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渝生

2023年1月30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着名普通外科专家、医学教育家黎介寿在南京病逝,享年98岁。

20世纪初,黎介寿和他的哥哥黎鳌、弟弟黎磊石三兄弟出生在风雨如晦、备受外国列强凌辱的旧中国,后来成长在日益强大的新中国,伴随着祖国的发展与进步,他们在医学领域也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先后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成就了中国医学界“黎氏三院士,悬壶济苍生”的一段传奇与佳话。

老大黎鳌,1917年5月出生,1999年9月去世,享年82岁,是中国烧伤医学开拓者,在中国烧伤学界素有“百科全书”的美誉。

1958年,“大炼钢铁”时期,我国烧伤病人陡增。黎鳌意识到,烧伤是威胁民众生命健康的大患,他主动承担重任,提交了一份烧伤防治研究的请战书。第三军医大学当即决定由他牵头在普外科组建烧伤救治队,在灾难面前大显神威。

1966年,四川合江一支钻井队不幸遭遇井喷,数十人被烧得面目全非。黎鳌率领一支精英救治小组赶赴现场投入到抢救战役中。他本人更是几天几夜没合眼,将一个个烧伤患者从死亡线上夺了回来。

1994年,黎鳌被美国烧伤协会授予“伊文斯奖”,并当选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

他创建了全军第一个烧伤中心和第一个烧伤研究所。

1999年,新世纪的大门即将打开,这位老医生却留在了他奉献一生热血和热爱的20世纪。

老二黎介寿,1924年10月出生,1963年4月入伍,1996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黎介寿一生大爱,一生攀登,一生厚德,一生为梯。在人类肠道疾病的“神秘王国”,他穷尽一生心血,不懈攀登科研高峰,成为“世界上研究肠子时间最长的人”。他曾以4年多与猪“相依为命”的坚守,换来小肠移植这个世界性难题的攻克。在“九曲回肠”的世界里,黎介寿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亚洲第一”“世界第一”,成为我国肠外瘘治疗的鼻祖、临床营养支持的奠基人、亚洲人同种异体小肠移植的开拓者、加速康复外科和损伤控制性外科等技术与理念的倡导者。

黎介寿从医70年,用精湛医术、高尚医德和仁爱之心,为患者消除痛苦、送去健康。“只要病人还有一口气,做医生的就不能轻易放弃。”在他的行医生涯中,不乏一些棘手的案例。一位浙江女患者仅有30厘米小肠,为正常人的十五分之一。在黎介寿治疗下,她靠肠营养支持生下健康女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全依靠肠内营养怀孕生育的案例。

还有一次,黎介寿在为一名复杂性肠瘘病人手术时,突然间心律不齐,脸色苍白,冷汗淋漓,可他还是坚持在手术台前站了7个多小时——病人得救了,可他却昏倒在手术台边。

黎介寿视拯救生命高于一切,病人有1%的希望,他就尽100%的努力。他先后做手术21000多台,收到患者和亲属赠送的表扬信和锦旗14000多件。他和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吴孟超共同主编的《普通外科手术学》成为医学院校教材。黎介寿先后带教了350余名硕士、博士、博士后,都成长为我国普通外科领域的佼佼者,为我国的医学事业集聚了一批优秀人才。他对他的学生说:“现在的年轻人有很多天时地利的条件,生活在黄金时代,如果不努力,对不起国家,对不起人民。”

2014年,浩瀚星空又闪耀一颗小行星,他的名字叫“黎介寿星”。这颗小行星位于狮子星座,距离地球约2.21亿千米。

老三黎磊石,1926年10月出生,曾任南京军区总医院副院长、全军肾脏病研究所所长。1994年当选为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是国际着名肾脏病学家、医学教育家、主任医师、教授,中华肾脏病学会及亚太地区肾脏病学会创始人之一,首批国家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先后获得军队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何梁何利”基金奖、中国医师奖,曾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6次、三等功8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6项,军队科技进步一、二等奖12项。他领导的肾脏科,是军队、江苏省医学重中之重学科及实验室。富有传奇色彩的是,黎磊石开始研究肾脏病时已49岁。此前,他是研究寄生虫病的专家。“研究肾脏病,我不一定能做出大成绩,但能帮助一些人。”对于自己半路转行,黎磊石这样解释。

1982年,黎磊石无意间发现一个用传统草本植物雷公藤治疗风湿性关节痛的病例,病人身上存在的合并严重蛋白尿病症突然消失了。

黎磊石没有放过这一“偶然”现象,经过一系列研究,证实了雷公藤具有独特的免疫抑制功效。随后,他冒生命危险亲口尝试,掌握了雷公藤对治疗肾脏病既有效又安全的剂量。紧接着,他又发现大黄酸和冬虫夏草对肾脏病的独特疗效。就这样,他开辟出了肾脏病治疗的新途径。

国际上曾经对肾活检普遍采用直角穿刺法,穿刺时间长,出血多。黎磊石发明了快速安全的斜角穿刺法,使肾活检从每例3~4小时缩至10分钟。

2005年,第十届国际血液净化学术会议闭幕大会上,伴着黎磊石洪亮的声音,巨大的屏幕上现出令人骄傲的文字“血液净化术在发展中国家的未来——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经验”。

2010年3月16日,黎磊石因患癌症医治无效,在南京逝世,享年84岁。

黎鳌、黎介寿、黎磊石兄弟三人分别担任烧伤、普通外科、肾脏病三个全军专业组的组长,以及烧伤、普通外科、肾脏病三个全军研究所的所长,都在各自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三兄弟曾经有一个共同的约定:生,共饮长江水;死,共聚长江魂。黎鏊、黎磊石过世后,遵照他们的遗嘱,骨灰撒于滚滚长江。

如今,中国医学界的“黎氏”传奇在滔滔江水中重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