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石河子总场第二中学 段世华

刚进入初中的学生,其心理主要具有好奇、好问、好动和好胜等特点,如果在教学中,教师能充分利用中学生的心理,结合物理学的特点,因势利导地组织教学,那幺,对于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将具有极大的帮助。

一、好奇——兴趣的先导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奇是成功的起点。好奇作为思维的先导,是中学生思维上的一个重要特点。培养好奇心,既能使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又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物理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应有效利用这一特点来提高物理教学的质量,发挥其在教学中的作用。

1.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组织好起始课的教学。

精心设计好第一堂课,争取给学生留下一个“新鲜好奇”的印象,让学生产生一种“跃跃欲学”的感觉。例如,上八年级物理第一堂课时,如果补充一些有趣的演示实验,就能把学生带进一个变幻神奇的知识天地,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利用好奇心,组织好新课导入。

物理课教学中引课的方法有很多,诸如开门见山法、故事导入法、矛盾悬念法、实验引入法、质疑引入法、引探法等等。选择运用好新课导入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例如,在学习“浮力”时,先给学生讲阿基米德巧解皇冠之谜的故事,然后留下一个“小尾巴”来启发学生思考:阿基米德是怎样鉴别皇冠是否掺假的呢?这样设下悬念,引发好奇,以好奇刺激探究愿望,使学生感到物理课既生动又有趣,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点燃他们好学的火花。

3.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开展问题谈论。

用提问来引发学生好奇是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提出的问题新颖有趣,与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知识水平相近,极易引发学生的好奇心理,进而激发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如:静坐在汽车里的乘客,司机说他静坐没动,路旁的孩子们却赞叹他前进的真快。一个说他静止,一个说他运动,谁说的对呢?通过对这个问题的讨论,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好问——开拓思维的途径

好问是中学生心理的又一特点。在课堂教学上,有不少学生常常与周围同学交头接耳或不时举手发问。教师要善于鼓励,保护学生发问的积极性,并引导他们对物理现象深入分析,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好问的积极性不但要得到鼓励和尊重,而且教师还要善于教会学生如何提问,以培养学生提问的习惯和能力。

三、好动——活跃思维的源泉

中学生获得新知识常要借助具体的实际经验作为支柱。好动是学生积极思维的一种表现形式。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如果能结合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进行教学,就会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动脑、动手、动眼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1.设计探索性实验,让学生有好动的空间和机会。

在设计学生动手实验的内容中,要有意识地设计如何引导学生对现象、过程进行观察和探索,并不断地自问看到了什幺?说明了什幺?实验结果是什幺?内在联系是什幺?实验成败的关键是什幺?如,在做“测滑动摩擦力”实验时,有的学生主动观察研究了滑动摩擦力大小跟受力面积的关系,还有的学生主动通过实验来研究摩擦力与运动速度的关系。如果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拉动木块前弹簧秤示数有何变化?木块开始运动时跟匀速运动起来以后相比较,弹簧示数有何不同?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素质。

2.积极开展课外活动,适应学生的好动心理。

通过成立课外活动小组、搞小制作,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物理知识竞赛等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好胜——培养自信心的纽带

好胜是中学生极为宝贵的一个心理特点。他们在同龄人中,不甘示弱,总喜欢争论。他们有上进心、自信心,对荣誉有强烈的追求。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抓住学生的好胜心理,及时组织教学,使学生在激烈的竞争氛围中学习知识。如,在运用欧姆定理解决有关问题时可采用抢答竞争的方法,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般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按课堂回答问题的多少,正确与否,给每一小组评定成绩,当堂公布结果。实践表明,只要在教学中把握学生好胜的心理特点,合理引进竞争机制,就会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他们成功的体验也会增强自身的学习信心。

总之,在物理教学中,只要以心理科学理论指导物理教学,认真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规律,找到心理科学和物理教学的切入点和结合点,合理地利用学生的“好奇、好问、好动、好胜”的心理特点,就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将教育的要求有机地转化为学生自觉学习的行为,这对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生,全面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