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惠如

有些词语在文章中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引导学生欣赏、品味,使他们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体会人物心理,并逐渐学会灵活运用词语。

一、通过对比,引导学生活用词语

不同的词语表达的意思是不同的,读者的感受也不同,如在教《七颗钻石》这一课时,我指导学生学习第一自然段,体会其中“焦渴”一词的含义,我问:“焦溻的同义词是什幺?”学生纷纷回答:“是口渴、饥渴……”我适时对词语进行对比:“口渴、饥渴能渴死许多人和动物吗?”学生回答:“不能!”“焦渴比口渴更渴!”我又进行点拨:“作者巧用‘焦渴一词,使读者一读就能体会到旱灾的残酷,感受到当时人们遭受的不幸,以后我们写文章时也要进行分析、对比,用最适当、最能表情达意的词语来表达你想要表达的意思。”经过点拨,学生茅塞顿开,这对三年级刚起步学习写作的学生来说是获益匪浅的。

二、通过品词,体会语辞美,升华学生的情感

学习课文时,要教会学生抓住重难点理解课文,重点部分引导学生细细品味。如《平分生命》一课中的贝贝兄妹由于父母早逝,生活无依无靠,而现在生活在温室中的孩子,很难体会到贝贝兄妹的苦楚,因此教师要适时抓住重点词语,教会学生品读词语,进而体会人物的处境。如引导学生理解“相依为命”一词的含义,感受贝贝兄妹生活的孤苦。“哥哥贝贝只有十岁,带着妹妹一起生活,他们没有亲人可以依靠,可想而知他们生活的艰辛。”再引导学生理解“然而”(表示转折,说明灾难还未远离可怜的兄妹)、“再一次”(说明兄妹俩将再一次面临灾难)、“但……尽管……”(突出了孤苦伶仃的兄妹俩要面对更痛苦的抉择)等词语,并通过对这几个重点词语的分析,使学生感受他们的不幸遭遇,激起学生的同情心,从而产生情感共鸣,使他们带着一颗同情心、爱心和升华的情感去学习下文,从而对下文的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多读细悟,紧扣关键词语。让学生在读中理解

阅读的意义是让人更诗意地活着。因为书籍为我们建立了一座奇妙的思想之宫,赋予了我们更加生动活泼的思想。教学中教师要抓住关键词语,采用多种读法引导学生欣赏、理解课文内容。如课文《倾斜的伞》中,有一句话:“每次我们在雨中回来,外公的身子总是一半干的一半湿的。”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每次……总是……”这一关联词语,体会外公对作者无私的爱,并提出疑问:“为什幺一起撑伞回家,外公的身子总是一半干一半湿呢?”不要急着让学生回答,先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默读,再有感情地朗读,细读细品,学生自然而然就明白了其中的意思,体会到了外公无私的爱与浓浓的亲情。然后指导学生用“每次……总是……”练习仿写一句话,很多学生写道:每次母亲半夜给我盖被子时,总是一脸慈祥;每次父亲检查我的作业时,眼睛里总是流露出无限的关怀……这样通过读写结合的方式,围绕一个词语,教活了整篇课文。

四、抓住文中重点词语,贯穿全文

在教学中,教师如能抓住重点词语,贯穿全文进行教学,就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在教《种子》一课时,我抓住小女孩交树种时的几个动词:“掏出”“展平”“凝望”“小心翼翼”,并在教学时逐一分析,引导学生体会小女孩认真专注的态度,讲解时再用这几个动词贯穿全文,小女孩的形象就变得十分鲜明。

五、借助重点词语,背诵一段话,学会积累活用词语

背诵是语言积累的好方法,且小学生记忆力旺盛,因此教师可指导学生借助重点词语背诵课文。如《吹泡泡》一课,要求学生背诵第4和第5自然段。教师先引导学生理解第4和第5自然段的意思,再找出描写冰心奶奶吹泡泡的动词(放、加、和弄、蘸、慢慢吹、轻轻提、轻轻扇),让学生细读细品,了解吹泡泡的过程,体会冰心奶奶童年的乐趣,再进行背诵,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体验阅读的乐趣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有效途径之一。有了阅读的兴趣,背诵就变得容易多了,同时学生也体会到在今后的写作中要按一定的顺序去写,文章才会生动具体。

教师长期“别有用心”地运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能使整节课重点突出,思路清晰,整体感强。教师善于把文章教“活”,学生也就自然“活学”,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训练学生朗读、仿写、背诵,不但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而且也为学生写作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责编郝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