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童侠 冯强

十八大以来,习主席反复提出体育强国,其中足球成为重点发展运动项目。随后颁布《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并指出足球进校园其中重点目标提高校园足球普及水平;深化足球教学改革;加强足球课外锻炼训练;完善校园足球竞赛体系;畅通优秀足球苗子的成长通道。《方案》中提出发展足球特色学校带动普通学校带动地区足球发展,充分体现足球发展成为体育强国重要策略之一。据长期参与足球学习和观摩授课发现目前大多数足球教师在教学、示范、纠错和学生练习中一直是采用老旧的教学方法、重复的练习方式。在体育技能学习中兴趣起到关键性作用是提升学生积极参与的重要部分,尤其在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较为发散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有些教师会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教学效果达不到预期效果。情境教学是借助事物的想象将学生带入设置好的情景环境中使学生产生兴趣,从而提高学生主动锻炼积极性,充分体验学习过程的成功乐趣,获得知识技能。

1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足球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情况

通过本次实验中的不同情境分析,情境教学实施过程由创设情境;引入情境;体验情境;拓展情境;再现情境的步骤进行教学,此外还要结合教学进度进行授课。本次实验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的增加,其中游戏类的情境在教学方式中占比最大,主要原因是教学对象的年龄较小,教学情境能够更好的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加之此阶段的学生在学习中有意注意能力欠缺,以游戏方式为教学手段更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与参与度,20个课时中游戏类情境的占比40%。问题类情境和多媒体类情境作多为认知性的学习,主要让学生理解足球规则懂得基本战术和了解足球运动,以直观的方式提升学生对足球学习兴趣,但这两种教学模式均需在教室内完成20课时中占比各10%,占据比例最低。比赛类情境主要是加强学生足球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培养合作精神和心理抗压能力等方面,在20课时中占比25%。模仿类情境主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身体素质进行加强,在20课时中占比15%。

2 情境教学法对学生学习足球技术的影响分析

2.1 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前足球技术对比分析

实验开始前我们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同学进行了颠球、绕杆运球、踢准、折线跑的项目测试。

通过表2对比分析,得出P值均大于0.05,在这五项测试内容两个班测试结果无显着性差异。正脚背颠球对于四年级阶段的学生技术难度较大,学生很难做到两脚交替颠球和将球控制好的能力。实验组均值为5.92次,对照组均值为5.97次,且P>0.05,说明两班在颠球技术能力差距较小,但总体对照组的同学总体较好一些。绕杆运球需要较好的控球能力,据观察学生很能控制好球绕过杆,实验组均值为16.41秒,对照组均值为16.38秒,且P>0.05,说明两个班在运球绕杆测试中水平相近。在进行踢准测试时发现学生很难踢准球的部位,球的运行轨迹偏出目标,实验组均值为3.95次,对照组为3.70次,且P>0.05,说明两个班在踢准测试中差距较小。折线跑测试中学生都能轻易完成,但在绕过标志桶时步法很多学生都存在问题,实验组与对照组均值都为11.56秒,且P>0.05,说明这两个测试班在速度灵敏方面水平几乎持平。

据表3中的统计数据分析:(1)在正脚背颠球测试:实验组实验前均值5.92次,实验组实验后均值14.18次,且P<0.01,说明实验前后实验组在正脚背颠球有明显差异;(2)绕杆运球测试:实验组实验前均值16.41秒,实验组实验后均值15.34秒,且P<0.01,说明实验前后实验组在绕杆运球有明显差异;(3)踢准测试:实验组实验前均值3.95次,实验组实验后均值6.90次,且P<0.01,说明实验前后实验组在踢准有明显差异;(4)折线跑测试:实验组实验前均值11.56秒,实验组实验后均值11.21秒,且P<0.01,说明实验前后实验组在折线跑有明显差异。

据表6-3中的统计数据分析:(1)在正脚背颠球测试:对照组组实验前均值5.97次,对照组实验后均值13.57次,且P<0.01,说明实验前后对照组在正脚背颠球有明显差异;(2)绕杆运球测试:对照组实验前均值16.38秒,对照组实验后均值15.40秒,且P<0.01,说明实验前后对照组在绕杆运球有明显差异;(3)踢准测试:对照组实验前均值3.70次,对照组实验后均值6.55次,且P<0.01,说明实验前后对照组在踢准有明显差异;(4)折线跑测试:对照组实验前均值11.56秒,对照组实验后均值11.32秒,且P<0.01,说明实验前后对照组在折线跑有明显差异。

2.2 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后足球技术对比分析

经过10周20次课训练,实验组变量为情境教学法,对照组变量为传统教学法。

根据表5数据统计结果分析。正脚背颠球测试实验组均值14.18次,对照组均值13.57次,且P<0.01,由此看出实验组的同学在正脚背颠球技术上进步较大。颠球练习是一个枯燥乏味的过程,将颠球练习在游戏里和比赛前作为练习内容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练习颠球的兴趣,学生练习情绪高涨,所以在颠球技术中实验组水平提高较快。

绕杆运球测试实验组均值15.34秒,对照组均值15.40秒,且P>0.05,对比实验前的测试成绩,两个受试班级都有明显的进步,学生通过游戏竞赛的方式,和教师有意指导能够发现运球时的问题和提高的方法,在整体上实验组的成绩相对于对照组的成绩较好。

踢准测试实验组均值6.90次,对照组均值6.55次,且P<0.01,由此看出实验组在踢准测试中的提高较大。在传统教学练习中学生重复练习将球踢到指定地点,课堂气氛压抑,练习枯燥,学生积极较低。实验组通过多媒体和提问中让学生对射门技术产生兴趣,在结合器材的使用让学生进行有趣的练习,实验组踢准技术比对照组提高更加明显。

折线跑测试实验组均值11.21秒,对照组均值11.32秒,且P<0.05,由此看出两个受试组在折线跑测试中差异不大,但实验组的学生在情境教学对运动的兴趣有所提高更愿意自主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所以在折线跑素质成绩上实验组成绩比对照组成绩总体较好。

3 情境教学实验前后对学生学习足球兴趣测试对比分析

实验前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开展了简单的问卷调查,在保证两组同学都是为参与过足球训练情况下,我们对足球兴趣程度进行了调查。结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未有明显差异。在实验结束后,完成第二次足球兴趣程度调查问卷工作。使用《小学生足球学习评价量表》进行,题型维度为其中积极兴趣1、6、7、11、17、20、27;消极兴趣4、10、12、14、19、23、24;自主学习3、9、13、15、18、22;运动参与2、5、8、16、21、25、26。具体测试结果见表5。

通过表6-6的数据统计分析,积极兴趣比对分析实验组均值为4.69,对照组均值为4.56,数据检验结果P<0.01,表明在积极兴趣维度上实验组高于对照组的学生,这也是情境教学在教学上运用了游戏、竞赛、多媒体等手段,使学生喜欢上足球课,觉得足球课是有趣的,上完课能感到愉快。对于传统教学的学生上课形式没有多种教学手段的介入,学生在重复模仿练习中会感到枯燥乏味,在这种状态下学生慢慢会厌烦,从而学习的积极性会降低。

消极兴趣比对分析实验组均值为1.71,对照组均值为1.87,数据检验结果P<0.01,表明在消极态度维度上,实验组低于对照组的学生。在消极兴趣数值越小表示学生消极情绪越低。实验后对照组的学生比较实验组的学生消极情绪高,可能因为在对照组学生参与的足球教学环境中枯燥,对学生兴趣得不到提高,单一的足球技术训练很快就消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产生失落消极影响。

自主学习比对分析实验组均值为4.48,对照组均值为4.30,数据检验结果P<0.01,表明在自主学习维度上实验组的同学更为明显,在情境教学中对学生设问提问复习新旧知识,从模仿练习中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将所学的技能运用到实际比赛中。在运用传统教学上教师讲解动作,学生观看模仿,教师在指导不具备创新创意很难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

运动参与比对分析实验组均值为4.63,对照组均值为4.41,数据检验结果P<0.01,表明学生运动参与维度上,实验组的提高显着,在实验过程中设计了很多能调动学生好奇心的新方式进行上课教学,积极暗示学生心理,尊重学生个性,让学生在趣味环境下学习。而传统教学中学生都不情愿参与训练教学中,学生大多为了测试成绩参与运动中。所以在运动参与中实验组在情境教学方式下参与程度更为积极。

4 结语

传统教学法与情景教学法均能提升小学生的足球基本技能的掌握能力,但情境教学法教学下的学生足球基本技能提升更显着。情境教学法相比与传统教学法,不仅有利于教学手段的丰富,而且对学生足球技能有效的提高以及足球兴趣的培养上具有较好的导向作用,是激发学生学习足球兴趣、运动参与积极性以及有效减低学生的消极态度都用重要作用,因此,提倡体育教师运用情景教学法对小学生的足球基本技术进行教学,能更好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及学生综合素质。

通讯作者:冯强

(作者单位:曲靖师范学院体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