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分层教学是初中课程教学常用的方法,利用这种方式能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性,最终实现因材施教的目标。微课将教学视频视为基础载体,教师划分实践教学要点,结合学生的情况开展教学管理工作,是现如今的教育教学优化的核心内容。基于微课技术应用要点,有效推进分层教学模式,能突出现代技术手段的针对性,学生在分层教学模式之下,能更好地提升自我学习能力,学生的学习水平不断提升,英语课程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关键词】微课;初中英语;分层教学

【作者简介】陶晨阳,镇江市大路实验学校。

引言

英语课程教学工作,需要学生在反复的实践探究阶段,强化自我的学习基础,经过长久的实践与创新,达成自我学习目标。不少初中生在英语学习阶段的耐挫心理不足,因此自我学习能力有限,限制自我的发展。初中英语相对于小学英语课程学习难度较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足,会影响自我的发展力。为保障初中生的英语学习水平,在实践教学阶段,要使用有效的教学措施,深度落实英语教学目标,使得每名学生都能获得相应的学习收获。针对初中英语分层教学中微课的应用要求,笔者将结合实践开展分析探讨。

一、 微课应用于分层教学模式的重要意义

初中英语教师在教学实践阶段,将微课与分层教学模式合理利用,让学生根据不同的学习特征以及教学管理方案,完成分层次的教学模式应用。教师布置教学任务之后,也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利用差异化的英语教学模式。从实际来看,教师应用分层教学模式的难度相对较大,教师不仅要考虑每个学生的学习诉求,也需要把控教学进度。我国现有的教学体制,更多是采用集中授课的方式,参与课堂学习的学生数量相对较多,教师没有办法细化落实分层教学模式,或者在学生分层管理阶段,会遇到一些意外情况。利用微课推进分层教学活动,能够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学习的机会。在各个教学环节,教师帮助学生在小组合作阶段,完成独立思考与创新实践,最终实现分层教学目标。个性化课程教学活动的推进,也能更好地满足初中生的学习需求。

初中英语教师在日常实践教学阶段,课堂上讲解基础课程知识,课下给学生布置相应的巩固学习任务,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随时查看微课内容完成学习探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积极应对自身的不足,有效完成微课的观看与学习探究。利用这种教学模式,能帮助学生突破学习局限性,弥补自己在英语知识探究学习阶段的不足。教师也可以在开课前利用分层教学模式,让学生提前预习学习,学生也能利用自主学习的形式,按照不同的学习目标以及学习问题,有效实现课堂交流与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能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分层次解答课程知识。利用这种课程教学模式,能用另一种方式展现以微课为基础的个性化的课程教学策略。

二、 初中英语分层教学以及微课教学模式应用实际情况

1.分层教学。如今的英语课程教学活动中有不少学生会感觉学习困难。因为在日常的课程学习阶段,学生还未能有效掌握学习要点,因此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就会出现诸多困难。相对于其他学科的课程学习,英语没有语言环境,在实践阶段会面临诸多的困难问题。英语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而且要做好巩固练习。英语知识本身就需要做好日常累积,所以学生在实践阶段也会面临一定的困难。而且初中生的英语学习能力有所不同,在英语知识探究阶段,能接受的知识有所不同,就会导致一些学习困难问题。

教师要想使用分层教学模式,不仅要注重学生的英语语感培养,也需要发展学生的理解能力与创新探究能力,学生在实践阶段便能积极应对,有效克服各类学习困难。当然部分学生的理解能力与实践能力不足,在学习探究阶段会面临诸多困难,这也是英语教师常常会忽视的问题。教师有设置分层教学模式的意识,但是仍然按照传统的课程教学要求开展实践探究,最终的课程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学生的英语成绩也会出现较为明显的分化。所以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探索提升学生成绩的有效途径,在初中英语课程教学阶段,为降低分层教学的难度,将微课与分层教学活动相结合极为关键。

2.微课教学模式。微课是服务于教学活动的一种技术手法,英语教师在实践阶段利用微课辅助课程教学活动,能够将英语课程学习要点浓缩,给学生带来较好的课程学习体验。尤其是在现如今的教学背景之下,利用微课教学模式能实现多元化英语知识点融合,能够帮助学生强化课程学习体验感,实现多方面的感官调动。而初中英语教师应用微课教学模式期间,常常会忽视课程教学要点,或者教学人为分配不合理,这些都会导致课程教学困难问题,微课教学的意义未能充分展现,要想合理利用微课,保障英语课程教学质量,并融合应用分层教学法,还需要结合实践开展一系列探究实践。

三、 利用微课在初中英语教学阶段实现分层教学的有效途径

1.合理预习微课,推进教学目标。在初中英语课程教学实践阶段,做好课前预习对学生的英语知识学习有关键作用,会影响整个英语课程学习的节奏。学生根据教师设置的教学任务,对即将探究的知识,进行针对性的研究分析,有效推进课程学习目标。当然部分教师在设置课程教学目标期间,可能会忽略学生的学习差异,导致部分学生学习能力不足,不能有效完成学习目标。教师围绕微课,让学生预习学习或创新实践,可以在微课之中,设置分层预习学习的目标,让学生通过微课的自主学习,完成课程知识的梳理,学生能有效明确学习要点。

教师在微课制作的过程中,要明确教学要点,做好预习学习目标的分层。让学生在预习学习过程中,掌握生字生词的读音,完成阅读内容之中重点词汇的解读与分析,学生在预习学习的过程中,能循序渐进地探究英语知识,有针对性地学习英语知识,英语课程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2.设计分层学习任务,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为帮助学生深入课堂学习阶段,教师在授课之前就要给学生布置导学任务。教师设置导学任务的过程中,也需要配合微课资源推进教学活动。利用这种教学方式方法,能帮助学生在自主学习阶段,有效拓展自己的问题探究学习能力,在预习以及思考学习的过程中,英语课程预习学习方向确立,微课积极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教师选择分层教学模式期间,使用分层教学模式或集体教学模式,与课程教学核心要求不同,由此一来英语课程学习的难度降低,微课应用于教学实践阶段,能给教师提供观察学生的机会,学生发现更多的问题,也能更好地反馈给教师。

教师可以使用问题引导的模式,鼓励学生独立完成课业任务。教师在课堂教学前期,可以用简单的句子,一问一答让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句子有基础了解,有效激发学生的思考探究意识。教师利用句子导学的方式,学生能在教学情境之中完成句子内容的强化理解记忆,学生在微课学习的过程中,将课程内容与视频资料结合。因此教师要应用分层教学模式,需要做好不同难度的课程知识排版,课程结束之后,教师也可以根据导学案,鼓励学生深入分层式教学活动之中。

3. 划分教学要点,鼓励学生深入学习。教师在分层教学阶段,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教学活动中应用的教学目标不同,因此课程教学质量会受到影响。初中英语课程教学中,学生的能力有所不同。教师如果给学生布置统一的教学目标,那幺有一部分学生能跟随教师的节奏,另一部分学生则不能追随教学的节奏,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会受到影响。按照微课应用要求,教师使用分层教学模式,完成教学模式分层,能帮助学生完成自主学习、创新探究,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进一步提升,而且多数学生能结合自己的学习情况,建立良好的课程学习习惯,保障自己的学习水平。

如果学生的学习能力有限,那幺教师可以使用划分教学重点、难点的方式,带领学生学习基础词汇,帮助学生掌握英语学习要点。如果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不足,教师在微课教学期间应用有效的方式方法,根据抽象知识的教学要点,有效引导学生。如果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好,那幺教师可以在微课制作的过程中,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基础词汇的比较基本以及应用形式不同,教师鼓励学生进行语言表达,展示自己的家乡特色或者彰显国家发展实力。帮助学生有效应用英语知识,更好地满足不同阶段学生的课程学习需要,不断提升课程学习质量。

4. 分层应用微课,强化学生能力。英语教师在实践教学阶段,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总结学习经验并有效调整课程教学模式。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英语学习兴趣有充分的了解,让学生在英语探究学习阶段,通过微课学习能弥补自己的学习不足。尤其是在分层学习阶段,学生能针对性地选择课程内容,且微课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能选择适合自己的内容学习,强化自己的理解记忆效果。

教师帮助学生深化探究,利用微课完成单词的设计、句型的分类。让学生强化理解记忆效果,对英语单词有更好地理解或认知。多数口语表达能力或听力能力不足。因此教师在设计微课的过程中,可以设定更加趣味性的主体,相关的词汇应用技巧、读音等有详细的解释,在实践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能组织学生有效表达以及应用英语知识。在英语课程教学实践阶段,教师要认识到初中生有个性化英语学习的需求,教师要丰富课程教学形式,让学生在观看微课之后能积极探讨与分析,强化自己的认知理解能力。事实证明,理论知识应用效果提升,采用分组学习的方式,初中生的自主探究学习效果会进一步提升。

结语

新课改背景之下的初中英语教学,教师应用因材施教的模式,有效推进课程教学目标。尤其是在信息技术、科技手段影响之下,微课与教育教学工作有紧密联系。教师结合学生的英语学习实际情况,采用针对性、有效性的课程教学方法,此时微课与分层教学活动有效结合,初中生能更好地完成英语学习目标,为未来的学习或实践奠定良好条件。

参考文献:

[1]刘学伟,刘凤娟,曾小珊.基于微课的初中英语教学探究[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7(20):57-59.

[2]潘锋芳.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英语教师,2017(6):117-120.

[3]刘瑾.基于微课的小学英语分层教学探究[J].读与写(下旬), 2020(6):146.

[4]黄方.基于微课的高职基础英语分层教学模式创新改革研究[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20(1):40-4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