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莱西市第二中学 266600)

东晋隐士千古诗豪
——浅谈陶渊明山水田园诗

姜娜(山东省莱西市第二中学 266600)

陶渊明首创了山水田园诗。本文从陶渊明人格方面入手,探讨其山水田园诗在描写对象和主题内容方面的特色。

陶渊明山水田园诗对象内容

东晋时期的陶渊明崇尚自由独立的人格。朱熹说:“晋宋人物,虽曰尚清高,然个个要官职。这边一面清谈,那边一面招权纳货。陶渊明真是个能不要,此所以高于晋宋人物。”这个评价肯定了陶渊明光明峻洁的人格。陶渊明的人格历来都被人们概括为“真”“任真自然”,换言之也就是朴实、自然、洒脱、不役于物。本文将从描写对象和主题内容方面来探讨陶渊明的山水田园诗。

一、描写对象

生活在田园中的陶渊明,他在诗中选取的自然对象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田园中特有的事物,房前屋后的树木,田园中的蔬菜和田野中的庄稼等,如“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等;另一类是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中的事物,如风雨霜露、日月白云等。但同样的自然景物在不同的环境中表现出不同的形态,陶渊明以诗人特有的敏锐来捕捉这些事物在田园中的特殊形态。于是,在他的诗中有风:“平畴交远风”;有雨:“闲雨微纷纷”“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有月:“带月荷锄归”等。与其他人不同的是,陶渊明诗中的这些对象都是与农业生产劳动有着密切的联系。宋人陈渊曾作诗曰:“渊明已黄壤,诗语余奇趣;我行田野间,举目辄相遇。谁云古人远,正是无来去。”[1]这证明了陶渊明诗中自然景物的永恒价值。他以自然景物为描写对象,目的是为了表达田园中特有的生活韵味。如《饮酒·其四》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四句描写了菊、篱、南山、飞鸟等多种对象。作者之所以描写这几种对象,主要目的是追求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之间的一种心灵默契。

陶渊明诗所描写的对象中,值得注意的有几个:酒、菊、风、鸟。由“舂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日入相与归,壶浆劳近邻”“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等,可知酒在陶渊明诗中处处可见。关于菊的描写与酒相比少许多,但由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几乎无人不晓,所以菊成为陶诗中有名的描写对象。至于风和鸟则是陶渊明诗中主要的描写对象。鸟在陶诗中是自由的象征。在他的笔下,有两种鸟:自由之鸟与受困之鸟。如“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等。陶渊明诗中描写的对象主要有以上几种,它们各自有不同的含义,代表作者不同的心情和追求。

在诗人的笔下,没有无缘无故的自然景物。自然景物除了自己作为一种客观存在以外,更重要的是代表着诗人的心态。诗人笔下的描写对象具有双重或多重的含义,承载着其人格的意义。

二、主题内容

首先是饮酒主题。在诗中集中写饮酒,以致形成一种文学的主题的应当说是从陶渊明开始的。在陶渊明诗中,饮酒已不单纯是一种简单的活动,酒已经成为陶渊明文学和生活的标志。“陶渊明最和前人不同的,是把诗和酒连了起来,以酒大量写入诗中,使诗中几乎篇篇有酒,确以渊明为第一人。”[2]自陶渊明以后,文人饮酒显示出高雅脱俗的文化品位以及真率自然的个性。可以说,陶渊明开了一代文人饮酒以显超俗个性的风气。陶诗中的饮酒处处存在,田园归耕后,闲暇之余都会有酒相伴,酒与诗人的“真”是紧密联系的。诗人追求自由,不仅追求物质上的自由,尤其注重精神方面的自由,当身役于物时,饮酒;当闲云野鹤时,饮酒,酒是诗人生活的标志,也是诗人文学创作的标志。因为有酒,所以陶诗更显得任真自然。因此陶诗中饮酒的主题是不可忽视的。

陶诗的另一个重要主题是农耕主题。陶渊明自中年归田以后,长期生活在农村,他不仅与“素心人”“披草共来往”“乐于数晨夕”“但道桑麻长”;与农民也是“秉耒欢时务,解颜劝农人”关系较为融洽。陶渊明隐居后,长期躬耕田园,从一个士大夫到一个田舍翁,这种身份的转变,没有让他悲痛,反而让他感觉“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他那种任真自然淳朴的个性使他对田园劳动并不鄙视,相反却积极参与。长期躬耕田园,使陶渊明对劳动有相当深刻的认识与深切的体验。以农耕为主题的田园诗在陶诗中有很多首,如《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

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

开春理常业,岁功聊可观。晨出肆微勤,日入负耒还。

山中饶霜露,风气亦先寒;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

四肢诚乃疲,庶无异患干。盥濯息檐下,斗酒散襟颜。

遥遥沮溺心,千载乃相关。但愿长如此,躬耕非所叹。

这首诗以议论达意,表达了诗人对劳动的看法、劳动的辛苦以及劳动的决心。诗人在丰收之际,回忆当初的辛勤劳作,心中充满了各种感情,有欣慰有感慨。如果不是诗人躬耕于田园,怎能抒发出这种感情?“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归园田居五首·其三》)种植的艰难,劳动的辛苦,陶渊明经过长时间的亲自耕作都体会到了。这首诗就是他的劳动体会,写出了作为一个农人的真实感受,读起来真切动人。另外,陶诗中写农耕主题的诗中,表达的感情除了劳苦艰辛之外,还有欢欣之情,如“乘耒欢时务,解颜劝农人。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还有担心之情,如“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总之,陶渊明的以农耕为主题的诗表达的内容丰富,既有偶尔劳动时的欢欣,又有长期劳动后的艰辛和忧苦。他这一方面的田园诗内蕴丰富,无人能及。空谷足音,既有平淡淳朴之特点,又有朴茂不可到之处。

除了上述两大主题外,陶渊明的山水田园诗中还描写了田园中最让人向往的那种淳厚朴实的人际关系。在《杂诗》中,作者表达了自己的人际观。他说:“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他认为四海之内皆兄弟。基于这种认识,使他特别珍视人与人之间的真实感情。因此,在他的诗中,展现他与“素心人”、农人交往的主题便应运而生。

[1]郭令原.枯而实腴浅而实深——谈陶渊明田园诗的感情内涵.甘肃社会科学,1994(5):87.

[2]王瑶.中古文学史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165.

(责编 张翼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