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伟

【关键词】体育 主题单元 游戏层次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3A-

0128-01

主题单元的游戏层次构建就是依据体育课程设置,以学生运动技能的规律为前提,以游戏作为主题的构建方式。体育教师只有在主题单元目标统领下,对游戏进行有序的层次设计,才能使游戏在整个主题教学中有持久的动力。

一、构建动作要领的层次性

对于小学生而言,任何一种系统动作的教学都不可能仅仅从单个技术动作入手,而要与整体动作进行系统的有机联系,从而实现对整体动作的感知和把握。以球类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将教学的分解动作放置于一个主题游戏之中,在整体动作到分解动作、分解动作到系统动作的不断轮回中边学习边运用,提升学生对动作要领的掌握。这种游戏的层次性主要体现在:背景掌握——让学生建立对游戏的基本感知,建构主题游戏的意义,建立主题游戏的背景;要领体验——在动作技能传授、教学和巩固的不同阶段,将技能学习与不断发展变化的游戏融合起来;动作运用——充分运用动作技巧的层次性,让学生感知动作技能的实效。

例如,在教学篮球的运球和传球主题单元时,笔者依据手球与篮球之间动作要领的相似特点,设置了“手球的运球和传球”的主题单元,将手球的技术动作作为篮球动作要领的辅助目标。而手球中可以持球走三步的规则,为学生掌握篮球的运球要领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在这个案例中,背景的构建为学生对技术动作的掌握提供了必要的便利条件,催发了学生学习动机的产生;而在动作传授阶段,教师则充分利用游戏中主题游戏内容中手球的动作要领向篮球动作教学过渡;而在动作操作上,则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空间和平台,让学生在实践中充分运用自己习得的动作要领,形成动作技能。

二、构建主体参与的层次性

游戏中的学生不仅具有积极的主观能动性,而且也应该是拥有自主意识的生命主动体,要能在主题游戏营造的“解决问题、主动娱乐”的情境中经历从低级的重复向高级的过渡。这个过程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环节:工具性自主——学生在整个主题游戏中虽然拥有一定的自主意识,但这种自主意识是在教师布置的任务中逼迫出的意识自觉,是处于低级层面;二是适应性自主——主题单元游戏中目标的构建和达成虽然是学生在一定自主意识层面中完成的,但学生只会利用有利因素,排斥无利因素,即便有着自己的设定目标,但这意味着一旦无法完成目标就是失败;三是创造性自主——在这一自主性下,学生不仅拥有构建自主目标的权利和自由,更能依据具体因素适时而灵动地调整自我因素,为失败预留相应的空间。

为了配合排球教学的相关内容,笔者在低年级中设置了“炸碉堡”的游戏。游戏将学生分为两方,学生在各自场地的椅子上摆放排球作为“碉堡”,进攻方要打掉椅子上的“碉堡”,而防守方则要共同努力防止“碉堡”被炸,并迅速转变成为进攻方。在这个主题单元游戏中,学生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动作要领,比如移动挡接球和传球;而在适应性自主阶段,教师将“碉堡”设置远近距离,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能力自主选择防守方式,并在传球配合中提升动作能力,体验游戏的快乐;在创造性自主阶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不改变规则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意识,享受体育课的愉悦感受。

三、构建意识结构的层次性

任何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活动能否达成协调一致,决定于人自身的心理系统、动力系统和生理系统是否协调发展。而主题单元式发展是提升学生心理品质、完善心理结构的重要途径。在主题单元教学中,笔者同样划分了三个层次:一是遭遇问题阶段——在新问题创设中,师生共同分析问题,明确游戏行动的目的性;二是学习控制阶段——在学生的自主探索和相互合作中面对种种失败与挫折,继而在反复的练习中得到完善;三是解决适应阶段——在能力提升的基础上,通过变革游戏接受全新的挑战,检验动作技能,形成新能力,在解决适应中完善心理结构。

例如,在四年级障碍跑教学中,游戏主题在不同的层次阶段有着不同的价值任务。笔者首先以“鳄鱼爬”的方式调整学生积极面对挑战,在游戏中训练身体重心的控制以及动作移动的速度、协调能力;接着让学生在钻、跨、跳的组合下向更高难度挑战。学生在难度增加的过程中克服自身的畏惧心理,获取障碍跑的技能。经过这一系列的游戏单元训练,学生继续进行了障碍跑的创新组合,完成了由以自身诉求为基础的心理动力向创造为核心的心理系统的飞跃与升华。

总之,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能够调节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更是辅助学生掌握相关动作要领的推动器。

(责编 杨 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