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五山小学 王春燕

成语,是我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它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表达得生动简洁、形象鲜明。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但一直到今天仍然被广泛应用,甚至街头巷尾随处能听到,老幼妇孺都能说出,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成语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活化石。

对于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而言,成语教学是我们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内容。苏教版教材非常重视这一语言奇葩,从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教材一年级下册起,在每个单元练习里均安排了“读读背背”这个板块,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成语,旨在丰富学生的成语积累。这些成语有的描写祖国的秀丽风光,有的讲述神奇的自然现象,有的赞颂人的美好品行,有的来自寓言故事,有的来自历史典故,有的来自神话传说,有的甚至来自于人们的经典语言,它内涵丰富,积淀了我们祖先的聪明才智和优良传统。

“语文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学生语言的积累,在第一学段就明确要求:“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刚入学的孩子,对一切与学习有关的活动都是充满好奇的。我们在学生年龄小、记性好的最佳学习时期,让他们多读、多记些成语,使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常用成语,对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无疑是有重大意义的。这样的良机,又岂能轻易错过!

那幺,在实际的操作中,我们是否能做到充分挖掘成语自身的人文因素,对学生进行文化、人格的熏陶呢?实际的情况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这一语言“精品”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长期以来,由于教师对成语教学任务不够明确,只注重成语的死记硬背,忽视了对成语的意义理解和使用的引导,也忽视了低年级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导致学生在学习成语时感觉困难重重,进而完全丧失兴趣甚至产生畏惧心理。

怎样让成语教学走出形式单一、流于表面的误区,让成语教学像成语本身那样具有生命力呢?经实践证明,教学情境的创设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我觉得,李吉林老师开创的“情境教学”,对于低年级成语教学来说,尤为适用,让儿童在老师精心创设的情境中接触成语、理解成语、运用成语,成语教学才会以低姿态赢得高效应。

一是探索卓有成效的教学方法。每个单元练习中出现的成语,基本都是有关一个主题或者互相之间是有所关联的,因此,教师在教学时不可将它们分解得支离破碎,而要从整体上进行把握。众所周知,出现在课文中的成语,通过联系上下文,我们可以顺利地理解它的意思,这就是一种随课文学习的情境。那幺,练习中出现的成语,我们就可以根据需要努力创设成语所展现的情境,或是一段历史回眸,或是一道迷人风光,抑或是一个壮观场面,通过讲故事、展示图片,故事表演等多种形式,让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地完成对成语的学习认识。

二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成语主题活动。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让成语教学在低年级阶段能更具活力,在不增加课时,不改变现行教材,不加重学生负担的前提下,我们可以开展各种丰富的活动,有效激发学生阅读成语、积累成语的兴趣,提高学生阅读成语的能力。阅读成语故事,开展漫画成语、成语接龙比赛,看图猜成语……这些多彩的活动,既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又是学生自我展现的舞台。寓教于乐,学生学习成语的兴趣明显提升了,对成语学习的主动性也自然大大增强了。

三是提高成语的实际应用能力。语文教学的最基本目的之一便是让学生能够运用。成语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一部分,理所当然也是如此。而且,成语作为一种老百姓口耳相传的使用价值很高的语言,更应该让同学们不仅仅停留在学的阶段。可以说,成语文化浸润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餐桌上,你会看到“山珍海味”、“狼吞虎咽”;菜市场,你会感受到“人声鼎沸”、“热闹非凡”;运动场上,你希望运动员“一鼓作气”、“一马当先”……每时、每刻、每处,都可以成为学习成语、使用成语的好机会。“生活即教育”,“社会即教育”,其实,社会生活本身就是一种情境,这样的情境,教得自然,学得轻松,不露痕迹,却又水到渠成。

你是否看到过一位老奶奶数落自己的孙子,不该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和别人“斤斤计较”?你是否听到过一个老外一本正经地对着摄像机镜头说:“我爱中国,这儿的景色令我如痴如醉”?其实,他们又何尝不是在情境中学会了成语!

成语的生命力如此强大,它的踪影无处不在。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就更加有理由坚定这样一个信念:成语教学,必须得从娃娃抓起!而情境教育,才能使成语文化更有生命力,也更符合儿童的审美情趣。一切为了孩子,就让我们追随着情境教育的真谛,努力去催发成语文化的生命力吧!

[1]丁彩风.例谈“成语串”的情境教学[J].华夏教师.2013.(12)

[2]张淑卿.浅析小学成语教学的意义和方法[J].语文学刊.2010.(6)

[3]侯秀锦.“熟记成语”教学例谈[J].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13.(7)

[4]茅丽.成语情境造句——提高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J].快乐作文.2011.(4)

[5]王淑华、徐晓惠、刘珍.小学生成语掌握与运用偏误分析[J].教育探索.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