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源

摘 要: 高中学生在生理发展和心理特征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分层次教学”是一种符合因材施教原则的教学方法,它能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有利于学生数学素质的普遍提高。

关键词: 高中数学 分层教学 理论和实践应用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高中学生在生理发展和心理特征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尤其是普通高中,学生素质参差不齐,且存在能力差异,导致不同学生对知识的领悟与掌握能力差距很大,这势必对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带来负面影响。面对这些现实情况,在普通高中数学教学中试行“分层次教学”的教改实验,就显得格外重要。

一、“分层次教学”的指导思想

“分层次教学”的指导思想是教师的教要适应学生的学,而学生是有差异的,所以教学应有一定的差异。根据差异,学生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教学也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要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学生的差异,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分层次教学是一种重视学生间的差异,强调教师的教一定要适应学生的学,教学中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在教学目标、内容、途径、方法和评价上区别对待,使各层次学生都能在各自原有基础上得到较好发展的课堂教学策略。

二、“分层次教学”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1.心理学研究依据

人的认识,总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新知识的一种认识活动,数学教学中不同学生的认识水平存在差异,因而必须遵循人的认识规律进行教学设计。

2.教育教学理论依据

由于学生基础知识状况、兴趣爱好、智力水平、潜在能力、学习动机、学习方法等存在差异,接受教学信息的情况也就有所不同,因此教师必须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才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程度上学有所得,逐步提高,最终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3.教育教学实践依据

目前普通高中,面对传统教学模式,有不少困难。首先,现行高中数学教材理论性强,运算能力要求高,课本习题及复习题量大,学生基础普遍较差,导致教与学陷入困境。其次,对普通高中,以高考升学率的高低衡量办学的成败的观念至今未打破。

三、普通高中数学“分层次教学”的实施

1.创造良好的环境

我们在分层的分上面,没有采取单一的水平差的一组、中间的一组、水平高的一组的方法,而是采取了高效课堂的形式,把班级的学生分层六到八组,在每一组中三个层次的学生都有,表面上看好像没有达到“分”的目的,其实不然,每一个小组都有自己的小组文化。这种分法避免了学习的学生和学习差的学生扎堆的情况,如果就是单纯地采取成绩分层的情况,极有可能在一段时间以后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

2.在各教学环节中施行“分层次教学”

(1)教学目标层次化。分清学生层次后,要以“面向全体,兼顾两头”为原则,以教学大纲、考试说明为依据,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识能力,将知识、能力和思想方法融为一体,合理地制定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并将层次目标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

(2)课前预习层次化。课前预习,我们采取导学案的形式,在讲课之前下发到每个学生手中,由每个小组的成员完成后集中收到教师手中,教师在批改后发现问题,在下堂课上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加以解决。导学案也细分到各个小组完成的任务是什幺,而不是一张导学案每个学生都要完成全部的问题。

(3)课堂教学层次化。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双向交流,调动双边活动的积极性是完成分层次教学的关键所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实现教学目标,同时要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

(4)布置作业层次化。在教完一个概念、一节内容后,学生要通过做练习巩固和提高,因此课后布置多层次习题是分层次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课后作业的布置我们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就是导学案中这节课没有完成的习题,另一部分就是下节课预习的导学案,这样周而复始形成良性的循环。布置作业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能力,并由学生选择适应自己的作业题组,克服“大一统”的做法,使每个学生的思维都处于“跳一跳,够得着”的境地,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5)单元考核层次化。每一单元学完后,均安排一次过关考核。它以课本习题为主,着重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根据三层次学生的实际水平,同一份试卷拟定出不同层次的单元测试题,提出不同的要求,供三个层次学生按规定要求自由选择完成。

(6)课外辅导层次化。教师要做补缺、提高工作,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地完成导学案的批改检查的任务。另外,不仅仅是单一的检查督促,对于不同程度的学生,每个月每个教师都要针对其特点进行适当的辅导和谈话,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及思想动态,为课堂教学做好铺垫。

四、“分层次教学”的效果

学生分层是通过学生自我评估完成的,完全由学生自愿选择适合自己的层次,这样既充分尊重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切实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保护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又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感到轻松自如,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分层次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更高,教师工作量更大,需要教师有强烈的责任心,求实、创新的工作作风。面对学生“参差不齐”的实际水平,在普通高中数学教学中正确地运用“分层次教学”,可使学生的学习目的性更明确,自觉性更强,学习兴趣更浓厚,达到缩小两极分化,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目的。分层次教学是一种新的操作难度大的工作,有待在今后的实践中探讨与改进。

参考文献:

[1]冯跃峰.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层次设计.中学数学,1997.2.

[2]付海峰.在层次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中学数学教学参考,1997.10.

[3]冯德雄,章明富.数学“符号语言”教学的层次性.数学通报,1999.3.