性化地开展德育教育[7]。政府应出台较为完善的管理社会环境的政策,创造良好的德育社会环境,还应加大对大学生们的普法力度,引导他们懂得法律,学会辨别陷阱,拒绝诱惑。高校德育教育应建立覆盖制度、队伍、机构、模式等相关的德育考评支撑体系,建立有序的德育生活化运行通道,调动高校各部门“全员德育教育”的积极性,使得德育生活化具有协同性,真正意义上贯彻落实高校“学生德育生活化”。

(三)德育方式方法多样性、多元化,全方位“渗入式”生活德育。

学校课堂的德育教育不应局限于“德育课”这样的形式,可借鉴英国高校的做法,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学生所需要上的其他课程中,既是对道德教育内容的多角度阐释,又可赋予德育教育更强的新颖性,契合大学生喜欢新鲜感的特性,在学到知识的同时感受到德育的熏陶[8];其次,德育教育的内容应贴近生活,教给大学生们日常生活的技能、为人处世的道理、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用充满生活气息和时代精神的方式对他们进行教育,使得他们更容易接受;德育教育的方法应多样性,除传统的课堂教育外,文体活动、学科竞赛、休闲娱乐等也可相应设计德育教育的元素,引导大学生们“在玩乐中学习、在竞技中提高、在享受中成长”;德育教育的场所应走出课堂,走入学生寝室、图书馆、操场、学校食堂甚至是校外等各种课外活动场所,更真实更全方位地接触生活中的大学生,使他们在生活中感受德育教育,提高价值,提高自我人格。

综上所述,高校的德育教育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今天,高校“学生德育生活化”成为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的必然要求。切实践行学生德育生活化,有利于帮助大学生在实践中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正确的政治观念价值,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国家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有力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张忠华,耿云云.对生活德育理论的反思[J].教育科学研究,2009(10).

[2]刘琳.英国德育评述及其对我国德育教育的启示[J].前沿,2006(4).

[3]王涛,戴均.改革开放30年来大学生价值观变迁的轨迹及其规律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9(10).

[4]张忠华,李明睿.生活德育:我们研究了什幺[J].现代大学教育,2009(4):33-37.

[5]李大健.论高校德育贴近生活的路向[J].思想教育研究,2007(1).

[6]项贤明.回归生活世界的道德教育[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1).

[7]霍功.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09(1):66-67.

[8]寇冬泉.生活育德是中国传统德性培育基本范式的回归与超越[J].道德与文明,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