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宝芝

摘 要: 本文提出中学语文素质教育主要体现在:语文教师的教学要面向整体学生;课堂教学坚持师生互动原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运用赏识激励的策略;走出教学评价误区。

关键词: 中学语文教学 素质教育 体现

语文教改已实施多年,各地教改也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新课程为中学语文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提供了依据,要求语文教学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新课程强调语文课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活动,学生与教材、教师、同学和环境等相关要素互联互动,共生共创,这样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兴趣是产生动力的源泉。素质教育给师生带来语文课的春天。我认为中学语文素质教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语文教师的教学要面向整体学生

素质教育的前提,语文教师要树立新的教学观、学生观、学习观,改变以往教学方式。应试教育,教师是为考而教,为成绩而教。因此在课堂上只重视尖子生,忽视了成绩平平的学生。素质教育强调教育公平,体现在教师对学生态度的平等上。所有学生都是参与教学活动的主体,特别是成绩差的学生,他们更需要教师的关怀和重视、安慰与鼓励。同是一所学校的学生,谁也不应该被冷落被歧视,所以语文学科素质教育首先要求语文教师的教学要面向整体学生,无论成绩好坏,教师都要用爱心温暖学生,让所有学生都参与语文课堂的教学活动,使每位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树立平等的师生观、新型的学生观,要摆脱传统观念,与学生建立起新的师生平等、教学相长的关系,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主动与教师沟通,才会全面和谐地发展。每位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引导学生发现自己,肯定自己,展示自己,发展自己,让那些后进生也能和成绩好的学生一道共同发展。我在课堂上总是让每位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哪怕是读一个字,答一个问题,甚至能够和同学一起会意地大笑。教学面向整体学生,还要正视学生的差异性,珍视学生的独特性,为学生个性发展创造广泛的空间。

二、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要坚持师生互动的原则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都与其他事物存在着密切联系。一堂生动活泼的语文课需要教师、学生、教材、环境的共同作用。关于教师和学生谁是课堂教学主体的问题,通常的看法是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这种认识虽有一定的道理,符合当前课改方向,但这种表达方式让人难以把握,同时也给不少教师带来困惑。事实上,单讲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与学生主体作用的实现,都是很难的。只有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和教学相融,才会使课堂充满活力。传统的课程结构,注重间接经验的识记,忽视了学生的直接经验;在教学方法上,注重教师的单向传授,忽视了师生之间的互动;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降低了课程实施的效果。新课程结构及课程设置为我们采取双向师生互动的思维策略提供了舞台。对于每个学生来说,树立双向师生互动的思维意识和培养双向师生互动的思维能力,有利于在新课程学习活动中提高效率。语文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体现在课上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课堂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语文能力训练的场所,要放手让学生活动,设法引导他们主动求知。语文课堂教学切忌一言堂,教师讲个不停。语文课上教师要精讲,留时间让学生思考体会,不能让学生无事可做。处于被动状态的学生,学习潜力受到了抑制,不可能积极探究。我在进行《边城》这篇小说的教学时,课上只介绍了小说的创作背景和相关情节,人物形象,纯朴人情……全由学生阅读后在课上讨论交流,结果同学的收获极大。在欣赏小说艺术特色这一环节上,我先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品味课文中优美片段;接下来播放影片片段,让学生亲历作品中的风景美和人性美;再让学生评说作品的精妙处。这样一来,整节课充满了激情,充分体现了教师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的课程新思路。

三、在语文课上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语文学科的素质教育还体现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语文学习,靠的是持之以恒,因此,不断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十分必要。学生喜欢新奇,教师要充分考虑他们的心理,设法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教学模式单一化,学生就会感到厌烦。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必须精心安排课堂的总体布局、每个教学环节、讲练的方式方法。从导语开始,寻找吸引学生的突破口,启发学生的积极性。语文教师教学时要声情并茂地带领学生阅读思考咀嚼体会课文中饱含的感情和知识,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总之,教师备课,备教材,更备学生,认真安排每一处细节,尽量对所有问题都考虑周全,能够结合学生个性特点,设计教学方案,研究探索适合学生发挥长处和优点的教学模式,创造出指导学生学习语文的好教法,使学生欣然配合教师,产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

四、语文教学要注意运用赏识激励的策略

新课标提出赏识激励的策略,是以挖掘、激发调动学生内驱力为主旨,使不同学生都能在愉悦的状态中茁壮成长的一种教学策略。教师要赏识学生,达到激励的目的就是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做学生的朋友。教师要针对不同学生的内在要求和个性特点进行赏识激励,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内驱力,开发学生内力,把常态因素转化成积极因素;在进步提高中评价赏识成功因素,以促进形成个性特色;在失误挫折中寻找正确有利因素,增强自信。学习好的学生,教师都喜欢;学习差、调皮的学生,总是招人讨厌。而恰恰正是这些学生更需要多一点赏识,多一点激励,甚至还应对他们的缺点乃至错误给予包容。教师要实施赏识激励,让学生在赏识激励中发现自我,认识自我,肯定自我,从而获得进步。

五、语文教学要走出传统的评价误区,实施新课标下的教学评价策略

应试教育的教学评价就是考试评价,这种评价机制有一定的科学性,但弊处也是显而易见的。要想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改革教学评价。新课程教学评价理论认为,考试只是一种必要的评价方式,不是唯一的评价方式。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教学评价的重心将由注重结果转向注重过程;评价过程将由局部评价转向周期全程,进入良性循环的整体评价;评价主体和评价方式由单一化转向多元化;教学过程和评价方式多样化。总之,教学评价要逐步走向完善。

语文学科教学的素质教育,在课改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作为教改的初步尝试,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有不足,但通过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的大胆探索,将在今后创新实践中崭露强劲的生命力,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