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平阴县第一中学250400)

做个“哑巴”教师又何妨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方法再认识

亓长城(山东省平阴县第一中学250400)

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先要找到课程的切入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利用教材、各种教学资源及各种有效手段,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不断提高其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美术教学质量。

美术鉴赏主动探究自主学习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顺利实施,围绕着课程标准进行的教学方法改革也如火如荼的进行,“研究性学习”“微课堂”“微视频”等方法应运而生。曾经听过一节课,教学中教师从头至尾的话不多,可谓寥寥数语,但整堂课中学生却很活跃,一直在教师的掌控下进行辩论探讨,展示总结,学生下课了还意犹未尽的讨论。昔日“满堂灌”学生昏昏欲睡,今日“寡言少语”学生激情四射,主动学习,那我们何不做个“哑巴”教师呢?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规定:“课程标准的实施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精神,倡导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艺术的本质、特性和文化内涵。通过美术学习活动,让学生学会用艺术思维的方式认识世界,学习艺术表现和交流的方法,提高美术素养。而《美术鉴赏》是其中最主要的一个模块,在标准中评述道“美术鉴赏是运用感知、经验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活动。”

从以上标准我们可以看出,高中美术鉴赏课,是一门让学生用情感、知识体会和传承热爱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课程,对于学生情感观、审美观的形成和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是美育教育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鉴赏课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为主要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在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一、学生的理解和感悟是欣赏美术作品的切入点

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的和最重要的载体之一,运用美术形式传递情感是整个世界文化的一种重要的传播形式。美术中表现的,通常不是简单的喜怒哀乐,即使是“哀",它也完全能表达镶嵌于各种情感之间难以名状的微妙之情,而这些情感,往往来自于美术家特有的生活经历和遭遇。因此,通过美术作品体验情感,是涉世不深的高中生。

了解人生、透视生活、剖析世界的重要窗口,使他们具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去面对将来可能经受的一切情感考验。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下,作为美术教师,我们在美术鉴赏教学中应当牢牢地把握住情感性原则,不时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有效地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使其在情绪的勃发与激动中,享受美感,陶冶情操。例如,通过欣赏中国画中的梅、兰、竹、菊去体会古代文人志士的高风亮节,达到“移情草木、托物言志”的最高境界。引导欣赏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梵高的《星月夜》等油画,感受色彩带给我们的震撼,同时为了能感受作品的内涵,要让学生去了解列宾、梵高所处的时代的文化背景,才能体会作者的创作动机。

通过对作品内在或外在的美的剖析,让学生直观形象地感受美术作品的美,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熏陶,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以及想要表达美的愿望。

二、转变双边关系,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为突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教师应成为引路人和指导者。要善于引导学生生“疑”,宋代着名学者陆九渊曾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可见“疑”在治学中的重要性。教师引导学生提出疑问,以疑诱思、诱思质疑,攀思解疑、以疑扩思,以疑求拓让学生完成学习。比如,在讲解“玉石之分-中国古代玉石艺术”一课时,多媒体出示2008年北京奥运会“镶玉”的奖牌,同时出示部分玉器实物,让学生辨别和触摸。由于学生对玉是比较陌生的,所以会产生诸多疑问。创设这个环节,就是要使学生带着疑问对教学内容产生深厚的兴趣;而实物的展示和触摸,让其初步感受玉器的材质魅力和辨别方法,让其产生继续了解的欲望。在讲授《西方现代绘画》时,学生对蒙可的《呐喊》与毕加索的《哭泣的女人》等人物形象不理解,产生诸多疑问。教师就利用这些疑问引导学生查找资料,分析出不同人物地特定情况下的内心活动是通过色彩、线条、结构等表现出来的。学生争先恐后表达自己的感受,教师只是略加引导就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多媒体是增强学生参与性,促进师生互动教学的有效手段

多媒体技术是将文字、图像、声音等各种信息结合在一起,直观生动地把各种信息展示在师生面前,能够创设理想的视觉环境、营造出美的氛围,引起师生的情绪共鸣,使学生受到感染和熏陶,达到美育的目的。例如,《三度空间的艺术-古代雕塑》这一课,展现的是我国古代雕塑作品:“秦始皇兵马俑”,从教材图片是无法感受其气势及特点的。先用多媒体播放描写秦代战争电影视频,同时把这些图片用多媒体制作成课件,一一展现在大屏幕上,再配上彭修文创作的《秦兵马俑》音乐,秦俑雕塑气势磅礴及细腻生动的个性就一览无疑了,这不但使学生学习起来更容易,而且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而且画面上雕塑放大后的真实感,会引发学生丰富的联想和热烈的争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另外,利用多媒体上课时可以让学生结合音乐对作品发挥想象或展开讨论。如康定斯基的《百老汇的爵士乐》这件作品,只是用不同颜色的水平线、垂直线及部分色块构成画面,学生很难理解。假如利用美术与音乐的通感,先让学生欣赏爵士乐片段和繁华的百老汇街图片,给学生讲解一下音乐的来历和形式及画家创作此作品的时代背景和创作意,引导学生把音乐中旋律节奏与绘画中的色彩对比、线条交错、点与面的结合联系起来加以想象,学生就能领悟到美术作品的语言(点、线、面、色)的具体含义,大大提高学生对现代美术作品的审美能力。

四、课外资源的利用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平台

要想让学生开阔眼界,提高审美素养,仅依靠教材提供的作品是远远不够的。有效的利用各种课外资源利用,能扩大教学的空间,提高美术教学质量。如学校图书馆,当地的文物资源,博物馆书店等社会资源,以及学校及家庭所处的特定环境资源,要尽量因地制宜,多渠道、多方式地加以开发和利用各种可利用的资源,努力为学生创造体验、探究的环境和机会,为学生提供生动有趣、丰富多彩的内容和信息,拓展艺术视野,使美术学习更有趣、更有用,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感,不断提高美术课的教学质量。

美术教育专家深圳中学的房尚昆老师提出高中美术鉴赏教学要因时、因地、因人、因课灵活选择教学方法,特别强调了美术鉴赏教学的核心价值,在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文化素养。“教无定法”在美术鉴赏课程中更是如此,鼓励教师勇于实践大胆创造,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活动,激发学生进行自主研究的兴趣。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成功就在于美术教师的不断追求。

(责编 赵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