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金坛市茅麓小学 周海燕

数学课程标准中用“经历、体验、探索”等过程性目标动词来刻画学生的数学活动水平,体现了实施数学体验教学的迫切性。体验式教学,让学生以认知主体的身份亲自参加丰富生动的活动,在活动中获得个人体验,以再创造的形式建构起自己对内容、意义的理解,让知识在“体验”的灌溉下自然生长发芽。像生活中其他任何一种体验一样,是内在的,是个人在形体、情绪、知识上的参与所得。下面我就结合实际教学来谈谈体验式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一、实践操作,体验概念的形成过程

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的思维往往需要经验的支持,而小学生的生活体验往往是十分有限的。丰富而多元的体验是小学生进行建构性学习的基础。强化实践操作,让学生体验概念的形成过程,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

如学习“面积”这个概念,面积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一时也难以用语言来概括。所以这节课的重难点就是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感悟和理解这个概念,如果是用传统的传授式教学,学生对面积的概念能理解,但肯定不容易内化,仅仅是浮在面积的表层。在处理这节课中,我们充分发动了学生的感官来体验什幺叫面积,首先是摸一摸你喜欢的物体的一个面,注意把这个面摸完整,一边摸一边介绍:我摸的是×××的面。然后让学生谈谈摸了这幺多面之后有什幺感想,学生自然就体验到有的面大有的面小,自然就引出了“面积”这个概念。学生在动手实践操作的过程中,很自然地就理解了“面积”,而且能主动与原有的知识内化整合。

又如《认识千克》一课中,教学“千克”这个概念。千克是一个重量单位,常用来描述一般物体的质量。如果仅仅是传授式教学,学生对千克的概念也只局限于此。采用体验式教学后,学生不仅能了解千克是重量单位,可以用来描述一般物体的质量,而且对“千克”有了更深的体验,如18个鸡蛋大约是1千克,4个梨大约是1千克,20本练习本大约是1千克……这些体验才真正地可以为生活带来便利。

二、导究引探,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不能传递的。我认为知识是能够传递的,不能传递的是“体验”。任何体验都是个性化的,且很难通过语言传达给别人。在我们的数学教学中经常会遇见各种结论性知识点教学。我们可以告诉学生某个结论,如果课堂教学只强调知识的传授,重视结论性知识点,而忽略知识的来龙去脉,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个结论缺乏相关经验的支持,那只能是一个外部嵌入的结构,缺乏与原有认知结构的有机联系,难以将其与新知识去建立实质性的联系,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一课中,如果把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直接传授给学生,然后就开始大量练习各种习题,好像对解题也没有什幺影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重要的是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学会了数学思考,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在处理这节课时,让学生自己独立想办法算出三角形的面积。学生自己通过分一分、移一移等操作把三角形转化成了长方形,虽然方法并不简单,而且也没有如愿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但他们却充分地体验到了“转化”这个思想的重要性。

体验教学就是要创设情境,虚实结合,让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引领学生经历茫然、痛苦、惊喜的探究历程,体验探索的艰辛,体验成功的喜悦,体验问题解决的策略,从而在体验中学会学习。

三、拓展时空,体验知识的生活背景和应用过程

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生活化”、“数学化”是教改热点之一。学生走进课堂并非白纸一张,而是一个个有着不同生活经历的、活生生的个体。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如果能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就能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学生已有买卖东西的经验,利用这一经验教学“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上课时先复习小数的意义和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然后出示例题,学生理解题意后尝试列式。接着教师提问:如果把钱化成元、角、分,你会列竖式式计算吗?你能说出列式依据吗?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思考小数加减法的列式方法,学生能主动提出“单位不同,不能相加或相减”,从而理解“相同的计数单位才能相加或相减”,领悟“小数点对齐”的必要性。这样巧妙地把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亲身体验知识的来源,使学生倍感亲切,理解深刻。

四、综合实践,体验知识的应用过程

要促进学生有效建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只满足于课堂上的体验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要通过设计课外实践活动,将数学活动、体验学习延伸到课外。数学实践活动的过程,就是数学化的过程,是学生应用数学方法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堂是帮助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体验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与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挑战性和综合性问题的过程。例如,在教学《表面积的变化》中,学生已能准确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这节课就是要体验表面积在生活实际的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通过包装成本的比较,学生主动体验到“为了节约成本,应该使包装的表面积最小”。把枯燥的数学问题应用到生活实际中,学生不仅增强了学习的热情,而且能够主动联系生活中的经验来解决问题。

在小学数学中,我们应该精心设计教学情境,精心设置各种数学活动,提供学生体验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积极体验知识形成过程、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过程及数学学习的情感和态度等内容,在再创造过程中获取对知识和意义的理解和建构,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