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东亮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是目前数学教学的发展趋势,是人们普遍的共识。长期以来,不少数学教育工作者对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作了积极的探索,得出了很多宝贵经验,尤其是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其中有很多教学方法值得借鉴、推广。因此,我们在吸取他人经验的同时,要敢于突破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在教学方法上要不断探索、创新,以适应我国现行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下面笔者粗浅地谈谈对新课改下数学方法的探究。

一、明确数学教学目的,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数学教学目的,就是规定了数学教学应当完成的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个性品质等方面的教育任务,是根据我国教育的性质、任务和课程目标,并结合数学科学的特点和中学生的年龄特征而制定的。特别是现行初中数学的教学目的,就明确提出了要“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要让学生受到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训练”,“形成用数学的意识”。

1.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重视应用数学教育

中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数学中釆用的例子尽量来源于现实生活。在教学过程中选取一些学生熟悉的事物,针对其中所包含的数学知识进行讨论和探索,最后得出结论。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培养他们利用数学眼光看问题和建构数学模型的意识,培养他们应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重视能力的培养,真正做到使学生的素质全面发展

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注意探索学生的好奇心,如釆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还要强调学生个性培养,鼓励学生自由发展,如使用分层次个体教学方法。这些方法强调自学,注重因材施教,能较好地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满足不同学生学习的需要。

3.注重学生对教学的反馈,及时改进教学方案

教师在教学中,可使用教学日记法或其它书面方法记录教学中学生的思维过程、心理状况,使学生与教师能经常通过一些书面方式进行交谈,达到教学中的及时双向反馈。从而使教师易于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兴趣及个人思维风格等非智力因素的个体差异。这样,教师就能从学生的这些资料中综合出各种学生的成就抱负水平、焦虑水平、意志水平,从而设计出科学的教学方案,提高教学水平。

4.重视教师和学生的交流,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

在数学教学中,老师要积极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要肯放下架子,主动和学生交朋友,多和学生交流,积极听取学生的意见。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敢于把原来的“主导教授”变为“辅导提示”。课堂上老师有目的地让学生讨论,促使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增加对学习数学的乐趣,减轻学生压力,营造欢快的数学教学气氛。

5.善于利用直观教学手段,积极推动诸如计算机辅助教学等各类教学媒体的普遍使用

计算机辅助教学可将图、文、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媒介、媒体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使学生各种感官得到刺激,最大限度地吸收信息,实现信息传递的多渠化,可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感知度,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率,并有利于学生知识的记忆、理解和应用,促进由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二、切实抓好课堂教学,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相互交流的互动过程。师生均以一种积极的心态进入教学过程,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并取得教学效果的前提。

1.注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体现,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动力源泉。古往今来,很多教育家都非常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引导和利用。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说明“好学”对教育的重要性。作为教师要做到以“趣”引路,以“情”导航。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学习总是或多或少地带有一些感情色彩,即教育情感性。任何学生对教师的第一节课都会产生期待心情,这种期待主要表现为:①对教师外表形象的期待;②对教师言谈举止的期待;③对教师课堂教学的期待。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有许多学生对于自己喜爱的教师、感兴趣的教学内容、引人入胜的教学方法等都会表现出极大的投入,其学习思维就会与教师的教学保持着和谐、完美的统一。学生通过这种方式学会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并从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从而产生了进一步学习的愿望。作为教师就应该认真研究学生的这种心理倾向,并通过这种途径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意识倾向,要充分相信每一位学生的潜能,鼓舞每一位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2.改革课堂教学结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长期以来,许多学校的课堂教学存在一个严重问题,即只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与“学”,而忽视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从而导致学生自主学习空间萎缩。表现为:教师权威高于一切,对学生要求太严太死;课堂气氛紧张、沉闷,缺乏应有的活力;形成了教师教多少,学生学多少,教师“主讲”,学生“主听”的单一教学模式。违背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原则。长此以往,学生在学习上依赖性增强,缺乏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导致厌学情绪,致使学习效率普遍降低。因此,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必须做到:①课堂上多给学生留出一些让他们自主学习和讨论的空间,使他们有机会进行独立思考、相互讨论,并发表各自的意见;②利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由于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学的本质是数学思维活动的展开,数学课堂上学生的主要活动是通过动脑、动手、动口参与数学思维活动,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在于教学生去学,既要帮助学生学会,也要帮助学生会学,不仅要鼓励学生参与,而且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才能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发展,进而不断提高数学教学效率;③运用探究式教学,教学中,在教师的主导下,坚持学生使探究的主体,引导学生对知识的发生、形成、发展全过程进行探究活动,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初步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欲。让学生从思想上产生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真正实现主动参与。

3.将“开放式问题”带入课堂

数学教学中将开放式问题带入课堂是对素质教育的一种探索,也是当前数学教育的发展潮流。数学开放式问题的显着特点是其思考空间广阔,思维活动的自由度较大,学生的思维活动易于展开,在思考中能提出更多的问题,解决问题的途径也更多,它具有与传统封闭型题不同的特点。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有其独特的效果。数学开放式问题的教学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交流与合作的机会,能促进学生思考,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造了条件,有利于培养学生“开放式”的数学思维和开拓进取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