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在分析新时代培养高技能人才工匠精神现实意义的基础上,提出广西企业高技能人才工匠精神的培养路径,包括应充分发挥政府在提升职业技能中的引领作用,为提升企业高技能人才职业技能水平提供好的政策环境;充分发挥企业在提升职业技能中的主体作用,全面加强企业高技能人才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工作;充分发挥职业技能竞赛对职业技能提升的促进作用,认真做好企业高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竞赛工作;充分发挥岗位练兵对职业技能提升的基础性作用,大力开展企业高技能人才岗位练兵活动等,多途径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工匠精神,并通过分析广西企业高技能人才践行工匠精神的典型案例,揭示高技能人才工匠精神的实质。

【关键词】工匠精神 高技能人才 广西企业 人才培养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2)03-0037-0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队伍培养,实施技能提升行动,壮大高技能人才队伍。这为“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明确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新时代培养高技能人才工匠精神的现实意义

工匠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是鼓舞全国各族人民风雨无阻、勇敢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新时代工匠精神是从业者在从事本职工作中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精神理念,高技能人才工匠精神的培养与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壮大高技能人才队伍、高技能人才实现自我价值、助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改革紧密相连。为此,探讨高技能人才工匠精神的培养路径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培养工匠精神是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需要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2010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有220多种工业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首位。但与发达国家的制造业相比,我国制造业规模虽大但实力不强,总体上仍处于国际产业链、价值链的中低端,拥有自主品牌的出口产品占全部出口产品的比例低于20%,重数量、轻质量,重生产、轻品牌的状况在不少企业中仍然存在,市场上仍有粗制滥造和假冒伪劣产品在流通。要想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实现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转变,需要提高产业链的创新能力、控制能力和协同能力,增强产业链整体竞争力,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在这个过程中,企业高技能人才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培养企业高技能人才的工匠精神,将为其技能作用的充分发挥提供强大的思想保障。

(二)培养工匠精神是壮大高技能人才队伍的需要

企业高技能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技能人才队伍的核心骨干,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企业竞争力等方面有重要作用。“十三五”时期我国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显着成效,全国新增高技能人才超过1 000万人,2020年年末高技能人才总量超过5 000万人,比2015年年末提高了11.1%。虽然我国高技能人才数量增长幅度较大,但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的比重却只有28%,明显低于制造业发达国家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40%—50%的比重,因此,高技能人才在技能人才队伍中的等级结构不尽合理。“十四五”期间壮大高技能人才队伍,不仅需要增加人员数量,优化等级结构,提升职业技能,而且需要增强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精神动力,提升以工匠精神为主要内容的职业精神。为此,必须培养企业高技能人才的工匠精神,以增强精神动力,实现职业精神质的提升。

(三)培养工匠精神是高技能人才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

企业高技能人才必须兼具硬实力和软实力,才能在职业生涯中实现自我价值。硬实力主要是高技能人才所具有的职业技能,软实力则主要是高技能人才所具有的职业精神,高技能人才如果只具备职业技能而缺少职业精神的支撑,必然难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从而无法实现自我价值。如果具有工匠精神,无疑能有效提升人力资本的附加值,进而有效拓宽职业生涯的发展空间。“十三五”期间,广西评出的“广西工匠”当中,高技能人才不仅有高超的职业技能,还具备工匠精神。在工匠精神的支撑下,他们在各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始终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取得了不平凡的工作业绩,树立了良好的职业形象,谱写了职业生涯的华丽篇章。

二、培养广西企业高技能人才工匠精神的策略

高技能人才是具有高超技艺和精湛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做出贡献的人,主要包括技能劳动者中取得高级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职业资格的人员。高技能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社会发展、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企业高技能人才的工匠精神不是与生俱来的,是需要培养的,也是能够在实践中培养出来的。职业技能是工匠精神依附的载体,工匠精神的培养总是与职业技能水平的提升过程紧密相连,企业高技能人才的工匠精神是伴随着其职业技能水平的不断提升而逐步培养起来的,持续提升企业高技能人才职业技能水平是培养其工匠精神的重要抓手。为此,要按照《国务院关于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意见》(国发〔2018〕11号)、《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技能中国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人社部发〔2021〕48号)等相关文件的精神和要求,认真做好提升企业高技能人才职业技能水平工作。

(一)充分发挥政府在提升职业技能中的引领作用,为提升企业高技能人才职业技能水平提供好的政策环境

一是通过向职业院校和职业培训机构购买培训服务的方式,增加企业高技能人才职业技能提升培训服务供给,促进企业高技能人才职业技能水平提升;二是从政策和资金上支持企业建立培训机构,搭建企业高技能人才职业技能提升平台;三是建立企业高技能人才职业技能培训绩效评估体系,对培训机构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过程进行全方位监管,持续改善和确保培训服务的供给质量;四是进一步加大财政资金投入,落实企业高技能人才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补贴政策,保证培训补贴资金落实到位。

(二)充分发挥企业在提升职业技能中的主体作用,全面加强企业高技能人才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工作

一是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企业高技能人才职业技能提升,把企业高技能人才职业技能提升作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一环,并上升为企业发展战略,通过提升高技能人才职业技能水平,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二是要把企业高技能人才职业技能提升培训作为企业职工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工作的重点,健全培训制度,明确培训目标任务,制订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认真组织实施,确保培训工作有序开展,有效提高企业高技能人才的专业理论水平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要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规定,足额计提和使用职工教育培训经费,为企业高技能人才职业技能提升培训提供经费保障;四是要加强校企合作,充分利用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优势,共建企业高技能人才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基地,拓宽企业高技能人才职业技能提升的路径。

(三)充分发挥职业技能竞赛对职业技能提升的促进作用,认真做好企业高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竞赛工作

一是加强制度建设,健全和完善以行业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的企业高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竞赛体系,完善企业高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竞赛管理办法,使企业高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竞赛更加科学、规范和专业;二是围绕经济社会的重点行业、重点产业、重大工程、重点项目定期举办各级各类企业高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竞赛活动;三是鼓励和支持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自行组织开展企业高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竞赛,增强职业技能竞赛的针对性;四是广泛组织企业高技能人才参加各类企业高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竞赛,夯实职业技能竞赛的群众基础,提高企业高技能人才参加职业技能竞赛的参赛比重,以达到全员参赛、普遍提升的目的。

(四)充分发挥岗位练兵对职业技能提升的基础性作用,大力开展企业高技能人才岗位练兵活动

一是结合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实际,围绕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立足本职岗位,以解决生产经营管理中的技术难题为重点,突出岗位练兵的针对性,在解决生产经营管理技术难题中提升企业高技能人才职业技能水平;二是与企业日常生产工作相结合,加强岗位练兵的日常组织和管理,使岗位练兵常态化,在日常生产工作当中提升企业高技能人才职业技能水平;三是将岗位练兵与职业技能等级鉴定挂钩,多渠道促进企业高技能人才职业技能水平提升;四是宣传和推广岗位练兵活动中产生的先进事迹和典型经验,努力营造“岗位练兵、岗位提升、岗位成才”的良好氛围,为提升企业高技能人才职业技能水平创造良好的环境。

三、广西企业高技能人才践行工匠精神典型案例分析

(一)执着专注——工匠精神的源泉

执着专注是工匠精神的源泉,它是从业者对自己工作岗位始终如一的坚守,对本职工作的专一,体现了从业者的敬业精神和实干精神。

新时代的钢铁先锋——广西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炼钢技能专家、高级技师陈毅杰,是践行执着专注的工匠精神的代表人物之一。他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生产一线从事转炉炼钢工作,历任副炉长、炉长、总炉长。他在31年职业生涯中始终专注于炼钢,先后完成了60余项科技攻关和技术创新课题,特别是在溅渣护炉技术创新与炼钢工艺优化等方面成果显着。他独创的“提高转炉炉衬寿命三步操作法”专项研究技术在实际推广应用中首次突破了20 000炉龄大关(最高可达到23 765炉龄),经专家评审鉴定,该企业的护炉技术水平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为推动我国钢铁行业技术进步、增加企业经济效益做出了重大贡献,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成果显着。

由于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陈毅杰2008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0年11月荣获第十届“中华技能大奖”光荣称号,是广西首位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技能人才最高奖励获得者,2014年他又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6年成为广西首批“广西工匠”……殊荣的背后,是对陈毅杰“工匠精神”的肯定。他的成长历程彰显了他对本职工作的热爱与执着,正如他本人所说:“什幺才是真正的工匠?不仅要在行业里做到拔尖,还意味着爱岗敬业。真正的工匠能给所在的行业带来创新,能为这个社会做出贡献。”

(二)精益求精——工匠精神的主题

精益求精是从业人员抵制外界所有干扰,追求卓越的技术创新精神、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以及追求产品品质的精神,它是从业人员遵守职业道德,凸显职业技能与职业品质、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的具体体现,是工匠精神的直接体现,也是动态而漫长的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全过程。

公交修理车间的金牌“医生”,2016年“广西工匠”称号获得者——南宁公交公司保修分公司汽车修理工、高级技师张海坚。他从事公交车修理工作27年,他维修公交车累计达4万辆、检测公交车累计达1.5万辆次。凡是经他维修、检测过的公交车辆没有发生过中途坏车的情况,也没有因维修质量问题造成营运驾驶员不满意的情况。张海坚说:“公交车每天都在路上跑,每一趟都载着数十条生命,我们的一点点疏忽就有可能会带来百分百的事故,我的工作就是要确保安全出行,让乘客准点坐上车,坐上放心车。”不能让公交车“带病”上路,是张海坚工作上精益求精的准则。

从张海坚对产品的质量要求来看,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来源于从事的技术实践积累和对技术技艺的理性探索与创新,来源于对产品工艺品质永不满足的追求,来源于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规范的操作。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体现了从业人员对高品质制造和服务的追求、对消费者高度负责的精神、对生产技术和服务工艺永不满足的追求。

(三)一丝不苟——工匠精神的要旨

一丝不苟是从业人员对工作各环节的严谨细致,始终严格遵守工作规范与操作技术规程,严格执行产品质量标准,脚踏实地做事,每个操作要求和工作步骤都能按部就班落实到位,绝不投机取巧、敷衍了事,注重每个细节,确保产品符合标准甚至高于标准,这是工匠精神的实质,是从业人员对工作全过程的高度认真负责,也是通向精益求精的必由之路。

勇当汽车工业的革新者,2017年“广西工匠”称号获得者——广西汽车集团有限公司首席专家、高级技师郑志明。他是一名追求品质新高、创造传奇、一丝不苟的钳工师傅。他20年来坚持苦练技术技能,精心打造零件,一丝不苟,就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从不马虎,全力保障柳州汽车的产品质量。在生产加工汽车零部件的精确度方面,他练就了一门独门绝技:手工划线钻孔能控制在0.05毫米以内,锉削平面可以控制在0.002毫米以内。也就是说,他加工的零部件误差比人的一根头发丝的直径(大约为0.07毫米)还细小。对于汽车零部件生产的精确度要求,他说:“即使是在外人看起来不起眼的两个小孔,我也要做到更精准、更精细些。”他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创造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奏响了新时代奋斗者弘扬工匠精神的凯歌。

一丝不苟,规矩意识强,是弘扬工匠精神的社会基础,也是工匠精神的要旨所在。从业人员一丝不苟,才能成为企业的坚实力量,成为企业创新驱动发展的主导力量。

(四)追求卓越——工匠精神的灵魂

填补国内技术空白的模具制造“全能王”,2018年“广西工匠”称号获得者——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工段长、模具钳工工种大师、高级技师池昭就。他先后荣获全国技术能手、全国劳动模范、中华技能大奖、中国机械工业百名工匠等光荣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这些荣耀的背后蕴藏着他钻研技术、苦练本领、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10年来,他率领团队先后完成了20多项柴油机模具的技术攻关及研发制造,开发出多种创新型铸造模具,为新产品投放市场做出了突出贡献。特别是他独创的“内木外塑复合模具”制作工艺,开创了玉柴“三精一法”绝活,填补了国内发动机模具制造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空白。此外,他和团队采用RP、RE、CAD/CAM、CNC等数字化集成的现代高新技术设计制造理念,共同完成了缸盖气道一致性水平与无打磨技术的科技攻关,其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他成功研制开发的国Ⅳ、国Ⅴ气道模具,为企业的二次创业、产品转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池昭就的成长历程告诉我们:追求卓越是从业人员对职业目标的不断超越,是工匠精神的灵魂,是从业人员不断挑战自我的具体体现。

“广西工匠”是广西技能人才的杰出代表,他们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取得了不平凡的业绩,生动诠释了工匠精神的真谛,他们的事迹为培养广西中小企业高技能人才以及高职院校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提供了宝贵经验,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培养工匠精神是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壮大高技能人才队伍、高技能人才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而工匠精神的培养与企业高技能人才职业技能水平的提升紧密相连,持续提升企业高技能人才职业技能水平是培养其工匠精神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N].人民日报,2021-3-13(1).

[2]习近平.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0-11-25(2).

[3]江金权.把握构建国内大循环的着力点: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专题研讨班上重要讲话精神的体会[N].学习时报,2021-1-25(A1).

[4]李心萍.我国技能劳动者已超过2亿人[N].人民日报,2020-12-19(4).

[5]骆万丽.陈毅杰.“守炉”31年百炼成钢[N].广西日报,2016-12-19(8).

[6]骆万丽.张海坚.用精湛技术保“一路平安”[N].广西日报,2016-12-21(6).

[7]郑志明.勇当汽车工业的革新者[N].工人日报,2017-10-12(2).

[8]骆万丽.模具制造创新的“狂人”[N].广西日报,2019-1-13(2).

[9]刘瑛.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现状与路径探析[J].工会理论研究(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19(3).

[10]喻建.工匠精神研究综述[J].价值工程,2016(34).

[11]王焕成.新时期工匠精神与职业精神的内涵及其密切关系探析[J].现代职业教育,2017(36).

[12]张健.“工匠精神”:内涵、生成与路径[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8(8).

注:本文系2018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广西中小企业高技能人才工匠精神的培养路径与对策研究”(编号:2018KY1267)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陈熙(1987— ),广西南宁市人,讲师,工商管理硕士,研究方向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责编 蒋海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