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耀锋

摘   要: 高校是专业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响应社会服务产业发展需求的社会工作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需具备时代性、整合性和实践性三个基本特征,主要有如下培养路径:立足社会服务产业需求设定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精细化方案;构建“政府—企业—高校—社区—社会组织”联动育人机制;统筹推进高校的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习实训等整合优化;支持学生开展自主创新创业活动并做好跟踪指导等服务工作。

关键词: 社会服务产业   社会工作   大学生   创新创业能力

社会服务产业是涉及亿万群众福祉的民生事业和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大力发展社会服务产业对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及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教育部、民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2019年9月发布《关于教育支持社会服务产业发展   提高紧缺人才培养培训质量的意见》,提出要引导普通本科院校主动适应社会服务产业发展需求,设置社会工作等专业,加快培养适应新业态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对社会工作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新要求。

社会工作作为一种职业化与专业化的社会服务工作,专业人才的素质培养历来受到重视。国外早期社会工作人才培养重视通用型素质的培养,随着社会服务需求不断细化,社会工作逐渐向个人和家庭的微观实践转变,能力培养更注重专业性,对社会工作职业素质有更精细的理解,比如,Bisman把价值观作为社会工作职业素质的核心,重视专业价值的引领和导向作用[1](109-123)。国内近些年的研究关注实践应用导向下社会工作人才能力的培养,比如,姚云云和王遇从课程建设、实习实训等角度分析了社会工作人才职业能力培养[2](155-160)。地方高校应用性转型使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更受重视,邓琼飞探讨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社会工作教学的策略[3](172-176),李树文探讨了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路径[4](81-83)。在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日益增加及社会服务产业快速发展的新背景下,高校如何培养精准响应社会服务产业需求、具有良好创新创业能力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社会服务,是非常值得探究的崭新议题。

一、社会服务产业发展对社会工作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要求

高校是社会服务产业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教育部门近些年一直重视社会服务领域人才的培养培训。《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的通知》《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人才培养的意见》等文件,对扩大人才培养规模及优化专业设置、教学内容、校企合作等方面均提出了具体要求,是社会工作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指南。

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转型发展,面向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的社会服务产业发展呈现出“互联网+健康管理”“互联网+养老”等诸多不同于传统产业的新业态与新模式,对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提出了新的期待与要求。

(一)培养目标要有时代性

人才的成长过程不是孤立的,而是嵌入特定的历史情境与时代背景的。我国新时代的社会矛盾已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在2020年将实现脱贫攻坚并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社会服务产业作为面向老人和儿童等不同社会群体差异化需求的新兴产业类型,对于我国解决新时代的社会矛盾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满足4亿多家庭、14亿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及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切入点。新的产业形态和发展形势需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有不同于以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特征,也就是说,需要有适应新时代社会服务产业发展需求的胜任特征,能在新时代背景下提供高质量的社会服务。因此,社会工作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目标必须牢固定位于时代需求,不能为了创新而创新,盲目求新求异,要着眼于时代发展需求进行创新创业能力训练,使社会工作专业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与个人成长成才融入国家与社会的发展进程,更加契合我国不断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国家战略。

(二)培养方法要有整合性

社会服务产业是以人为中心、面向社会大众的现代产业,作为服务对象的人总是生活在不同层面的社会情境之中,具备显着的差异性与多方面的现实需求,要求社会服务提供者具备理念、知识、技能、方法等多方面整合一体的素质特征,因而,社会工作专业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不能碎片化,也不能片面强调某方面知识或技能,更不能局限于某个学科或专业领域,需要恰当地处理专才与通才的关系,注重培养方法的整合性。举例而言,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包括个案、小组和社区等直接方法和研究、督导、行政等间接方法,虽然这些方法各有所侧重,教育教学分散在不同课程中,但又有内在的密切关联,社会工作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不能拘泥于某一种工作方法,必须立足于整体,注重以服务对象需求为导向,在秉持专业价值理念的基础上对不同方法融会贯通、灵活使用,唯有如此,才能在具体的服务实践中不断生发真正有价值的创新,为服务对象提供高质量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切实改善服务对象的社会功能与生活质量,避免陷入虚假或片面的创新。

(三)培养机制要有实践性

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起始于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需求。特别是随着全球化、市场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创新成为国家与社会发展的关键驱动力量,迫切需要培养与之相适应的职业素质和人力资本特征。社会工作是以实践为导向的现代职业和学科专业,致力于以科学的方法为指导提供助人服务,改善服务对象与周围社会环境的互动质量,因此,社会工作专业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机制需体现实践性,直接面向社会服务产业发展的前沿需求,不能局限于校园内和书本。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过程,要求社会工作专业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要妥善处理知识学习与社会实践、外在技能提高与内在心智改变之间的关系,在不断优化社会工作专业大学生的心智模式、价值理念和知识体系的基础上,提高他们主观见之于客观的实践能力,使他们毕业后能有效对接社会服务产业需求,成为有担当、能干事、出成效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二、响应社会服务产业需求的社会工作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路径

(一)立足社会服务产业需求设定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精细化方案

人才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明确目标,统筹推进,因此,面向社会服务产业发展需求的社会工作专业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首先应立足于社会服务产业的发展需求设定精细化的培养方案,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制订战略思路和实施策略。社会服务产业涉及养老、育幼、物业、家政等不同领域,呈现出“互联网+家政”“互联网+养老”“互联网+健康服务”“互联网+育幼”等新业态和新模式,背后蕴藏着城乡社区居民日益多样化、个性化的新需求,这就需要采用科学有效的工具和方法进行深入调研,精准研判社会服务产业发展的特点及对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需求,在此基础上制订精细化的培育方案,在明确培养定位的基础上理清楚社会服务产业发展背景下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标准与机制,从价值理念、思维方式、知识体系、操作技能等方面剖析社会服务产业发展需求导向下社会工作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内涵、构成与特征,设定精细化的培养方案。同时,要处理好动员性和嵌入性的关系,社会工作专业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需要高校充分发挥政策与制度力量进行动员推进,但不能走极端,要注意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嵌入特定的生活情景与社会环境这一特点,注重发挥大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优化他们与环境互动的质量,在此基础上稳步推进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不能拔苗助长,过于强调外在动员和激励,忽视大学生的主观感受、内在体验与自我成长。

(二)构建“政府—企业—高校—社区—社会组织”联动育人机制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具有显着的实践性与开放性,必须充分有效地对接校园内与校园外的育人力量和资源,构建开放共享的多元联动育人机制。具体而言,就是要立足整体性治理的理念和框架,以育人目标为引领,调动政府、企业、高校、社区和社会组织等各个相关行动主体的参与,充分挖掘校内外资源,遴选一批合作办学育人的社会服务产业主管单位、企业、社会组织和城乡基层社区,凝聚共识、协同发力、深度合作,构建“政府—企业—高校—社区—社会组织”联动育人机制。在具体推进过程中,可以高校相关院系为主体在相关政府部门、企业、基层社区和社会组织建立实习实训基地,或与企业、社会组织等共建特色化产业学院与协同创新平台,锁定社会服务产业紧缺领域,依托产教融合创新项目及现代学徒制等培养模式,发挥行业内先行者的传帮带作用,进行人才创新创业能力的定制化培养,有效发挥实践场域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推动作用,尤其要发挥行业内重点企业和社会组织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优质企业、社会组织与高等院校组成人才培育联合体,支持和鼓励企业及社会组织承接专任教师的实践锻炼和学生的见习实习,使其深度参与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派驻学生到社会服务产业相关的主管部门、企业、行业组织和城乡社区进行顶岗实习实践,推动“双导师”育人模式的实施。为了保障联动育人机制取得预期成效,要在明确培养目标的基础上以高校为主导建立不同行动主体的沟通衔接机制,达成共识,定期互动,可考虑建立常态化联席机制,防止育人过程的碎片化或形式化。

(三)统筹推进高校的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习实训等的整合优化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高校的课程、师资、教材、实习实训等的质量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成效如何。高校理论课程主要通过课堂教学进行人才培养,着眼于知识传授与思维方法的启迪;高校师资队伍的知识和素质水平是高校育人的能动性因素,是其他资源的催化剂和主导力量;高校实习实训着眼于实操技能训练,但是,传统的高校育人体系还存在一定的碎片化问题,不同方面难以形成有效合力,迫切需要创新育人机制,改变陈旧的拘泥于形式的制度安排,激发高校育人体系的活力和效能,使课堂教学、师资队伍、实习实训等发挥各自优势。在响应社会服务产业发展需求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过程中,关键是要打造兼具理论与实践技能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一方面推进现有理论课教师走入实践场域进行实地调研和挂职顶岗锻炼,对专业师资进行创新创业培训,提高他们开展创新创业指导的意识和能力,推动他们革新教学理念与课堂教学方式,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课堂。另一方相关专业课教师可以选聘家政、养老服务、社区服务、健康管理等方面工作经历丰富的实务人才,支持社会服务相关专业领域符合项目式、模块化教学需要的教师组建教学创新团队。只有提高教师队伍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才能充分激活高校内外各种资源,发挥言传身教和传帮带作用,提高大学生自我成长的内生能力,使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突破形式化和碎片化的局限。

(四)支持学生开展自主创新创业活动并做好跟踪指导等服务工作

社会工作专业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是一种实践性能力,因此,在做好知识和技能传授等“输入”的同时,还要注重技能自主操练的“输出”,唯有如此,才能使创新创业能力成为大学生的真本领。高等院校社会工作专业要响应社会服务产业的发展需求,围绕“互联网+家政”“互联网+养老”“互联网+健康服务”等社会服务产业的新业态与新模式,做好创新创业项目的指导和孵化,鼓励学生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要完善制度和搭建平台,指导学生开展自主创新和创业活动,做好创业项目的跟踪、指导和孵化服务,引导有条件的学生积极投入社会服务产业相关领域创业。组织社会工作专业大学生到养老服务等公益属性较强的社会服务机构和城乡基层社区、家庭等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并依托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创业和就业指导,做好“助人自助”的社会服务工作。改革第二课堂育人方式,调动学生在第二课堂中进行创新创业训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需要注意的一点是,高校不能过于依赖创新创业项目方式进行人才培养,项目方式固然有目标明确、识别度高、可控性强等优点,但是有可能存在过于关注外显结果、忽略学生内在成长、对表现普通的学生重视度不足等,不利于创新创业能力的内涵式培养,因此,要对不同的培养方式有良好的自觉,对可能的风险进行预判并制订有效对策。同时,在大学生毕业前和毕业后做好跟踪指导,补强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历时性视角,以动态演变的视角而非静止不变的视角看问题,构建以大学生为中心的多元评估体系,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式,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进行效果评价,不断查漏补缺、优化完善,并进行经验总结与理论强化,使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具有继承性和发展性。

三、结语

创新创业教育是促进高等教育转型发展和应用性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专业教育需要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效融合[5](55-56)。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正体现了这一发展趋势。新时代我国社会服务产业发展的新业态与新模式对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社会工作是秉持专业价值观的科学助人活动,是以提供社会服务为导向的职业和专业,在我国新时代社会服务产业快速发展进程中,社会工作理所应当要发挥独特的专业价值。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培养是社会工作专业价值发挥的关键立足点,而高校又是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的基地,因此,在社会服务产业发展背景下加强社会工作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可以更好地促进我国社会工作职业和社会服务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求。社会工作专业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具有充分的开放性、时代性与实践性,因此,必须立足于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理念和框架,统筹构建不同行动主体共同参与的协同育人机制,改革创新陈旧和低效的传统育人模式,适应我国社会服务产业创新升级与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现实需求。

参考文献:

[1]C B. Social Work Values: The Moral Core of the Profession[J].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Work, 2004(34).

[2]姚云云,王遇.我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职业能力培养的路径探索[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7(4).

[3]邓琼飞.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学的思考——以社会工作专业为例[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8(9).

[4]李树文.创新创业教育融入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J].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3).

[5]温玉卓.高校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耦合的实践研究[J].教育观察,2020(9).

基金项目:江西省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响应社会服务产业发展需求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JXJG-19-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