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静

(江苏省南通市张謇第一小学,江苏 南通 226002)

教师作为体育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不难发现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好动性、好奇性、好玩性的特点。而教师从“文化润泽”“精神熏陶”“情境渲染”“趣味竞争”这些角度出发的游戏活动在教学课堂中的多元融入,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集中课堂注意力,提高参与积极性,让学生不仅拥有学中的娱乐性,还能够发挥在乐中有所学的成就感,进而推动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和锻炼能力的综合性发展,发挥游戏娱乐模式在体育课堂教学的实效。

一、引入民间游戏,古法新玩

体育游戏的存在让原本枯燥无味的体育教学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教师在体育教学中适当引入趣味性的民间传统游戏,为学生提供古法新玩、在内容与形式上都有所创新地创编游戏,让学生得到良好的情感体验的同时,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化发展。

以民间传统的“贴人”游戏为例,针对传统民间游戏难度较低、易上手且规则不定的特点,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询问家中长辈有关“贴人”游戏的传统规则,然后在学生的课堂分享后,教师向学生提议“旧游重玩”,为这一民间游戏赋予新的游戏规则,让其焕发生机。对于该游戏的设定,教师可以将其与足球运球练习结合起来,将其变为一个集体协作的小团体游戏。在传统的“贴人”游戏中加入足球的元素,选取一名学生追捕,一名学生逃亡。在规定游戏期间,两名学生在追捕与逃亡的过程中都需要运球奔跑,做到“球动人动,球止人止”。而当被追捕的学生跑不动寻机要归位“贴人”时,要从正面将足球传给第三位学生然后快速站到该名学生的后面,则为传球成功,此时第三位学生则为逃亡新对象,注意在游戏过程中不能够被另一位运球追捕的学生抓到。人数多时,教师还可以规定两组学生参与整个游戏的追捕逃亡行动当中,提升游戏整体的难度。

在民间“贴人”游戏的新的规则下,学生要学会观察队员以规划路线,同时也要注意自己的跑位和足球的运球方向。此游戏虽然看起来简单,但是这一游戏的创编能够很好地让学生运动起来,体验穿插在不同学生的空隙之中而生出的紧张刺激的快感,锻炼其注意力与反应能力,而最终也能够达到足球运球基本功的训练目标。与此同时,正是民间游戏的创新融入,不仅为课堂游戏教学提供新的借鉴与思考,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提供传统文化精神涵养的教育色彩,让学生达到强健体魄的体育运动效果之外,也能感受传统民间文化的魅力之处。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充分挖掘民间游戏这一传统资源,并将其融入到课堂教学的实践当中,创编民间游戏“古法新玩”的新形式,在极大程度上提升了课堂效率。而民间游戏在提供教学新思路的同时,也找到了自身文化延续发展的新形态。学生在传统文化的渲染之下、趣味化的课堂游戏中,强健自身体魄,涵养体育精神。

二、融入红色元素,以史为托

红色体育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时代的延续。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除了游戏教学法的手段创新应用,还可以以史为托,借用“红色文化”“红色故事”作为游戏设定的整体背景,为学生营造一个放松而又活跃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红色元素融入的游戏参与中,在红色文化因子的熏陶之下,感受体育的魅力,提升运动的能力。

以学生“走、跑、跳、爬”等基础动作训练教学为例,教师就可以以结合红军长征抗战的历史时代因素,创新红色体育教学新形式,为学生提供体育教育、精神教育双向作用的游戏创编设定,从而提升学生参与积极性以及集体锻炼运动的活跃度,让小学体育教学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教师可以围绕着角色扮演“小小红军”的游戏设计思路,利用课堂时间为学生构建一个“红军坚苦守战地”的游戏设定。教师可以提议将班级分为两大组作为激战的双方,同时为了安全起见,游戏中用小型沙包代替手榴弹作为武器。在前期的游戏准备环节,教师还可以展开“手榴弹”制作比赛,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沙包,规定率先完成沙包制作的一方则为“进攻队”,而另一队则为“守卫队”,而两队武器数量攻多守少。教师还可以采购一些大型沙袋横铺作为红军防御的战壕,进而模拟红军敌我双方攻守的激战情景。在游戏道具使用介绍完毕后,教师向学生讲述游戏规则:规定“守卫队”学生如果被对方沙包砸中则被视为淘汰出局;若没有被砸中,则可以拾取攻方没有砸中自己的沙包作为武器反攻,最终限定时间内剩余人数最多的队伍获胜。

在游戏过程中,为了优化学生的游戏体验,教师还可以适当选择播放类似于《我和我的祖国》《团结就是力量》《小白杨》等经典红色歌曲,增强整个游戏氛围感。而教师作为“引导者”,要让学生在游戏中动起来的同时,也要注意守护学生的安全,在游戏中要适当加入红色故事的讲述环节,向学生介绍红色文化,以此调节学生之间的内部矛盾,让学生玩得开心,玩得放心。在“长征历险记”的游戏整体过程中,教师结合历史因素、精神教育进行游戏创编,让学生真正做到参与到游戏的全过程。从游戏道具设计的主体参与,到游戏过程性体验的运动量达标,以及红色文化的无形熏陶,学生在“小小红军”游戏的角色扮演中获益颇丰。

体育教师作为课堂游戏活动的组织者,在游戏化教学模式的启发下,主动改变传统课堂教学结构,更新教学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教师以历史作为游戏设计的出发点,让学生在熟知且感兴趣的红色文化熏陶之下快乐游戏,从中感受体育的魅力,潜移默化中也达到了每日的基本运动量,锻炼自身的体育运动能力。

三、巧设主题活动,情境渲染

在小学生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体育课程作为德智体美劳的重要组成部分,暗示着教师要注重体育课堂的创新性设计安排。结合学生爱听故事的特性以及体育游戏创造性与趣味性的特点,教师可以试着从游戏教学的角度出发,为学生创编故事化、情节化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的舒适体验中也能达到体育训练的效果。

教师可以构思一场有关“小小矿工”的游戏活动,为活动构建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增强游戏整体的连贯性、合理性,让游戏的娱乐性质与体育课的育人目标相一致。为了整个故事化、情节化的游戏创编更加合理,教师可以从游戏前期准备与游戏中环节设定安排的角度出发思考。游戏前,教师可以先向学生简单介绍游戏背景。“同学们,在那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小小矿洞下的多名矿工遭遇到了危险,而我们此次行动目标就是救出矿洞下的伤员,有没有小朋友要加入此次的救援活动?”以此作为具体游戏环节的引入。教师通过三言两语率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动员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整个课堂游戏环节中。随后教师可以以拯救矿工的整个故事发展的情节出发,展开系列游戏。

教师可以以“现在我们将要进入矿洞,展开矿工救援计划的第一步……”开头,将学生分小组后,向其讲解此环节的游戏规则:“同学们,在我们面前的两个凳子中间位置放置的呼啦圈就是矿井,我们要做的就是各个小组在听到救援的指令时,第一位小矿工快速戴上安全帽,依次从矿井口跳进去再从下面钻出来后快速返回,将安全帽传给下一位小矿工,比一比谁的速度更快……”教师还可以在游戏过程中加上“同学们加油,矿工的生命安全就靠大家了”,号召其他小组成员为比赛者加油。通过这一环节不仅加强了游戏故事环节的完整性,让学生更加专注于游戏,还能增进学生友谊。对于这一环节的结束,教师可以说“现在我们已经全部进入到矿洞之中,需要救援的矿工就在前面。但是,矿洞又小又窄,我们只能匍匐在地行动……”随后,让学生比一比谁能最先在规定的时间到达终点,为学生创编竞速类游戏环节。当这一环节结束后,教师以“同学们,现在我们已经成功找到了矿工,可是矿工们都受伤了且行动不便,我们应该怎幺又快又好地将矿工们安全运输出去呢”作为下一场游戏开始的引入。教师提示学生三人一组,两人用手搭“担架”,让第三个学生在“担架”之中,化用“两人三足”的游戏元素,采用三人四足,比一比谁能率先到达终点,成功营救伤员。

在这整个游戏环节当中,学生从“进入矿洞”到“矿洞行进”再到最后的“营救伤员”,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参与到活动当中。由于游戏故事背景的连贯性,游戏教学融入体育课堂毫无冲突感,学生秉持着要救出伤员的信念,更加专注于游戏的整个过程性参与,在游戏参与的自觉与不自觉中,丰富自身的体育感知,实现了健康行为、运动能力、体育品德的一体化发展。

教师通过“小小矿工”的故事化、情节化的游戏创编,增加体育课堂训练的故事色彩,以乐促教,以悦促学,让学生在整个游戏的故事背景、情境环节的设定之下,更愿意参与到游戏当中。学生在游戏的娱乐中脑体联动,挖掘更深层次的合作研究能力,同时锻炼学生体育运动能力。

四、开展团队竞技,协作共赢

体育课堂游戏活动的设置离不开具象化的竞争和比赛,教师尝试在日常的实践教学中将游戏与比赛结合起来,采用“以赛促练”的游戏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团队竞技的比赛中,秉持协作共赢的体育理念,激发自身游戏参与积极性,从而在奋力拼搏取胜的过程中提升体育运动效果。

以学生的奔跑能力训练为例,教师可以为学生进行有关系列小组互动合作、关卡式设计的游戏创编,通过多关卡的游戏模式,锻炼学生的奔跑技能。整合场地资源与场景布置,充分考虑学生乐于竞赛的心理情结,为学生设置不同关卡竞技环节,关关相连,让学生在游戏通关的实战中体验游戏的快感与体育的魅力。教师可以先将关卡一设计成为“托球跑”的简单热身环节,让每人每次用筷子夹住乒乓球运输到指定的容器中,乒乓球落地或者手部触碰都归为失败淘汰,最后成功运输小球者即为胜利。在这一关卡设定中,能够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提高游戏专注度,同时锻炼奔跑能力,达到前期竞技热身的效果。

对于关卡二的安排,教师可以设置“百米竞赛障碍跑”的关卡设定,将“障碍设限”的游戏设定与“竞速竞争”的比赛模式结合在一起,在学生的奔跑中挖掘其运动潜能。教师实现准备好接力棒、凳子、气球、绳子(离地1 米)和棒棒糖等道具,让学生站在起跑线的学生拿好接力棒,在听到裁判的发令后起跑。让参赛学生依次跳过凳子,钻过绳子,S 形绕过成队列的气球随后返回将接力棒递交给下一位小组成员,率先完成比赛者获胜。学生在团队竞技的游戏参与中,相互加油并交流经验,在游戏中增进友谊,学会合作。教师还可以将棒棒糖奖励给获胜队伍,以此奖励机制鼓励学生以更加积极主动的态度参与到后续的游戏关卡中。在关卡二结束时,教师还可以穿插着讲解在接力跑中接力棒正确传递的手法与注意要点,增加学生体育理论知识的储备。团队竞技中除了比赛的紧张感营造,还应该多一些舒缓型关卡的设置,为学生后续理论专业课的开展预留精力准备。对于关卡三的设定,教师可以安排学生“闻乐起舞之雨点变奏曲”的游戏环节,针对此次奔跑能力的训练安排,教师可以将对应的下雨程度安排固定动作“小雨是跳跃,中雨是跺脚,大雨是组队奔跑……”随后,安排一位学生下达指令:“现在下小雨,小雨渐渐变中雨,越下越大逐渐变为大雨……”然后引导学生做出相应的动作,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活跃游戏紧张气氛的同时,也能够舒缓学生在上一竞技关卡的疲惫感,为下一节课的开展做好准备。

从“接力关卡”的热身活动到“百米障碍竞赛”的全身心投入,以及最后“闻乐起舞”的精心安排,教师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游戏创编设计中的主体地位,关关相连,环环相套。让学生在团队竞技中学会沟通技巧,锻炼小组协作的团队能力,此外,学生在“玩”中学习体育知识,在“玩”中增强体魄,真正发挥体育游戏的应用价值。

五、结语

总而言之,体育游戏作为体育课堂教学的手段之一,其游戏情境的创设和相应环节关卡的安排能够在增强教学活力的同时,为课堂教学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提高学生课堂活动的参与度。教师以“游戏创设”为出发点,不断寻求娱乐化游戏视角下,教学内容丰富与其形式创新的可能性,进而构建寓教于乐的体育课堂体系。让学生在得到游戏快乐体验的同时,锻炼身体健康,发散体育思维,发挥小学体育课堂的真正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