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康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认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置于重要地位。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不同时期文化各异,这些丰富的文化构成了中华民族悠久、灿烂、丰富的发展内涵。在初中历史教学中,需要真正让这些文化成为根植学生内心的文化自信。“信”,是人的主观感受和情感认知,是一种不易外显的隐性情感表达。历史学科中的“文化认同”不能简单地异化为“信”,更需要让学生经历课堂学习的过程,经过内在的学习机制转换,内化为一种自觉的文化行为。“第一人称”就是将学生置于学习的中心地位,将客体的知识转换为主体的材料,让学生成为历史的“第一视角”观察者、见证者、亲历者,从而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获得一种真正的“文化认同”。

一、目标:从知识转向情感体验

在常态的初中历史教学中,重视知识忽视学生个体体验的教学现象比比皆是。甚至有的教学将历史教学异化为“读一读”“背一背”“抄一抄”。这样的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将学生置于“第三人称”的角度,只是将学生作为“知识的容器”,学生能够了解并且记忆祖国历史长河中的“悠久文化”,但是对于这些难以形成的“文化认同”,只有让学生经历“第一人称”的转换,将“我”置于课堂的中央,学生通过亲历历史史实,才能感受到文化的魅力。“我”的课堂形式是丰富的,如问卷调查、走访座谈、史事了解、角色代入、史实体验等。如在“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教学中,教师设计了史料梳理、新闻采集活动,并根据学习任务进行归纳,发现中国历史的悠久。

学生通过自己对这些史料、新闻进行整理、搜集、归纳,不仅丰富了相关的知识,加深了对人类发展历史的了解,还通过对当下考古发现的研究性学习,真正感受到人类发展进程中最为重要一环的伟大意义。

二、逻辑:从演绎转向归纳思维

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教师采取的学习逻辑形式一般是出示结论,然后再通过图片、资料、故事验证结论。这样的教学模式有利于知识的快速记忆,有利于取得较好的成绩,但是违背了学生的学习认知规律。从“第一视角”出发,就是要先发现现象,再提取规律,归纳认知,最后进行知识建构。因此,为了强化学生的文化认同,教师需要从“我”的视角出发,从学生学习本质特征出发,从演绎转向归纳思维。

如在教学“原始农耕生活”时,教师选用了当下比较流行的电影《智人》作为议题。影片中,智人学会了独立行走、使用工具、定居生活,掌握了很多原始社会生存的技巧,这与“原始农耕生活”是密切联系的。将知识习得的过程与学生情感发展联系起来,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应该从学生认识历史的客观规律入手,回归以归纳思维为主的学习逻辑。

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打破了原有的知识传递方法,通过借助影片素材,让学生在占有丰富学习资源的基础上,发现原始人类生活的特点进行演绎,归纳出原始农耕生活的主要方式与关键因素。思维的发展需要教师提供能够促进学生逻辑思维结构发展的材料。通过这样的学习经历,首先,学生思维能力得到了发展,知识的习得是学生思维活动的结果,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其次,学生的文化认同得到传承,原始人类生活对学生来说很陌生,学生难以通过文字、图片直观了解,借助影片资源,将静态的画面变为动态的生活,有助于学生从形象思维转向逻辑思维;最后,进行中外原始人类生活的对比,激发学生探究历史、热爱历史的兴趣,为学生深入了解原始人类生活打好基础。

三、情境:从家国转向学生自我

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社会经验与生活基础,能够将目光从家国情怀转向与自己相关的历史认知。但由于学生认知视野的局限性,对于宏大的历史事件,往往难以放置到特定的历史时期去感知,这就要求教师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让学生还原历史事件来了解知识,设计出指向学生学习生活的历史背景,让学生在真实的学习环境中进行学习。如在学习“百家争鸣”一课时,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动荡,造成了各种思潮四起。每一种思想的存在都有其历史背景,教师可以组织相关的活动,让学生围绕“请你推荐一种思想作为治国理政的方针策略,你会推崇哪一种思想”为话题,进行教学。通过让学生成为春秋战国时期的一员,学生容易进入学习情境。

学习中的“第一人称”代入,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开拓了学生家国情怀的认知,让学生能够从书本走向社会生活,从历史知识走向历史认知,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探究学习。这样的课堂,知识不是“给予”,而是“发现”。学生通过“当霸王”的学习过程,不仅具体探究了其中一种思想,教师还可以组织“远交近攻”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将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吸引盟友,扩大“地盘”,实现深度学习行为的发生。

四、课堂:从封闭转向开放模式

在以往的历史课堂中,教师的目标预设是封闭的、固定的,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服务于这样的结论形成,教学活动是一个“闭环”的过程。这样的教学优点在于紧紧指向知识的习得,有利于获得比较好的成绩,缺点在于学生的思维没有得到发展,认知没有得到改善,学习行为没有发生,抑制了学生探究历史、感受文化的兴趣。

文化认同,指向的是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信任、吸纳、内化,成为“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由于历史是模糊的、抽象的、不可复制的,要想让学生获得“文化认同”,就需要从“我”的视角,让封闭的课堂开放起来。如在“秦统一中国”的学习中,对于秦始皇确立中央集权,进行文字、货币、度量衡统一等历史事件,学生非常感兴趣。但对于这些内容的理解,学生只是简单地认为“便利了经济的发展”。教师通过设计一场“秦朝听证会”,给学生赋予秦朝时期不同的角色,围绕“度量衡统一”进行听证。学生成为不同的“我”之后,就会站在自己的立场,从不同角度提出意见,最后形成统一的认知。

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对于学习文本中的知识“以秦制为基础,统一度量衡制度”的学习在开放方式的学习过程中得以落地生根,对于“便利了经济的发展”的意义得以具体阐述。这样的学习过程中,知识是通过开放式的辩论得来的,学生能够将枯燥的知识转化为生动的学习过程,有利于学生对当今社会依然要统一各种“度量衡”认知的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立足点。将“第一人称”运用于初中历史课程的学习,需要教师创设生活情境,赋予学生多重角色,将学生还原到历史背景中,放置于重大历史事件中,让学生在参与学习、体验学习、自主学习中,对教材中蕴含的文化因子进行归纳,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文化认同意识,增强初中历史教学的课程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