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实验小学 李 宁

作为一名从事小学语文教育的教师,我总是在想“语文”到底是什幺。翻看历史,看看语文的由来;结合当下,想想语文的现在。清废科举后,始办新学堂。当时课程和教材,除了被称为“国文”一科,均从西方引,当时的“国文”,仍以文言为主。“五四”以后,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遂“国文”一科受到摒弃,小学改设“国语”一科,具有鲜明的口语特点,多选用白话短文、儿歌、故事等。中学仍设国文课,但白话文也大量增加。上世纪30年代叶圣陶等人将小学的国语和中学的国文合二为一,自始开始出现“语文”这一概念,叶圣陶解释为“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到纸面上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就叫语文了。”然叶老的说法是在建国前提出的,改革开放近四十年的今天,叶老的说法也应随着时代而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过“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史”应该就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改革开放的发展和网络时代的到来,让各种文化在一起相互冲击,相互融合。在这种情形下,如何巩固“史”,应该是一名语文教育工作者应该担负的使命。故此,笔者认为,今天的语文除了教授听说读写之外,更应该是文化的传播者和捍卫者。俗语云“三岁看小,七岁看老”,小学的语文教育工作者更是文化阵地的先行者和桥头堡。

韩愈的《师说》中对教师的责任认定为“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居于首位,这里的“道”也应该是思想和文化。要想“传道”,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有“道”。必须从内心深处认可中华五千年的优秀文化,有一颗爱国的赤子之心,有一种民族文化荣辱的情怀。“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用自身的点点滴滴感召学生,使其在“润物细无声”的状态下,启蒙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荣誉感和捍卫的使命感。

小学是学生启蒙阶段,文字的学习是小学教育的重要任务。在文字的教授过程中,是渗透传统文化和培养民族荣誉感的一条捷径。每个文字都有一段美丽的传说,每个传说都是文化海洋中的浪花一朵。引导学生在这文化的海洋里肆意畅游,在无声无息中完成对文化的传承和对民族文化自豪感的建立。文字的演变就是历史的变迁,书法的流派就是民族文化的呈现。在认字和书写的过程中,“传道”就能进行得很自然。但这顺其自然的背后,是对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有着更高的要求,传授者要做大量的功课才能一个字从演化、读音、书写、应用讲得清楚明白。以“众”字简单为例,就可以在笔顺的讲解过程中讲授间架章法,讲授中华文化中“礼让”的品德。让学生知晓“众”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由三个“人”字组成,其笔顺是撇、捺、撇、点、撇、捺,笔顺中的“点”就使得该字在书写上更加优美,同时在从“人”字的“捺”变为“点”的过程中也体现了谦让的美德。在教学生写字时积极倡导“写好字,走好路,做好人”的教学理念,不论是上书法欣赏课还是临摹课、练习课可以教学生重复一句歌词“最爱写的字是先生教的方块字,横平竖直堂堂正正做人也像它”。

诗歌更是中华璀璨文化星空中一个耀眼的明星。可以从寻章摘句、遣词造句、韵律等多方面来渗透进传统的文化。古诗无论从语言、情节、韵味方面都对学生的审美、鉴赏有莫大的帮助。从一年级的古诗《村》“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这首极富诗情画意的传统古诗中感受诗画合一的意境。到五年级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中的文字韵律之美,再到六年级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中“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拳拳赤子之心,无不为渗透传统文化和民族情感提供了绝佳的素材。

除了教材中的内容,身边的方方面面无不是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的触角应该所及的地方,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式必须多样化。根据学生年龄特征采用游戏、课本剧、歌谣、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让孩子在游戏中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在游戏中浸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在班会上树立典型,以榜样的力量去带动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教育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与中华传统节日相结合。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一个节日就是一个动人的故事,每个故事都表现了自古以来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此为载体,搜集与这些传统节日相关的诗歌、故事,让学生诵读、领会,对促进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一定很有效果。使学生从小就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虽然懵懂但是却一往情深的情感,不让“洋节日”挤占传统文化的阵地。

总之,小学语文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看作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工程,不能仅仅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看成是知识体系,更不能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如昙花一现。要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不得不充分认识到在语文教学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回归的重要性。把语文中的“文”理解文化,私以为是语文的新要求,捍卫中国传统文化,做好传统文化的桥头堡。

北京五中分校在河北省大厂回族自治县正式成立

北京五中分校在河北省大厂回族自治县正式成立,揭牌仪式在大厂分校举行。北京五中分校金帆乐团、舞蹈团、合唱团的师生们专程来到会场,为大厂分校的师生及学生家长表演节目,两地有关领导出席活动。

据大厂分校行政校长介绍,北京五中近些年在体育、艺术、科技等多方面取得了不错成绩,办学业绩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同。北京五中之所以在大厂建立分校,是响应教育主管部门的号召,是京冀联手办教育的有力尝试,旨在实现京冀基础教育的协同发展,通过名校的示范效应,最终实现优质教育资源最大限度地共享。新成立的北京五中大厂分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寄宿学校,位于北京CBD正东30公里的潮白河东岸。学校教师一部分由北京五中委派,校际之间师资定期流动,另外一部分则面向全国招聘。三年后,学校将开设幼儿园教育和高中教育。

据了解,北京五中大厂分校将秉承“锻造品格、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强健体魄”的办学理念,按照小而精的办学规划,瞄准国际一流小学、初中、乃至高中,推进各项办学建设工作,不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