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巧铃 李荣春

【关键词】教材习作 学生实际 生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4A-0040-0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规定,小学中高学段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但笔者经过深入课堂教材习作指导调查发现,一些教师对教材挖掘不深,一味地强调审题、选材、谋篇布局等方面的要求,对学生的生活实际关注不多,忽视学生的习作兴趣,造成大多数学生挖空心思,勉强应对写作。德国着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学生的发展水平是教学的出发点,教学必须符合受教学生的发展水平。”因此,教材习作教学应该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学习心理为支点,运用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激发他们的习作热情,引领他们会写、乐写,促进其习作能力的提高。

一、命题贴近学生生活——“变具体”

命题是习作活动的关键环节之一。吕叔湘先生在《关于中小学语文教学问题》中指出:“学生写不出文章来,这是事实。追其根源恐怕老师命题不恰当也是重要原因。”教材中的一些习作命题过大、过泛,难以唤起学生的习作兴趣。要使学生的习作言之有物,教师就要根据小学生的生活实际,选择直观、形象的词、句让作文题目形象化、具体化,唤起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其有事可写、有情可抒。例如,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习作1”要求学生写假期生活中的一段经历。笔者结合我班学生的暑假生活实际,把教材中的大题目分成若干个小命题:《情迷电脑》《锁定电视》《住在书里》《白水洋,我来了》《“消灭”西瓜记》《灭蚊行动》《赚钱初体验》……这些题目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使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他们纷纷写出了丰富多彩的假期生活片段。可见,教师只有联系学生实际,让习作命题贴近学生的生活,触发他们的写作欲望,才能让他们写出独具个性的精彩文章。

二、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变真”

新课标在“实施建议”中提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教材习作的主体是学生,习作的内容也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师备课时要基于教材习作要求,寻找学生感兴趣的、有话可写的内容,发掘与单元习作教材巧妙整合的、富有童真童趣的内容让学生练习写作。

以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习作6”《采访家乡的名人》为例,习作要求是让学生写家乡的名人。由于班上大多数学生过着“学校——家”两点一线的生活,没有几个学生能幸运地访问到家乡的名人。加上班里学生性格各异,性格内向的学生可能并不会积极地去调查访问名人,这就会使学生的习作内容存在一定的局恨性。另外,学生还可能通过上网查阅资料了解家乡名人,必定导致习作出现雷同现象。为了让学生有话可说、说真话,笔者将此次作文内容改成让学生写“班级里的名人”。由于学生对班级名人,如数学尖子生、画画高手、写字大王等了如指掌,他们懂得选取自己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事例来表现人物特点,写出来的作文来自然更真实、生动。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以学生的眼光来处理教材,让教材习作内容回归学生的生活中,是顺应了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学生的真情实感能够在习作中自然流露,其习作内容才能真实、丰富起来。

三、教学形式要创新——“变趣”

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指出:“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儿童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感悟。”单调、沉闷、程序化的教材习作往往使课堂教学缺乏生气,使教学本身成为导致学生厌学厌写的因素。因此,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需要,采用多样化的课堂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使他们有话可写、有情可抒。

如教学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习作3”《秋天的树叶》时,笔者设计了“秋叶选美大赛”的教学活动方案。在教学前的一两天,笔者安排学生观察、搜集各种树叶,为参加活动做准备。习作课按照以下程序进行:1.“秀秀我的秋叶”。笔者首先绘声绘色地介绍自己精心挑选的一种树叶,从叶子的形状,叶面、叶背的颜色,叶脉、叶柄等方面作具体介绍。2.“黄金100秒”。学生上讲台推荐自己搜集的一两种树叶,在100秒钟时间内把树叶的颜色、形状等说具体,充分展示树叶的独特美貌,看看谁推荐的树叶能被评为“形状最奇树叶”“颜色最美树叶”“色形俱佳树叶”等。3.“反败为胜,乘胜追击”。所有学生用笔描写自己搜集到的树叶,比比看谁笔下的秋叶最美。习作课堂通过改变教学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使学生习作变得轻松、有趣。

四、习作评价走进童心——“变亲和”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指出:“人性中最深刻的禀赋是被赏识的渴望。”新课标指出:“习作的评价要重视学生的写作兴趣和习惯,鼓励表达真情实感,鼓励有创意的表达,引导学生热爱生活,亲近自然,关注社会。”学生完成习作之后,往往期盼得到他人的认同。教师把全班学生的作文本收齐后,不妨快速翻看每一篇作文,并对文章“点到为止”——点其精妙之处、点其不足之处,以对学生的习作情况基本了然于心,并尽量在当天或第二天的语文课上进行具体评讲。

在评讲作文时,教师可以扩大鼓励面,赏评与众不同的作文题目、独具匠心的文章开头、巧妙的过渡句、生动的比喻句、精彩的细节描写片段等,通过多鼓励、少指出问题,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得到表扬,都能从习作中获得成就感。对于学生,特别是学困生习作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应与他们面谈,要用商量的语气指点他们,如:“这句话可不可以这样改?”“如果改成这样是不是会更好些?”“错别字如果再少些,你的作文将更加出色。”……教师的评价语言富有亲和力,才能让学生产生习作的动力。

教材习作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师从学生的视角命题、丰富教材习作内容、创新教学形式,能够引领学生从习作中习得方法,体会习作的乐趣,逐渐提高其习作水平。

(责编 杨 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